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討伐董卓-蹤跡篇xin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5-24 04:31      字數:3674
  次日五更時分,青州軍營一片忙碌,一眾將士在飽餐一頓後,就拔營起行。

  袁紹與一眾諸侯也來送行,說了一大堆勉勵和告誡的話後,一眾諸侯都一臉古怪地看著瀟文遠帶隊慢慢遠去,似乎他們都不看好這次的孤軍深入作戰,不過也隻是不看好而已,畢竟就算瀟文遠慘敗而歸也與他們無關,損耗的兵馬都是青州的,所以青州軍遠離後,一眾諸侯就回大帳繼續他們的破關大計,似乎完全不將青州這支奇兵放在心上呢。

  而瀟文遠領著青州鐵騎一路快馬進了中牟,與當地守軍將領簡單會麵後,就在中牟附近紮營休息。

  畢竟現在已經進入夏天了,天下漸漸熱起來,連日趕路也讓士兵們疲勞不堪了,過了中牟就是榮陽地界,瀟文遠可不想帶著一群疲兵進入敵軍陣地呢。

  下寨後,瀟文遠就帶著沈落雁、小南、太史慈、趙雲,以及一眾副將在大帳中商討進軍策略。

  趙雲和太史慈還有一眾副將自從離開了酸棗大營後臉色一直都萬分古怪的,原因就是沈落雁這位主公的夫人實在是…太奇葩了。

  好吧,這位夫人是什麽時候來到軍中的,大家都不知道,這也不是重點。並且大家慢慢也知道這位沈夫人非常精通軍略,自家主公行軍紮營除了設問他們這些將領之外,都幾乎要問這位夫人的意見。並且讓人吃驚的是這位夫人確實是軍略大家,軍中諸事一經沈夫人手中,都變得井然有序,無一絲紕漏,行軍布陣紮營等技巧都讓他太史慈和趙雲歎服萬分。這與自家主公想必…咳…

  當然,這也就讓趙雲和太史慈感歎無比而已,並覺能得到沈夫人的青彩,那是自家主公的福氣也是青州上下的福氣。隻是,這沈夫人也太奇怪了吧?為什麽老是喜歡盯著我們這些將領看呢?並且有事沒事都喜歡拿一些軍略之事來和他們商討,這讓趙雲和太史慈都萬分不解的。

  當然,他們絕對不認為這是沈夫人要負了自家主公的前奏,如果真是這樣,他們絕對會殺了這個女人然後自殺,免得將來讓自家主公名榮受損。

  還好的是,這沈夫人似乎也是一時興起而已,久而久之也對他們這些將領平常了很多,這讓他們都大鬆了一口氣。雖然很想知道這沈夫人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是他們這些將領都不敢,也不能問出口。

  呼~~事情過了就好,非常好。

  趙雲和太史慈都覺得自家主公的這位美貌與才智並存的夫人是在是讓人亞曆山大呢…

  而瀟文遠卻明白沈落雁的感受,畢竟沈落雁可是隋唐時代的人,現在能看到曆史上的英傑們就在自己的眼前,並成了自己夫君的部下,這能讓她不激動嗎?並且這點異常瀟文遠也是有過的,例如太史慈剛加入的時候,他瀟文遠就老是對太史慈問東問西的,甚至有事沒事都跑到軍營裏找太史慈同誌聊天去,好吧,弄得那段時間太史慈同誌都懷疑自家主公是不是有斷袖之好呢。還好自家主公和主母(蔡文姬)還有二夫人,三夫人很恩愛,否則他太史慈同誌都要考慮跳槽的問題了。

  總的來說,這對瀟文遠和沈落雁來說,也許這就是後人對先輩的一種異樣崇拜和好奇所致吧。

  當然的,對於沈落雁的出現,小南倒是沒什麽好奇怪的,畢竟她也知道瀟文遠有類似神威一樣的能力。雖然對這名叫沈落雁的女子很是佩服和好奇,不過也僅僅是這樣而已,畢竟,她本來話就比較少。

  在大帳中一通商討後,最後沈落雁提議,這次進入榮陽地界後,大張旗鼓地去攻打榮陽,然後虛晃一槍,直接從榮陽附近橫渡洛水並直奔洛陽城。

  聽沈落雁如此一說,瀟文遠倒是沒什麽,不過趙雲和太史慈卻皺起了眉頭,趙雲更是率先出列說道,“主公,沈夫人,此時正直洛河大漲之時,河水洶湧,一般船隻難以渡河,一時之間想要齊集三萬人的渡河船隻幾乎是不可能的,再說了我們還要方便榮陽守軍的攻擊,似乎…或許我們再繞道宜陽,從淺灘處渡河會容易一些。”

  趙雲倒是直諫,也不管這是不是駁了沈落雁的臉,在他看來,自家主公的大業與主公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瀟文遠當然知道趙雲的忠直了,也就微笑著說道,“子龍擔憂確是事實,不過子龍大可放心,我自由辦法讓三萬兄弟安全渡河。”

  見瀟文遠一臉自信地說著,趙雲於太史慈也不再多言,畢竟自家主公的神奇他們是知道的,或許自家主公的‘易武’中一早就存放了成千上萬的大船也說不定呢。

  既然進軍路線確定了,一眾將領也就依令下去安排。

  當青州軍休息足夠後,瀟文遠就領著大軍大張旗鼓地往榮陽出發…

  此時榮陽城守府中,太守徐榮已經得到了青州軍來襲的消息,正聚集一眾部將商討應對之策,經過一係列的商議後,徐榮決定放棄出城野~戰,原因無他,榮陽城中騎兵數量太少了,隻有三千,不利野戰。加之青州騎兵盛傳強大不遜於西涼鐵騎,這讓徐榮決定堅守不出,以靜製動。

  當然,徐榮也考慮過偷襲的問題,可惜探馬匯報說了,青州軍行軍速度並不快,並且時刻派出大量斥候以防被偷襲,這就讓徐榮死了埋伏的這條心。

  當青州軍來到榮陽城外二十裏處開始慢悠悠地紮營的時候,城頭上的徐榮眉頭緊皺起來了,因為聽探馬匯報,青州軍紮營雖然工整有理,但是防禦卻鬆散無比,似乎根本不在乎別人趁機偷襲一樣,這讓徐榮心中多有疑慮,並認為這是青州軍誘敵之策,也就不加理會,畢竟他可是知道的,青州軍都是騎兵,他可不認為兩三萬騎兵就能攻下若那的榮陽城,並且還是兵精糧足,有五萬大軍駐守的堅城。

  一連幾天,正在嚴陣以待的徐榮卻是疑惑了,因為青州軍除了頭兩天著人來搦戰被他高掛免戰金牌後,就毫無動靜了,而探馬匯報,青州軍營地的炊煙數量每日聚增,似乎正在不斷增兵,這讓徐榮疑惑之餘多少有些憂慮了。

  就當徐榮要著人去報丞相之時,卻聽到探馬來報,青州軍營此時已經人去樓空了。

  這讓徐榮大吃一驚,知被騙了,也就立馬著人去詢問洛河附近的船夫,一問得知,這些天並沒有官兵來征船,也就更為疑惑不解了。

  這青州兵馬既然不冒險渡洛河,難道是繞道宜陽去了?

  徐榮不解之餘,也就著人往宜陽方向沿路勘察,一連數天探馬皆匯報並沒有發現任何行軍蹤跡,如此情況卻是讓徐榮有些傻了。

  總不會這些青州軍來榮陽耀武揚威一趟後,就撤回酸棗大營了吧?

  不得其解,卻心神不寧的徐榮隻得將見聞詳細寫下,著人八百裏加急送到汜水關稟明丞相大人去…

  ……

  汜水關城樓上此時血跡斑斕的,一看就剛經曆過一場慘烈的攻城戰,城樓上的董字大旗依舊高掛就說明,這次攻城依舊是聯軍無所斬獲而退。

  而帶著大軍剛到汜水關,並視察了一遍城防後,董卓就打算讓呂布大人在城外下寨,互為掎角之勢。可就在此時,榮陽急報卻是讓董卓大驚,連忙糾集文武商討。

  李儒一眾文武一聽青州軍在榮陽的異常後,都感到莫名其妙,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不過李儒還是連忙讓讓探馬暗探酸棗大營,最後得報,青州軍並沒回到酸棗大營,同時關外百裏內幾乎沒有青州軍的蹤跡,這讓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了,似乎青州三萬騎兵就這麽的消失了一樣。

  就在董卓一行人不都頭痛之時,忽然聽到洛陽地界的永寧縣有急報到來,董卓一看急報後就立馬大驚失色,“此青州軍莫非會飛天遁地不成?!居然突然出現在永寧縣附近?!”

  眾人一聽,都大吃一驚,不過此時賈羽卻連忙出列說道,“丞相,暫且不管那青州軍是如何渡河的,此時青州騎兵既然入了永寧,我等汜水大軍危已!”

  “文和次和怎講?晾他數萬不擅攻城的騎兵,又能撬起什麽風浪?”倒是呂布不以為然地說道。

  “溫候此言差矣,倘若青州軍分成數拔接連擾我軍糧道如何?”

  聽賈羽如此一說,在場的人都臉色微變了,因為汜水近二十萬大軍的糧食都是依靠洛陽供應的,而汜水離洛陽也有上百裏左右距離,若是糧道被擾,糧草不接,那事情就大條了,要知道關外還有幾十萬聯軍在虎視眈眈呢。

  “這,文和,此事該當如何?”董卓也想不到辦法,隻得在看向賈羽了。

  “此時易耳,青州騎兵孤軍深入,所帶糧食必然不多,必想速戰,隻需要丞相著令各郡縣堅壁清野,不與之交鋒即可斷其糧。同時著一得力悍將,沿路保護糧道,然後待那青州軍糧絕之時,伺機與郡兵分撥剿滅即可。”

  賈羽如此一說,董卓深以為然,大喜之餘就著問誰引軍去戰青州軍。

  話聲一落,下方呂布大呼出列,“義父,讓兒去會會那青州瀟文遠!”

  “這…”董卓猶豫了,畢竟呂布除了一是他義子之外,還是第一保鏢,這讓他不太願意呂布離開汜水。

  就在董卓遲疑之時,賈羽就又出聲說道,“丞相,此行破青州騎兵非溫候並州狼騎莫屬。關東諸侯兵馬多為新募,以西涼兵馬,朝廷北軍之精銳無法相比,隻有這青州軍是一個異數,現在青州軍不在,此時關東諸侯皆為無能之輩,明爭暗鬥不止,此時丞相隻要分兵固守關卡,高掛免戰牌,就能穩如泰山,那關東諸侯勢必隻有損兵折將而歸,丞相大可放心讓溫候去一趟。”

  “嗯,文和言之有理,我兒何在!!”

  “孩兒在!”

  “著你引二萬本部並州狼騎與二萬西涼鐵騎去保我軍糧道不失,若有機會則將瀟賊碎死萬段!”

  “諾!!”

  待一眾文武離開後,董卓單獨留下了女婿李儒,“文優,那賈文和確實是個人才,吾可大用否?”

  “嶽父大人可寬心,那賈文和雖深懂名節保身之道,卻是忠義之人,隻要嶽父大人和我等西涼軍不到必死之地,他賈文和絕對不會背叛。”李儒此時也不是那遇事束手無策的狗頭軍師了,那深邃的目光卻是充滿了智慧。

  “既然這樣,我還要重用他嗎?”

  “嶽父大人,當得重用,若有不測之時,必先殺之以絕後患!”

  “嗯,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