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討伐董卓-會盟篇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5-22 11:46      字數:3015
  初平元年春,曹操等諸侯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牧韓馥。

  第三鎮,豫州牧孔伷。

  第四鎮,兗州牧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郡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國相鮑信。

  第十鎮,青州牧鎮東將軍瀟文遠。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三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四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五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第十六鎮,驍騎校尉曹操。

  第十七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八鎮,徐州牧陶謙。

  各路諸路軍馬多少不等,其中引軍最多的是渤海太守袁紹,引馬步軍八萬。次之袁術,引南陽軍六萬,再次為冀州牧韓馥,引冀州軍五萬餘。餘者有三四萬,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合兵於酸棗會盟,號稱百萬討董大軍。

  時至初平元年春末,東萊侯青州牧鎮東將軍瀟文遠率部三萬餘,於酸棗會盟諸侯,因瀟青州的爵位在所有諸侯之上,所有眾諸侯聞瀟青州大軍已到,就都出寨而迎。

  站在營寨前的一處高地上,曹操、袁紹、袁術、公孫瓚、孫堅、陶謙、馬騰等諸侯看著那雄壯的騎兵都猛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期間站在袁紹身邊的曹操更是略帶驚喜地說道,“諸公,鎮東將軍帶此雄兵會盟,乃盟軍之福,乃大漢之福也!”

  “孟德說的不錯,想不到那瀟青州雖然年輕,可這練兵卻甚是厲害,就吾觀之,此等精銳,就是那西涼鐵騎也不過如此而已。”率先應聲的是馬騰,他久居西涼,對西涼鐵騎可以說是知根知底的。

  “壽成所言不差,昔日西涼一戰,某在張太尉(張溫)部下為將時,多次吃了西涼騎兵的虧,如若當時有此等精銳鐵騎,西涼之亂早就平定了。”再接過話來的是孫堅,他在幾年前參加過西涼之亂的戰役,對西涼騎兵也算是了解。

  而其他人也都紛紛附和曹操等人的話,不過袁紹、袁術之流在看到正在安營紮寨的青州軍後,臉色多少有些古怪,神色中似乎多了幾分擔憂。

  就在一眾諸侯對青州軍讚歎不已或暗自憂心的時候,青州軍中策馬而出了四名騎士,全是銀白明光鎧,紅披風打扮,為首一人是一名二十歲不到的青年,其鎧甲除了銀白外,還有紅邊金線,一眼看下去就知道這領頭青年就是青州軍的帶兵統領。

  很快的四名青州將軍在來到了土堆前,跳下馬後,土堆上的曹操就快步走了下來,並對紅邊白甲的年輕將軍拱手說道,“文遠兄!一別數載,近來可好啊?”

  “哈哈…還行吧,孟德兄,幾年不見,你依舊是那麽英姿颯爽啊。”不錯,紅邊白甲青年正是瀟文遠,瀟文遠也是拱手回了一禮,並開始與曹操寒暄起來。

  相互奉承了幾句後,曹操就看向瀟文遠身後站立的三名將校,看三名將校除了站在最後的一人體格較小,臉麵有些陰柔之外,站立在瀟文遠左右的兩名青年將校卻英武無比,雖然年齡都不大,但是卻讓人一眼看了就覺得是將帥之才。而那個子較小,臉麵陰柔很像女人的少年將軍雖然賣相不怎麽樣,但是那內斂的氣息卻也讓人感覺到是一沙場好手。

  “文遠兄身後是何處英雄,還不快為操介紹一番?”

  “孟德兄,此乃我青州軍馬都督,東萊太史慈將軍,此位青州白馬飛騎將軍趙雲,趙子龍也,最後的是我貼身親衛,南將軍。”

  聽瀟文遠如此介紹,曹操也就更為吃驚了,不過也非常客氣地對太史慈三人拱手行禮,然後就引瀟文遠上土堆,開始引見袁紹等人。

  袁紹等諸侯雖然大多沒見過瀟文遠,不過這幾年瀟文遠的名氣很大,甚至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加上爵位也是在場諸侯中最大的,所以大部分諸侯們都很是客氣地上前行禮和客套。

  隨後瀟文遠就在一眾諸侯簇擁之下走進了聯軍大帳,商議進兵之策。

  入了大帳後,那河內太守王匡就率先說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眾諸侯皆稱善,並紛紛開始出言推舉袁紹為盟主,畢竟袁家大閥那四世三公的名頭就擱在那裏,在場的人誰也比不上。當然的,也有不服之人,那就是袁術,不過袁術就算再如何草包也不會這個時候蹦出來拆自家的台,所以也就陰著連,一邊默默地候著。

  袁紹推辭再三,眾諸侯皆稱‘非公不可。’,袁紹才應允。

  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讀畢,歃血。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歃血已罷,下壇。眾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操行酒數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袁紹曰:“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眾皆曰:“惟命是聽。”紹曰:“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長沙太守孫堅出曰:“堅願為前部。”紹曰:“文台勇烈,可當此任。”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來。(別扔磚,這是引《三國演義》原文)

  孫堅引軍去了汜水關,一眾諸侯就在盟主大帳中對飲攀談著。

  此時曹操則讓人拉出一張巨大的紙張地圖,一看懸掛在架子上的地圖紙張色澤就知道這用的是‘青州紙’。

  而曹操則從侍衛手中拿過一根馬鞭,然後大聲說道,“諸公,今日會盟初成,我等該用一場大勝來鼓舞士氣才對。現文台以引軍擊汜水,我等餘部當從旁助之,諸公請看地圖,此處為汜水,又稱虎牢,此關雄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文台雖勇烈,卻兵少,要拿下汜水並不容易,而有文台英武吸引董賊注意,我等應兵分多裏,從四麵圍攻司隸各郡…”

  曹操說的很認真,也很嚴肅,可惜,真正定神看著他與他身邊地圖的也就隻有瀟文遠和陶謙,其他諸侯則小聲地與左右攀談著,時而小聲竊笑,似乎著根本不是在商討什麽軍國大事,而是一場加深交流的貴族宴會一樣,弄得曹操眉頭皺了幾許。不過曹操也發現了瀟文遠和陶謙依舊在認真聽他說話,並頻頻點頭表示讚同,這讓曹操心中多了幾分感動和欣喜。

  他曹操雖然是聯盟發起人,但是在場的人要麽是一郡之首,要麽是一州之主,雖然他曹操是先帝親封的西園八校之一,可一與在場這些有兵有地人的軍閥相比,此時的曹操還真是沒一絲地位。更別說他曹操宦官出身的身份一直都被那些諸侯們瞧不起了。

  不過,曹操雖然對那些諸侯們非常不滿,但是卻不敢多說什麽,還好這有一麵之緣的瀟文遠和忠貞著稱的陶謙非常給他麵子,否則他此時都不知道該如何下台才好。

  而就在曹操心情萬分惱火地講解著軍略之時,和諸侯們談笑風生的袁紹卻捧著兩杯酒來到曹操麵前說道,“孟德,此時會盟初成,我等當慶祝一番,同時等文台捷報就是了,此時我盟軍攜百萬之眾,那董卓不過三十萬烏合而已,待文台破了汜水,我等百萬大軍一擁而上,一戰即可下洛陽,這天下亦可定也,嗯,這些事情留待文台得勝而歸再多做理會吧,來,此時你我兄弟共飲一杯才是。”

  說罷,袁紹就遞過一杯酒,然後自個兒昂首先喝了個底朝天。

  而曹操臉色都有些發黑了,不過暗自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後,就微笑地說道,“盟主說的是,是操孟浪了…”

  幹澀地說了一聲後,曹操就仰首把酒給喝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