第1104章 河北攻略-幽州篇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6-06 09:07      字數:3192
  其實,公孫瓚這麽幹也是無奈的,因為探馬匯報,青州軍進軍雖然迅速,但是卻穩打穩紮,每打下一處地方就先安民固守,等一切穩定後,才慢慢推進,這種逐步蠶食的方法與穩健的進軍卻是讓一切計謀都變得有些蒼白,所以他公孫瓚唯一能做的就是聯絡遼東公孫度以及並州張揚,甚至他還想聯絡南匈奴和烏桓等外族,隻可惜,他公孫瓚一向對外政策都是以殺止殺的,也因為這樣,他非常看不慣劉虞的對外懷柔政策,才會和劉虞鬧翻的,現在在外族人心目中地位崇高的劉虞被他殺了,外族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著殺他公孫瓚為劉虞報仇呢,這個時候外族又怎麽可能支援他公孫瓚呢?

  不過讓公孫瓚鬆了一口氣的是,在許下了不少好處後,遼東公孫度卻領著五萬人馬來了穌縣。唯一可惜的是,並州張揚並沒有響應他的求援,似乎打著旁觀的念頭。

  有了公孫度的五萬兵馬,加上臨時募得的五萬新兵,公孫瓚心中也算是有些底氣了。

  而時至初平二年夏末,青州軍就用那種穩步漸進的方式,一連吞下了幽州的涿郡、上穀郡和代郡,留下了十萬人馬分到三郡防駐外,瀟文遠就帶領著剩下的十五萬大軍進入到廣陽郡境內,與公孫瓚的二十餘萬聯軍對持在穌縣百裏外的一處平原上。

  青州軍大帳中,瀟文遠與一眾文武在安營紮寨後,就聚集在一起商討破敵之策。

  率先開口的是隨軍過來的沈落雁,“我們用了兩個月時間,總算等到公孫瓚把幽州主力都集中起來了,此戰沒有計策,我們要正兵一戰而下,一舉全殲幽州主力,讓天下人都清楚我們青州軍事戰無不勝的!”

  聽沈落雁說的如此激動,一眾文武也感到一陣的熱血,然後瀟文遠就著人去公孫瓚營地下戰書,約定明日上午決戰。

  瀟文遠的戰書到了公孫瓚手上後,公孫瓚也不懼,畢竟青州軍分兵守新得的三郡,此時來到穌縣的兵馬也不過十來萬,雖然青州軍精銳,但是此時他公孫瓚在兵力上占有一定的優勢,加之有主場之利,所以公孫瓚就直接回信接受決戰。

  不過最終讓公孫瓚下決心一戰的還是因為幽州騎兵多,雖然他一直不能理解青州軍為什麽騎兵的數量也不少,並且馬匹也大多都是良馬,雖然不明白,但是他卻不認為有著十萬騎兵的他會輸給此時隻有三萬騎兵的青州軍…

  次日上午,天色晴朗無雲,無風,悶熱,穌縣外百裏處的平原上,青州軍與幽州軍接近了四十五的大軍相距不過一公裏,連綿無盡地鋪開在那裏對持著。

  青州軍陣中,待兩軍軍陣都整理的差不多後,瀟文遠就帶著瑪維和小南,騎著變化為白虎的老白,漫步走出了軍陣。

  而對麵公孫瓚和公孫度此時也分別領著兩名親衛,策馬上前來。

  與之相距十餘步的位置,雙方就不約而同地止住了馬匹,公孫瓚和公孫度此時倒是對瀟文遠胯下白虎有些側目,不過此時也顧不得好奇了,公孫瓚直接厲聲開口喝道,“瀟文遠!我與你無仇為何無故犯我幽州!?”

  “無仇?你本是幽州府治下武官,卻犯上作亂,弑殺上官,此為不忠!天下乃漢家天下,天子乃你之君父,讓你守牧一方,你卻藐視君父,無故起戰事,此為不孝!你獨攬幽州半載,暴斂橫征,弄得幽州數百萬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此為不仁!那劉伯安仁義之輩,治理幽州數載,治下百姓豐衣足食,他與你有何仇?你居然無故殺之,此為不義!你這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天下人皆可誅之,何須什麽仇恨?!”

  被瀟文遠如此一說,公孫瓚氣的滿臉通紅,暴怒地喝道,“豎子安敢!?”

  “哼!廢話少說!”瀟文遠冷哼了一聲後就看向了公孫瓚身邊的公孫度,“你,公孫度,你也要趁這趟渾水馬?”

  “瀟青州,你無故攻擊鄰裏,我卻是有些看不慣了。”公孫度是一四十餘歲的中年漢子,臉麵威武,身材高大,咋一看賣相甚佳,可惜在瀟文遠眼中,這七級的實力卻是上不得台麵呢。

  “既然你鐵了心要趁這趟渾水,那就做好一無所有的心理準備吧。”瀟文遠也懶得與之廢話了,直接讓老白往回走。

  而公孫瓚也氣衝衝地與公孫度回了自家軍陣,並且正要派出猛將去搦戰的時候,卻聽到對麵青州軍陣雷鼓大作,十萬步兵緩緩地在戰鼓聲中前進著。

  “這瀟文遠第一陣就壓上所有步兵,這是要一戰而下?”看著青州軍軍陣的變化,公孫瓚冷然一笑,“無知小兒!諸將聽令,騎兵出擊,將其步兵軍陣衝散!”

  在公孫瓚的一聲令下,八萬精銳幽州騎兵就在嚴綱、皺丹、公孫範等將領下躍馬而出,氣勢如虹地殺向青州步兵軍陣。

  公孫瓚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騎兵一起壓上,將青州軍的主力步兵給一舉打垮,然後再回過身來慢慢對付數量較少的青州騎兵。

  在他公孫瓚認知中,步兵在平原上正麵迎戰騎兵那是找死的行為,雖然漢軍一向以弓弩專長,騎兵在衝鋒未接戰的時候會損失很大,但是隻要靠了上去,那麽步兵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看著如同海浪一般的幽州騎兵飛速的接近著,青州甲士們都略微有些緊張,呼吸都變得異常沉重了,不過這些步兵都是經曆過不少戰場的老兵,並且平日訓練非常充足,倒是沒出現什麽混亂怯戰的舉動。

  而步兵軍陣中的指揮官卻是沈落雁和尼祿,沈落雁和尼祿此時卻萬分興奮的,畢竟兩人的過去都是沙場上的老人,這種陣勢卻是讓兩女都回味無窮。

  看著敵方騎兵快要接近警戒線了,沈落雁就出生說道,“尼祿,開始吧。”

  尼祿點了點頭,嘴角一咧,然後喝令道,“傳令,方陣轉換成對騎兵箭鋒陣!”

  在尼祿一聲令下,各步兵陣將領們就紛紛喝令變陣。

  隻見幾個呼吸的,青州十萬步兵就分成了二十個小箭鋒陣,以羅馬方陣分距,各陣前後相距百步。而所有箭鋒陣外圍一層的甲士都舉著一塊長一米五,寬六十公分,厚四公分的重型鋼盾,鋼盾底部還有一個長十公分的尖銳的錐頭,在本陣將軍喝令下,所有大盾兵都猛然將大盾的尖端錐頭插在地麵上,同時陣中刀斧手也全部把薄了一些的大盾高舉,一下子的,二十個箭鋒陣就如同披上了一層烏龜甲一樣。

  而在青州步兵舉盾一瞬間,幽州騎兵的拋射就來了,隻聽到一陣陣叮叮當當的響聲,絕大部分的箭矢都落在了大盾上,對青州甲士們的傷害甚是微小。

  當然的,在抵擋了第一陣拋射箭雨後,青州軍陣中的弓弩手也通過大盾之間的縫隙開始反擊了,無數箭矢落到了幽州騎兵身上,一時之間慘叫聲連綿,死傷慘重。

  畢竟這個時期的重甲騎兵是很少的,幽州騎兵多為輕騎,對上強弓重弩是非常吃虧的,不過騎兵的優勢就是衝陣,所以公孫瓚看著青州軍的裝備精銳後雖然心驚無比,但是他還是寄托在騎兵近戰衝殺的優勢上。

  隻不過,當幽州騎兵和青州重裝步兵接戰的一瞬間,公孫瓚和公孫度都猛然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幽州騎兵居然撕不開青州步兵的軍陣,甚至還被對的方步兵陣把自己騎兵的陣型給撕開了。

  這還沒完,幽州騎兵衝入對方陣中後,居然根本無法衝破對方的盾牌列陣,就算蒙上馬眼,讓馬匹硬是撞在對方盾牌上也無法讓對方的盾牌倒下,也因為這樣,幽州騎兵的這一趟衝鋒根本達不到理想的衝擊效果,甚至還陷入到青州步兵二十個箭鋒陣的包圍下。

  這也是沒辦法的,這就是重裝步兵對上輕騎兵的優勢,輕騎兵除了衝擊力外,重點就是騎射,可惜這個時代還沒發明出元朝時期的放風箏打法,也就是輕騎兵依靠蒙古馬的耐力和機動性,和敵軍步兵或騎兵玩拋射,不正麵接戰,而是像放風箏一樣,牽著對方的鼻子走。而當時元朝大軍就是靠著這一招,將歐洲的重騎兵和重步兵給打的潰不成軍的。

  而現在,瀟文遠直接憑著他恐怖的財力,和煉金術,把這次出征的十萬步兵完全打造成重裝步兵。並且用專門克製騎兵的箭鋒陣來對付幽州騎兵。

  其結果如何,就不用多想了。

  像青州步兵這種前麵頂著重盾,陣中士兵在對方還沒靠近的時候就弓弩攻擊或者搞下標槍遊戲,然後等敵軍騎兵入陣被箭鋒陣的撕開陣型後,陣中士兵們就開始依托著巨盾,用長戟長槍侍候對方,並且在對方騎兵漸漸失去慣性衝擊力後,青州步兵軍陣還漸漸變陣成數百個圓形陣,開始慢慢地圍殺那些失去衝~刺能力的幽州騎兵。

  其實這招步兵對騎兵的戰陣,在大唐雙龍世界裏瀟文遠已經玩的滾瓜爛熟了,甚至在大唐世界裏用這招步兵對騎兵的打法可算是萬試萬靈,隻要是冷兵器的正麵交鋒,一切騎兵在正麵接戰下都無法這樣的步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