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3章 忽悠尚秀芳-後篇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1-04-16 15:07      字數:3223
  “當然,這點是不夠說服人的。”瀟文遠點了點頭後就接著說道,“自從晉室南渡後,佛家名望就日漸興盛,甚至也可以說是如日中天,現在可算得上的是佛家一個鼎盛時期了。這個時期中想減弱佛家對中原政權的影響力,是非常難的,所以我必須用強~硬手段,因為我需要佛家做一次妥協,嗯,就是讓步的意思。”

  “……”尚秀芳沒有開口,似乎在思考瀟文遠的說法。

  “其實,那些無辜僧人殺不殺都無所謂,我要的就是佛家的妥協。”瀟文遠想了想就繼續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今晚或者明天上午,慈航靜齋和淨念禪院將會有高手前來,最有可能就是慈航靜齋與淨念禪院的那些老不死們,甚至是四大聖僧親至,除了勸說外,就是付之以武力,好讓我知難而退,甚至是合力把我捕捉,或者是擊殺。”

  “怎麽可能…出家人慈悲為懷,難道他們不知道,如果秦王死了或者被控製住,那東南將會再度大亂…”向秀芳說著說著的,發覺這話連她自己都說服不了,要知道前天晚上,慈航靜齋才對瀟文遠出手呢。還是派出了中原第一人,寧道奇出手呢。如果不是瀟文遠實力了得,可能要麽被殺要麽被擒了。

  “現在我與佛家可不是個人恩怨了,這是百家學派與佛家在天下主導權上的爭鬥,換言之就是宗教戰爭,他們佛家想用佛家思想主導天下,而我們中原本土的百家學派則奮起抗爭。從秦皇漢武開始,除儒家外,百家學派就被不同程度的打壓著,但一般的當權者都知道,百家學派的可取處很多,但是比對儒家對君權的神聖化,百家學派顯現不太符合那些君皇的利益,所以自古以來那些君皇都有一個默契,在治理國家的立場上采取了外儒內法,也就是儒家為天下主導思想,而法家則是治國根本。這也算是一種儒家對百家學派的一個妥協和理性吧。

  但是,自從佛家興起後,這一局麵漸漸被打破了。甚至連本來的主導思想的儒家也漸漸被佛家打壓下去了。如此天下,你能想象一下嗎?佛家對一個國家的影響過大的話,以佛家那種不知進取,與事百般退忍的處事風格,這真的合適成為這天下主導嗎?你能想象一下,如果天下百姓都信佛了,那麽外族再度打了過來,誰去抵抗啊?如果連年天災,那又如何是好呢?如果天下百姓都信佛了,那這世間,男的不娶妻,女的不婚嫁,我們自古以來都的傳承又如何接壤下去呢?莫非等外族打來的時候,我們的將士們都到佛廟中祈求去?去求那滿天神佛讓那外族大軍閑著沒事做,早日退去?莫非在連年天災的時候,大家也是到那佛廟中求那滿天神佛,好讓上天搭救?還有關於婚嫁問題,連孔老夫子都說了‘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可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而那些佛家卻要把人的本能,天性給抹殺了,這真的好嗎?”

  瀟文遠越說越大聲,似乎不單隻是說給尚秀芳聽的一樣呢。

  “南無阿彌陀佛!”

  就在瀟文遠停頓了一下後,一聲頗為動人心神的佛號由遠而近,最後四名年老的和尚在院子遠處的一座小樓屋頂淩空漫步,慢慢飄了下來,並來到涼亭十餘步前,就止步了。

  遠處的李靖與一行黑衣密令心中大驚,都要拔刀上前,隻是瀟文遠揮了下手,讓他們不要過來,這才讓李靖他們按耐住性子而已。

  而祝玉研與單美仙她們則是一早就知道有人在窺探,但是被瀟文遠暗示著不要理會,這才一直安靜地聽著瀟文遠的高談闊論,現在這四名禿驢也現身了,祝玉研她們也就都站了起來,並暗自警惕著,畢竟這這名禿驢祝玉研都認識。

  瀟文遠此時也站了起來,微微正了下身子,行了一個拱手禮,並說道,“本王,東南瀟文遠。”

  “三倫宗,嘉祥,阿彌陀佛。”

  “天台宗,智慧,阿彌陀佛。”

  “華嚴宗,帝心,阿彌陀佛!”

  “禪宗,道信,阿彌陀佛。”

  “四位應該就是傳聞中的四大聖僧吧?倒是有些實力,並且除了帝心外,都沒有沾染血腥,就是帝心,那淚氣也全沒了。你們倒是修心修到了一種歎為觀止的境界呢。”在四名禿驢自我介紹完後,瀟文遠就有些感歎地說道。

  “阿彌陀佛,秦王年紀輕輕的,也達到了這般境界,著實是讓人不得不歎服。”開口的是嘉祥,這老頭慈眉善目的,好是和藹的很,在對瀟文遠行了個佛禮後,就接著說道,“秦王剛才所說的,倒是讓貧僧深思幾許,隻是,貧僧與眾位師兄弟有三問,不知道秦王答否?”

  “請說。”

  “阿彌陀佛,第一問,貧僧想請教一下秦王,何為佛?”

  老家夥,這根本不是問題,而是誘~導,一個起口,然後從而在佛說中把我給辯倒?想太多了吧?老家夥!

  “嘉祥大師,你還沒睡醒嗎?”

  好吧,瀟文遠的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愣住了,不過卻沒做聲,都看著瀟文遠,看看這次瀟文遠又如何鬧呢。

  “秦王此話何解?”

  “你就是佛啊,而我也是佛啊。”

  “這…”

  “敢問大師,佛從何處來?”

  “佛從無為來。”嘉祥含笑答道。

  “再問,滅向何方去?”

  “滅向無為去。”

  “大師可知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不是佛?,再言,既然佛生佛滅皆為無為,大師你這又是為何而來呢?”瀟文遠微微一笑,就悠悠然然地接著說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以惹塵埃啊?”

  “…阿彌陀佛,貧僧受教了。”嘉祥頓了好一會兒的,才喊了一佛號,並欠身行了一大禮。

  而這時候天台宗的智慧卻開口了,“秦王既然也具佛慧,智慧倒是想問一問,何為道?”

  “唉,汝等癡兒也,老子不就曾經說過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瀟文遠搖頭晃腦地說道,“道可道,亦不可道,天地間的一切既然存在,就亦是有他的‘道’,你是想告訴我,這天地間存在佛法,也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嗎?”

  “大善。”智慧含笑回應著。

  “敢問大師,你是讚成了殺~戮之道了?”瀟文遠嘴角一咧,笑盈盈地問了一句。

  “佛本心向善,談何殺~戮處呢?”

  “那再問大師,你可是否定佛門四大皆空了?”

  “用秦王之話,佛性常清靜,為何惹塵埃?”

  “既然如此,那世間豈不是沒有了輪回因果?如若我現在殺了大師,那為何會殺了大師呢?現在大師擒下我,又為何擒下我呢?因果輪回既然是道,那凡塵曆事不都是因果之始嗎?大師否定了因果輪回之始,卻又提倡修得善因,來世得善果,這不就是矛盾了?”

  “…秦王,詭辯也。”智慧答不出了,隻得搖頭歎息一聲,就退後了。

  這時候瀟文遠則看向了禪宗的道信,並笑盈盈地問道,“道信大師,你又問什麽?”

  “阿彌陀佛,貧僧想問一問,何為君?”道信同樣是含笑問道。

  “此問,本王無需答也。”

  “秦王為何如此說?”

  “佛家所說,眾生皆菩提,然否?”

  “然。”

  “佛家之說,普度眾生,然否?”

  “然。”

  “為何普度眾生?”

  “眾生營營擾擾,如溺海中,我佛慈悲,皆為眾生脫出苦海也。”

  “既然如此,眾生被度化後,又成了什麽?”

  “成就菩提也。”

  “既然芸芸眾生都能成就菩提了,那大師為何要問‘何為君’?”瀟文遠嘲笑地搖頭說道,“天道無相,人間無異,世間之事,如何隻有真命天子一人擁有?世間之事,天下之事也,三教九流上至達官貴人,皆可為君也。”

  “既然有真名天子,他人為何能為君?”好吧,這道信居然懂得捉字眼呢。可惜,瀟文遠本來就是擅長玩~弄文字的人,也就含笑說道。

  “既然有真命天子,他人為何不是真命天子?莫非大師恩點的才是真命天子?”

  “這…君乃天定也。”

  “你是如何得知道天定之君是誰?莫非大師自己就是天?”

  “……”

  好吧,瀟文遠的話讓道信無言而對了,畢竟他不管怎麽對答,都無法說的通理。這是個簡單的邏輯問題,他們佛家看好的真命天子,姑且不論是不是真是那上天注定之人,既然真命天子是出於凡塵,那凡塵再幾名真命天子,也是在理的。

  “大師你們若真要較真什麽人才能為君,那就先到東南我治下遊曆一趟在與我說來吧。”瀟文遠笑盈盈地對身後的祝玉研她們比了一個V後,就出言送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