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草莽豪傑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5-22 11:46      字數:3736
  “我就是。”瀟文遠雖然疑惑對方的舉動,不過也淡然地回了一聲。隻是下一刻,瀟文遠和太史慈都有些呆住了,因為,眼前這大漢居然慢慢跪伏在地上,並大聲說道。

  “賊首管亥,聚眾謀反,罪無可恕,今奉上首級,望賢郡守寬恕某身後父老鄉親,賊首管亥當感恩涕零,來世為牛馬而報之!”

  說罷,就叩首伏地不起…

  雪地上很安靜,聲音傳的很遠,那些黃巾前鋒幾乎都能聽的清楚,隨後就都漸漸地跪伏在地,甚至低泣連連。

  瀟文遠和太史慈都知道,那些黃巾前鋒拜的不是他們,而是眼前這稱為管亥的漢子!

  沉默了許久後,瀟文遠長長地呼了一口白氣,然後心情略微複雜地輕聲說道,“子義,老話說的好啊,草莽多豪傑。”

  說罷,就從腰間抽出長刀,策馬緩步來到管亥麵前。

  “主公!”太史慈此時眼眶也微微一紅,輕喚了一聲,最後隻得撇過臉去不看著下麵的情景。

  “叔父!!!不!!!”而此時黃巾軍陣那邊,那些管亥的百餘親衛們都各自拔出佩刀來,不過他們不是要上前拚命,而是打算隨自家將軍的腳去了。

  也因這樣,那青衣女子才得以走出軍陣,並不顧一切地狂奔過來,隻是,此時瀟文遠長刀已經舉起,並手起刀落…

  “鏘…”

  長刀入鞘的聲音落下,此時整個戰場上都安靜的要命,本來跑著跑著摔倒後又爬起來的青衣女子此時也忘記了哭泣,和戰場上雙方士卒都有些愕然地看著雪地上那騎著白馬的將軍。

  收刀後,瀟文遠扯了下韁繩,回身對東萊軍甲士們喊道,“賊首管亥已被本太守陣前斬殺!!一切皆為本太守所為!與爾等無關!”

  而此時,伏在雪地上等死的管亥卻愣住了,看著雪地上的一束頭發,再聽了瀟文遠的喊話,他知道,這名賢郡守是要冒險包庇他這個青州黃巾賊首了。

  此刻,愣神之餘,管亥眼眶微微發紅了,他這個時候才真的相信,眼前這位才是真正的仁義之士…

  管亥昂首看著血氣上湧,有些臉蛋兒微微發紅的年輕太守,再看看那幹淨的有些黑沉的天空,最後,猛的一起身,渾身爆發出一陣青光,就往瀟文遠撲來。

  “主公小心!!!”此時太史慈也反應過來了,可惜根本沒有時間上前阻止,隻見管亥衝到瀟文遠馬前,一把把係在馬鞍上的一把環首刀給拔出來,然後就猛然退出了幾步。

  如此情況卻時讓所有人都為之一愣,而瀟文遠也是,如此變故他卻是沒想到,但是,下一刻,他再度愣住了,因為管亥含淚地對他安逸地笑了笑,然後用刀在自己脖子上一抹…

  鮮血在雪地上漸漸蔓延開了,青衣女子此時已經衝到了管亥身邊,抱著管亥死命哭喊著。

  可惜,管亥的瞳孔已經漸漸散開了,看著那黑沉沉的天空,看著那不停飄落的銀羽,管亥安逸地露出了笑意…

  天公將軍,若天下多幾位賢郡守這樣的好太守,我等此時或許還在家鄉務農…啊,那片金黃的小麥…村頭的老榕樹…鄰家的公雞又過來啄菜葉了…小娃兒老是偷摘桃子,小心摔著啊…

  ……

  漢中平四年冬,青州黃巾賊首陣前被斬,餘部皆散,東萊太守平賊有功,天子大悅,百官齊奏討封,十常侍措手不及,天子正奉大悅,準其討封,遷東萊太守為青州刺史,加封平東將軍(將軍等級,四軍,四征,四鎮,四安,四平,都是重號將軍,也就是比討逆將軍這種雜牌將軍要高級一點的雜牌將軍),總領青州剿滅黃巾餘孽餘事。

  漢中平五年夏,曆時數月,瀟青州率本部人馬,於平原、齊國、北海等地,曆經數十戰,每戰必勝,一時青州黃巾皆平(其實是剿匪),朝廷歡慶,天子大悅,加封瀟青州為武鄉亭侯,假節。

  然,漢中平五年起,中原黃巾餘部紛紛起事。郭太等賊首於西河白波穀起事,攻略太原郡、河東郡等地。汝南郡葛陂黃巾也在差不多時間裏攻沒郡縣。徐州、兗州、冀州等地黃巾殘部亦是先後再起。中平五年七月,益州百姓馬相、趙祗等人於綿竹起兵,自稱黃巾,殺益州刺史卻儉,進攻巴郡、犍為郡,一月之間,攻略三郡,馬相自稱天子,擁兵數萬人,一時天下震驚。不過很快的,益州從事賈龍集聚州郡兵馬進討,不久後馬相軍敗而亡。同年八月,天子置西園八校尉,在西園成立統帥部,組織起一支新軍。新軍統帥部共設八校尉,上軍校尉是宦官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其中大將軍何進也要聽上軍校尉蹇碩指揮,名義上上軍校尉蹇碩就是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這八校尉的設立,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十常侍蠱惑天子,去分大將軍何進的軍權。同時十月朝廷也派遣下軍校尉鮑鴻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雙方大戰於葛陂,葛陂黃巾勢大,鮑鴻軍最後慘敗而歸。天子大怒,將其下獄問罪。至此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複盛。

  而就在這個時候太常劉焉(東漢末年地方割據的真正罪魁禍首。)以天下兵寇不息,上書天子,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天子為鎮壓此起彼伏的各地反賊,加之青州刺史瀟文遠累累挫敗黃巾賊,也就遂從了劉焉之議,改刺史為州牧,並選派列卿、尚書出任州牧,或刺史直遷州牧,讓其各自募兵剿滅黃巾餘孽。刺史本為監察官,東漢以來,漸向地方行政官轉化,擁有一州軍政大權,不過這是暗地裏的,但是劉焉這一奏議卻讓各地能名正言順地招兵買馬了。

  隨後並州刺史丁原遷為並州牧,幽州是宗室劉虞,冀州為皇甫嵩,青州為瀟文遠,徐州是楊武校尉、議郎陶謙,兗州為宗室劉岱,涼州是司空張溫兼任涼州牧,益州宗室劉焉,豫州孔伷,荊州宗室劉表,揚州宗室劉繇,交州朱儁(曆史上應該是朱儁的兒子朱符的,不過莫名沒有查到朱符是怎麽弄到這職位的,也就把其當成繼承來的了。並且這裏各地州牧大多和曆史有出入,嗯,這都是設定啦。)至此,大漢十三州正式步入了軍閥割據的時代。

  至於天下反叛幾許,黃巾如何亂,這對瀟文遠的青州來說卻毫無瓜葛,因為這段時期,青州上下正進入了大恢複時期。

  因為自從中平元年黃巾亂起開始,青州經過幾年時間的天災人禍,幾乎就是殘破不堪了,人口從四百餘萬猛減到二百萬不足。此時瀟文正式掌握了青州大權後,就這裏開始恢複和發展青州的農業和商業,同時進行大規模征兵剿匪。

  而又因為管亥的青州黃巾投降後,有管亥同鄉侄女管寧的幫助,很快的就將青州其餘黃巾,甚至是四周州郡的大小黃巾都招安過來了,這讓青州人口也一下子豐裕起來了。並且隨著瀟文遠的賢名大震,也導致四周州郡的流民不斷湧入到青州,來充實青州人口。

  其實那所謂的管亥同鄉的侄女管寧,在瀟文遠看來根本就不是那麽一回事,畢竟這些投降的黃巾都對她萬分恭敬的,並稱之為‘小姐’,由此看出管寧的身份絕對不簡單。瀟文遠甚至還懷疑這小姑娘會不會是遊戲中張角的女兒張寧呢。不過既然這十多歲的小姑娘不願意透露身份,那瀟文遠也不會揭穿,也就讓其繼續安撫那些接連來頭的黃巾殘部。

  當然的,人口是漸漸多起來了,但是中平四年冬是青州上下最難過的一年,畢竟錯過了春耕,導致青州百姓隻得靠瀟文遠接濟,還好的是,徐州近年風調雨順,糧食甚足,倒是讓瀟文遠能從徐州大商和大族中購得過冬糧食。

  不過就算瀟文遠再如何揮金如土,這個冬天青州也有萬餘百姓凍死或餓死。雖然聽起來很多,但是一和大漢其他州相比,青州冬季的人口損失算是最輕的了。

  不過到了次年夏收之後,青州的局勢就完全扭轉了,因為瀟文遠大規模實行了軍屯和鼓勵百姓開荒,並且還煉製出一大批高產糧食種子,例如這個時代沒有的土豆、地瓜之類的。所以在夏收後,青州的糧食總算勉強能自給了,甚至到了秋收後,青州百姓手中居然開始有餘糧了,如此神奇一幕,卻是讓天下人都有些目瞪口呆了。

  這還不止,在中平五年間,雖然天下大亂,但是青州卻如同世外樂土一樣,商賈如雲。

  因為青州州府大力扶持商業,並推出了玻璃製品、比蔡倫的蔡候紙還有好的‘青州紙’、毛筆、棉花製品(漢代沒棉花)等等新奇而實用的商品,讓天下商賈都蜂擁而至,導致本來荒涼貧窮的青州一時之間居然都比之光武年間的洛陽了。

  而瀟文遠則廢除了那些苛捐雜稅,實行商稅普遍十稅一,同時農稅為十畝地內免稅,十地以上為二稅一的奇葩農稅。

  雖然這套方案一處,鬧起了不少風波,特別是那些青州僅剩的士族們,甚至都要上書告禦狀了。可惜正好此時天下大亂,反賊四起,朝廷早就沒能力理會這些小事了。加之瀟文遠這一套在大唐雙龍世界中已經玩的輕車熟路,所以很快的軟硬兼施之下,就將這陣風波給平息下去。

  而本來就連瀟文遠的老丈人蔡邕都對此等法令有所微詞的,但是經過一個季度左右的時間,當蔡邕看到了商稅的收獲後,就對於免去大部分農稅不再表態了。因為,隻是一季度的商稅,就讓自家這個女婿不用再自掏腰包往府庫裏填,這等收獲他蔡邕還能說什麽?

  雖然瀟文遠對十畝地以上的農田收重稅,導致完全站在了大家門閥的對立麵的這一點,蔡邕還是有所微詞,不過瀟文遠這次也沒有做的太絕,而是幫那些大家門閥出一個主意,那就是隻要他們的家族分家,隻要不超過十畝地的擁有田地,那就不用交稅了。

  好吧,最後青州那僅剩的大族們在刀劍的威脅下,不得不按瀟文遠說的去做了。

  而這招就是瀟文遠前世看YY小說時候看到的一招,是為了分化世家大族的一個比較溫柔的手段,畢竟,門閥一分家,那想再相處的那麽融洽就不容易了,畢竟寧為雞頭莫為牛尾的道理大家都懂。

  之所以要用這些畢竟溫柔的手段其實也是沒辦法的,如果像在大唐雙龍世家那樣子,可能他瀟文遠就不用繼續混下去了,畢竟沒有絕對的軍力和絕對的忠誠保證下,麵對世家大族用過於暴力的手段就等於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