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授官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5-22 11:46      字數:3337
  所謂的天使,居然還是老熟人,也就是之前在吳會宣旨的那名小黃門陳公公,那個時候打點的是蔡邕,蔡府並沒有什麽財物,所以打賞的錢銀很少,記得上次這小黃門離開的時候還一臉不爽的樣子呢。也許就是因為這樣,這次上門卻見這陳公公一臉不耐煩,甚至是不情願的模樣,一見蔡邕和瀟文遠一家來到前堂,就馬上出聲責問道。

  “灑家怎麽說也是為天子辦事的,你等居然讓灑家久候,你等這是藐視天子呼?”

  突然被陳公公如此一說,本來心歡的蔡邕倒是愣了一下,正要說什麽的時候,瀟文遠卻暗中給蔡邕打了個眼色,然後客氣地上前說道,“陳公公,這些日子小生發了些小財,一直忙前忙後的,沒有去拜訪陳公公,卻是小生的錯,死罪,死罪…”

  見瀟文遠居然在說話間就示意蔡文姬和幾名家仆退下,並很快的在蔡文姬安排下,那些家仆就先後捧著幾個錦盒過來。

  如此情況卻是讓心中不滿的陳公公,微微一愣,隨即心情總算好了一些。原來上次吳會的時候這青年並沒有那麽多身家,難怪出手那麽寒酸。

  那陳公公迫不及待地打開其中一個錦盒,發現裏麵金燦燦的一片,他就立馬合上錦盒,並喜上眉頭地說道,“灑家隻是天家奴才,替天子辦事是理所當然的,當不得這等厚禮啊…”

  見這家夥假意推脫,瀟文遠也就忍著惡心,連忙拱手客氣地說道,“當得,當得,公公乃天子近臣,功高苦勞,當受這一禮,同樣也希望將來公公能多多點醒小生,小生必會重謝。”

  “唉,既然瀟公子如此說了,灑家再不收下就是矯情了。”好吧,這順勢而下的功夫還真是…

  不過這死太監還是很懂事的,眉開眼笑地手下了重禮後,就連忙說道,“瀟公子,陛下本來是想要接見瀟公子的,隻是朝中一些…您知道的,瀟公子身為蔡老大人的女婿,陛下雖然不再追究蔡老大人的事情,不過,蔡老大人還算是受罪之身,卻是讓不少大臣對身為女婿的您…咳…如果不是中常侍張公公從中周旋,可能此封封召也難以來到瀟府哦。不過可惜陛下這些天被那些屠豬賣狗之輩氣出了問題,身子有所抱恙,也就隻能下這封賜聖旨以示勉勵了。”

  聽這死太監如此一說,瀟文遠幾人都明白了,這死太監的意思就是盧植皇甫嵩等人的運作不順利是朝中有人作梗?屠豬賣狗之輩應該就是說大將軍何進吧?畢竟何進祖上就是殺豬的,而中常侍張公公就是張讓,是那張讓出馬才,加上昨晚瀟文遠獻策之功,才打通了關節的?

  當然,表麵上來看是這樣,實質上還真需要計較一番,畢竟他瀟文遠才沒那麽天真的認為,他瀟文遠這種擺明就是皇甫嵩、盧植等武官一派的人,也就是大將軍何進一派的人,張讓會出力幫忙?開什麽玩笑啊?

  想來這陳公公的這番隱晦的話可能是那張讓暗中交代的,那意思就是說,他瀟文遠如果想將來仕途豐順,就得靠到他張讓的門下。

  現在陳公公手上的封召其實就是一個警示,如果他瀟文遠懂事,那麽好處肯定會不少,如若不是,那情況就會很不一樣了!

  瀟文遠和蔡邕都幾乎同時想到這一點,兩人相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一絲吃驚,因為兩人都想到了一點。

  現在朝中內侍和外臣的鬥爭居然到了這麽激烈的地步?!居然還要拉攏他瀟文遠這種嶄露鋒芒的新人?!

  “瀟公子,張公公的苦心希望您能體諒一下,現在那些家夥,唉,不說了,還是讓灑家快點宣旨吧,灑家還要趕緊回宮中複命呢。”說罷的,就從懷中掏出一份聖旨來,在瀟文遠和蔡邕等人麵前一舉。

  “叩謝陛下聖恩!”

  聖旨一出,在場的人就如同是排練過一樣的,同時叩首伏地恭恭敬敬地低著頭等候陳公公宣讀聖旨。

  瀟文遠也在期中,畢竟經曆過這麽多事情了,他也沒那麽鋒銳了,該低頭就低頭,至少此時的他犯不著因為見聖旨不跪而被扣上一個藐視天威的殺頭大罪。

  當然,瀟文遠跪在地上心中卻一直在念叨著,‘這是跪坐,這是跪坐…’

  好吧,還好瀟文遠是低著頭的,否則讓陳公公看到瀟文遠那幾乎咬牙切齒的樣子,可能直接被嚇尿了也說不定呢。

  “聖啟…”

  陳公公此時也用那鴨公聲開始朗聲宣讀起來了,隻不過那複雜古樸的措辭還真是考究他瀟文遠的古典文學,還好的是,瀟文遠的古文學勉強還算過關,也就勉強從那繁雜而漫長的聖旨中聽出了大意來。

  簡單來說,就是他瀟文遠獻策有功,天子聖恩,提為茂才,然後就是破格任青州東萊郡太守。

  好吧,這麽簡單的意思居然需要好幾千字的前序,瀟文遠倒是有些佩服那位替天子擬聖旨的黃門侍郎了。

  待陳公公把聖旨讀完後,瀟文遠就雙手舉高過頭,恭敬地接過聖旨後才在陳公公的提醒下和蔡邕等人站了起來。

  “瀟公子,不,恭喜瀟太守高升。嗯,陛下憂心青州黃巾餘孽,希望瀟公子能早日到任啊。”待瀟文遠起來後,陳公公一臉憂國憂民地說道,“或許瀟太守不太清楚京師的規矩,灑家也就僭越地為您點示一番了。”

  “哦?還請公公賜教。”瀟文遠當即一臉驚異地看向死太監,當然,這是‘千麵人’屬性在作俑。

  “瀟公子,灑家手上可沒有東萊太守印,這得瀟公子親自帶著封召聖旨到那西園一趟。”說罷,陳公公還暗下給瀟文遠比了兩個手指。

  “兩千金嗎?”瀟文遠眉頭挑了一下。貌似三公才三千金吧?這算是知道老子有錢就坐地起價啊?!

  見瀟文遠皺了下眉頭,陳公公也略微有些尷尬,也就連忙說道。“瀟太守,上奉之事不歸灑家管,好了,灑家也得回宮複命了,就此告辭了。”

  瀟文遠連忙親自送陳公公出到府外,直到陳公公上了馬車走遠了,他才萬分不爽地回到府邸前堂中。

  “唉…”一進到前堂,瀟文遠就看到蔡邕的哀聲長歎,也就上前問道。

  “嶽父大人,您這是…”

  “還不是這…”蔡邕沒有說完,最後隻是搖了搖頭,並轉移了話題,“文遠,此去青州也算隨了你的願,希望你能盡心為民盡職,為陛下盡忠。”

  “理當如此。”瀟文遠點了點頭後就再度說道,“嶽父大人,既然陛下一時沒有對您做安排,要不嶽父大人也隨我去青州,您知道的,小婿在官場上還是新人,很多事情都需要嶽父大人點醒,再來就是小婿和文姬也希望能時刻侍奉著嶽父大人啊。”

  說罷,還給蔡文姬給了個眼神,蔡文姬也會意,並上前說道,“父親,就剛才那小黃門之言,就足以看到朝中亂局幾坎了,父親又何必留在京師這是非之地呢?不如隨我們到青州,父親也能安心地修史。”

  蔡邕倒是沒有出聲,低頭沉默了好一會兒的,他還是點頭了,“這樣也好,既然陛下不待見,老夫留下來也幫不上什麽忙。隨你們吧。”

  在蔡邕看來,天子既然召他回京卻不見他,就是對他不待見了。這也算是一種冷處理吧。

  或許當時之所以召蔡邕回京,也是因為聽了他瀟文遠的詩文一時頭腦發熱才下了這道聖旨,最後那股熱度過去了,這陛下大概就把這事情給遺忘了吧。

  當然,這些話瀟文遠是不會說出來的,畢竟太傷人了。

  見蔡邕點頭了,瀟文遠也舒了口氣,畢竟知道曆史的他非常清楚,現在京師看起來安詳平穩,實質上卻是暗流洶湧,加上就算暫時沒什麽大事,可如果按曆史上來看,靈帝的命也就剩下這兩三年了,待那之後,這天下就真的亂了。到時候如果蔡邕留在京師,那要是出了什麽問題,他可不知道怎麽給蔡文姬交代才好。

  好聲安撫了一下這落幕的老人家後,瀟文遠就備車帶著錢財去了西園,見到了管理上奉的太監,一番打點和結交後,才把太守印給弄到手,期間讓瀟文遠多少有些萬分感慨呢,因為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情景,確實讓瀟文遠感到一陣的可笑和可悲。

  一個好好的皇朝,居然能出了這等荒唐的事情來,想要不滅亡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瀟文遠倒是不想在京城多逗留,當天下午他就和蔡邕一起去拜訪了盧植他們,在盧植和皇甫嵩一番勉勵後,瀟文遠就和蔡邕回家收拾了。

  次日,簡單的兩輛馬車和十多名仆人,在瀟文遠的帶領下,緩緩地走出了洛陽城。

  之所以會這麽輕裝,那是因為蔡邕在知道瀟文遠能把東西放進‘易武’中後,就把他那好幾大車的竹簡給了瀟文遠。

  好吧,這老人家還真懂得物盡其用呢。

  一行人的速度並不快,畢竟也不是很趕時間,所以出了洛陽後,瀟文遠一行人花了五天時間才進入陳留地界。

  理所當然的,一路上依舊是哀鴻滿野,不過此等畫麵瀟文遠他們也見慣了,也算是麻木了。

  進入陳留地界沒多久的,大約是正午時分,在一處叢林附近的官道上,策馬在車隊前漫步前進的瀟文遠倒是聽到了一陣陣蒼茫有力的唱詩聲。

  “天之道,聖裁呼?

  人之道,人欲之本呼?

  山之道,崢嶸呼?

  水之道,伏波萬裏呼?

  君子之道,高第寒素清白呼?

  臣之道,精忠致死呼?

  婦孺之道,守居侍上育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