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7章 虞世南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1-03-30 01:50      字數:4272
  二月初,冬去春來,隨著雪水的化去,竟陵城也再度恢複往日的繁華和熱鬧,甚至比之往日更甚了幾分。

  隨著竟陵地界的發展,幾乎天下流民都蜂擁而至,還好竟陵之地在徐杭地界,這裏糧食盛產,河運發達,靠著瀟文遠的財富,從四麵八方購來了無數糧食,才能讓竟陵安穩發展下去的。否則竟陵一早就被數十萬乃至百萬流民給衝垮了。

  特別是入冬以來,竟陵不單止需要糧食,還需要大量的禦寒之物,這導致天下布商蜂擁而至,都在竟陵官府處賺了個盤滿缽滿的。當然,雖然瀟文遠見那錢銀如流水般的,也是心痛不已,還好的是,經過兩個多月的安頓,到來竟陵地界的流民們,也算是度過了艱難的冬天。並且更是讓世人難以置信的是,竟陵地界在接受如此多的流民後,竟然並沒有傳出一起餓死或凍死之事來。可事情可謂讓天下人都感到十分不解,同時也對竟陵好奇多了幾分。甚至很多有識之士和儒林之人,也對竟陵重新審視了。畢竟竟陵之地並不是排斥儒林人士,甚至對有學識的儒林人士進行重用,虛行之和崔循就是個活例。

  虛行之就不用說了,這是瀟文遠的老人了。而那崔循卻不一樣,出身儒林大家,在竟陵的地位竟然與那虛行之相差無幾,甚至還有小道消息傳出來,因為虛行之善於政略,所以竟陵軍事幾乎都交到了崔循手中。這等事情就讓天下寒門士子們有些坐不住了。畢竟現在天下大亂,正式各種懷才之人出人頭地之時。天下其他官家勢力絕大多數都是門閥支持,根本看不上他們這些寒門子弟,至於義軍,那更是不用想了,畢竟儒林出身之人,大多不願意與反賊為伍。就算他們是寒門子弟。而竟陵城就成了一個好去處了,畢竟竟陵並沒有門閥之見,更是極端需要人才。

  也就是因為這樣,竟陵地界就在段時間內得到了大量的寒門人才,能力如何不說,但是讀書人多了,也是有好處的。按瀟文遠的說法就是,不合適行政的,就去少學或太學教書去。

  也就因為這樣,這竟陵之地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居然成了天下文士最向往的地方,這也算是瀟文遠等人始料未及的了。說來也歸功於楊公寶庫,因為那大量的失傳書籍就是從寶庫中拿出來的。初初瀟文遠也沒發現的,畢竟他是把那些財寶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一起收了起來,最近用錢多了,才從空間戒指中發現這些典籍的。然後一公開,就差點鬧出了個天下文士集會的盛典了。

  竟陵城的發展依舊飛速著,城中如何就不多說了,而城守府裏的一處密室中,瀟文遠與虛行之都臉色有些難看了,看著眼前這十名精壯甲士,卻隻有七名甲士的神色是狂熱無比,如恭迎天神般地候在瀟文遠身邊,而還有三名甲士卻是雙目空洞,表情木訥,除了瀟文遠對他們喊話命令外的時候他們才會按命令動彈一下而已,這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他們已經沒有思維了。

  “行之,看來我們的計劃得改一下了。”許久後,瀟文遠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想不到這傀儡丹也是有副作用的,就這十餘批人的成果看來,起碼有三成的機會把人神智奪去…這等事情,還是少做些為妙呢…”

  “主公,話雖然如此,可是,這不還有七成機會嗎?而這些失去神智的甲士倒是可以調來做死士,這樣就不會讓人懷疑了。”虛行之倒是不太讚同瀟文遠就這樣放棄了,也就出聲勸道,“主公,慈不掌兵,雖然會出現這等事情,但是能得一支絕對忠誠的部隊,那也是非常值得的…”

  “這,還是換個方式吧…”瀟文遠還是有些猶豫了,隨即雙目一轉,就接著說道,“這樣吧,以後打造這等忠誠士兵的時候,我們就從敵人俘虜中或者死囚中實行吧,這樣子就是出事了,我也不會覺得心裏不舒服。”

  “倒是個辦法…隻是,如果這樣一來,我們想打造一支武林高手的部隊就難了很多,畢竟現在竟陵並沒有與哪家交兵。而且城中死囚也沒多少…”虛行之心中其實也是微微一鬆,同時也萬分複雜。在他看來,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就是一名君主該有的覺悟,可虛行之內心中還是希望自家主公多一份良知,畢竟這種冷酷無情之事,實在是很難讓人接受。

  “倒是道理…要不這樣吧,接下來我們募兵就從哪些老實巴交的農民處募集,再經過洗腦甄別,想來這種身份出來的士兵忠誠度和戰力都會不弱的,雖然不能達到絕對的忠誠度,但是一般農民出身之人,大多與世家大族沒有什麽關係,隻要甄別之時注意些就是了。”瀟文遠想了想,還是用了個折中的辦法,而這種用農夫為兵的方法也是有史可證的,那就是清末名將曾國藩,他就是用這種方式募得了一支悍不畏死的強兵。雖然這支強兵實力強勁,但是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文化水平不高。畢竟農民識字的還真不多。不過這點在竟陵倒是不用擔心,畢竟竟陵隻要一有時間,就會給士兵們進行洗腦教育,和文化教育,想來以後也不會出現那種兵將不知書的地步。

  “也是個辦法,那就按主公所說來做吧。”虛行之想了下,也覺得瀟文要所說在理,也就拱手應是了。

  “大體如何處理,就交給你了。”

  “遵命!”

  待瀟文遠與虛行之離開密室後,就有侍衛來報,說江都虞世基讓人帶來了急函。

  瀟文遠和虛行之倒是有些意外了,畢竟虞世基一向都是飛鳥傳信的,一式三發,從而把江都的情況匯報給竟陵。而這次竟然讓人帶著信函過來,這還真是萬分異常呢。

  瀟文遠與虛行之相視一眼後,就讓侍衛把那信使帶到會客廳去,並對虛行之說道,“讓建名和落雁也過來,想來江都有大事發生了。”

  “是!”

  虛行之離去後,瀟文遠也就快步往會客廳走去,一進會客廳後,瀟文遠就看到一名中年文士打扮的灑脫男子候立在客廳中央,正饒有興致地看著客廳正牆上所掛著的字畫。並還念出聲音來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句是名句,就是字醜了點…”

  “……”瀟文遠滿臉黑線地暗罵道,老子可是花了數個月時間,才學會寫這飛白體,就算醜了點,也不用這麽大聲說出來吧。

  “嗯?想來這位就是竟陵郡守瀟中堅吧?”倒是那中年文士感覺到瀟文遠的到來了,並回身行禮了。

  “正是,不知先生是…”瀟文遠也調整好情緒,回了一禮。

  “在下虞世南,受虞世基之托,為瀟中堅送來信函。”

  而這虞世南可算是讓瀟文遠緊緊於懷很久了,當初從江都離開前,瀟文遠就讓虞世基想盡辦法說法他的弟弟虞世南我自己效命。可惜,虞世基一直回複都是難以說得,這讓瀟文遠多了幾分不甘。

  其實瀟文遠自己也不想想,當初他不過就是一個新郡守而已,雖然算得上一方諸侯。可這戰亂年代裏,一方諸侯的更替何其之快,他瀟文遠剛得高官之時又有誰會看好呢。特別是虞世基與虞世南本來就是不和的,雖然是親兄弟,可虞世南為人剛正不阿,清廉自愛,在隋廷為官時就看不貫自家兄長權欲熏心的模樣,更是在公開場合大罵其為奸妄之徒。這等關係下,瀟文遠竟然讓虞世基去說得虞世南,還真不知道瀟文遠腦子是不是進水了呢。

  “瀟中堅似乎有聽說過在下薄命呢,這是那虞世基的信函。在下也算是完成承諾了。”虞世南倒是直接,遞過信函後,就一副卷衣立刻的模樣。

  見虞世南這模樣的,瀟文遠也就有些著急了,畢竟大魚送到了自己的麵前,不拿刀出來宰殺,那就沒天理了。“伯施兄,遠道而來,倒不如先在這城守府中稍住數日,也好讓文遠盡些地主之誼…”

  “不勞中堅將軍麻煩了,在下聽說,這竟陵城守府可是辦公之地,是竟陵一切民生政務要地,除了竟陵一眾官員,也就隻有官員家眷能在後院走動,而中堅將軍讓我這等民戶入住,那豈不是少了規矩?再說那城守府傍邊所立的外事館,豈不是無用了?”

  虞世南的話讓瀟文遠一愣,然後心中高興萬分,這虞世南既然如此了解竟陵的情況,那就說明其非常在意竟陵的問題,並且聽其口氣,似乎還對竟陵的做作比較滿意呢。

  稍稍整理了一下言語後,瀟文遠就拱手施禮說道。“伯施兄說的是,是在下少規矩了。如若伯施無急事,在下這就讓人為伯施兄引道,到那外事館稍住,待下衙(下班)之時,文遠再盡地主之誼,如何?”

  “…如此就打擾了。”虞世南沉吟了一下,然後就施禮點頭應道。

  待侍衛領著虞世南離開後,瀟文遠臉上喜色不斷,這虞世南可是個清高之人,既然他肯留下來稍住,那就說明其對竟陵之地有著想法。要知道這年頭,士人們可是很主動的,君擇臣,臣也選君,想來這虞世南也有考究之意了。再結合曆史上對虞世南的記載,這人在隋室未亡時就投了李唐,就可以看出,這人不是迂腐之人,也就是說,他投竟陵,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就在這時,崔循和沈落雁快步走進來了,崔循更是一臉笑意地問道,“主公,何事如此高興?剛剛屬下似乎看到了虞伯施了,莫非。那隋廷雙柱之一(武,張須陀,文,虞世南。)的虞世南投到主公旗下了?!”

  瀟文遠笑著搖頭說道,“倒也不是,不過想來也不遠了。嗯,世基那邊來信了,說宇文化及現在不停地找借口,把江都四周的甲士往江都調回,看來是要動手了。”

  “主公說的是,屬下這也收到了江都細作的匯報,那宇文閥的幾部兵馬都調動頻繁,竟然還糾集了八萬甲士在江都北麵百裏外進駐,似乎是防備我們竟陵一樣呢。唯一讓人鬆口氣的的是,那些甲士大多都是新募的,想來也對我們竟陵成不了威脅。”一邊的沈落雁也開口了,現在她算是死心塌地地效忠瀟文遠了,畢竟竟陵之事實在是讓她震撼不已,當她越來越了解竟陵的軍民諸事後,她就越是明白,密公是絕對比不上瀟文遠的。並且,男女之事更是讓其無法立刻瀟文遠了。有些時候她甚至會想著,這瀟文遠定是對她用了什麽魅惑之術,否則她的心為何會無時無刻念著這冤家呢。雖然有如此想法,可她卻討厭不起來,甚至還有多少歡喜呢。

  “宇文化及當然要防備著我們了,畢竟之前我可是和他幹了一架,雖然看起來是平分秋色,可他必定吃虧比我多的很,特別我們表麵上還是做著支持楊廣的模樣呢,這對他來說,絕對是個威脅。”瀟文遠點頭笑著說道,“大家按計劃進行吧,如若有變化,那再做打算…嗯?行之呢?”

  瀟文遠剛問出來,那虛行之就急衝衝地跑了進來,並說道,“主公!出大事了!”

  “何事?”

  虛行之稍稍調整呼吸後,就沉聲說道。“太原李淵五天前由其子李世民率軍出擊,一夜之間攻下了長安。李淵自立為唐王,更是立那代王楊鬱為帝,稱楊廣為太上皇。”

  “什麽?!”崔循與沈落雁都驚呼起來了,雖然他們都明白,李淵造反那是必然的,可誰都沒想到,李淵竟然這麽快下手,並這麽簡單的就拿下了天下第一堅城長安。更想不到,李淵竟然行那曹操之事,打算來個狹天子而令諸侯呢。

  倒是瀟文遠冷靜的多了,畢竟這事情他是知道的,不管是原著還是曆史上,李淵都是這麽幹的,唯一讓瀟文遠意外的是,李淵這麽幹的時候,那已經是楊廣被宇文化及殺了,他李淵才有膽子蹦出來鬧騰的。可現在那楊廣還好的很,宇文化及也沒有動手,那李淵竟然就開始了,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