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6章 這就是竟陵?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1-03-30 01:50      字數:5525
  竟陵城內,一名白衣青年,背著把長劍,牽著白馬漫步走城中狂寬闊的接街道上。似乎是被這城中的繁華給震住了一樣,白衣青年老是一臉訝異的模樣東瞧瞧,西看看的。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見天色已是向午了,白衣青年似乎才兩起了來竟陵的目的地,也就向路人問清楚了竟陵城守府的路,花了些許時間,總算來到了這座翻新了一遍的城守府麵前。

  左右打量了一下後,白衣青年也就上前問向那守門的侍衛。

  “兵大哥,在下有要事拜訪城主大人,不知道能否…”

  白衣男子說完後就發現自己疏忽了,他竟然忘記了投名帖,這等貿然上門求見,那是很失禮的。也就立馬從懷中掏出了名帖,正要遞過去的時候,那門衛卻很有禮貌地說道。

  “這位兄台到是讓你白跑了,城守大人現在不在府內,如果著實有要事,可告知長吏大人,不知道兄台要見虛大人不?”

  “倒是來的不是機會,小弟的事情那虛大人未必能做的了主呢…”白衣青年有些失望地收回了名帖,畢竟他的目標隻是瀟文遠,其他人根本沒有什麽用。

  而另一名大胡子的門衛見這情況,也就出聲說道,“這位兄台,如果要等城守大人,那可以到隔壁一條街的旅館下榻,我聽說了,城守大人可能這兩天就會回來的,畢竟昨天來了那麽多大人物,都把虛大人給弄得頭昏腦漲了,哈哈…”

  “這,敢問這位兵大哥,昨天來了什麽大人物啊?小弟是剛剛到竟陵的,倒是有些好奇了。”白衣青年瞳孔微微轉了一下,也就微笑著說道,並一臉恭敬地拿出一錠銀子,那意思是想打聽一二呢。

  可惜,那兩名門衛見此情況後就一臉無奈加苦澀的模樣。

  “怎麽了?莫非小弟給少了?”

  “是啊。”另一邊小白臉門衛也接上話來了,“我們能到城守府任職那已經是莫大榮幸了,能為城守大人守門,那已是上天的恩賜了。所以我們要堅守職業道德才行。兄台如若你想知道城中雜事,倒是可上街上打聽,或者待我們換崗之時,再與你道來便是了。這等做作,卻使不得。”

  “呃…”白衣青年無語了,職業道德?!好吧,這詞雖然從來沒聽過,不過他還是能理解這詞所概括的問題。可是兩名大頭兵竟然一番文縐縐的用詞,還如此自覺,這就不能讓白衣青年冷靜下來了。

  “兄台,竟陵城中有很多事情和其他地方不同,我建議你到那資訊中心一趟,嗯,就在那城南竟陵少學的旁邊,那裏會有人專門解析竟陵律例的。”大胡子門衛指了一下南麵後就笑著說道。

  “竟陵少學?”

  “就是學堂,主要是教導八之十五歲的少年。城守大人就稱之為‘少學’。”一邊的小白臉門衛笑著解釋道。

  “這,好吧,小弟等等就去看看。”白衣青年神色古怪地點了點頭後,就再度問道,“聽兩位兵大哥言語有序,似乎是念過學堂的呢。”

  “倒是學過夜校。這是城守大人規定的,每個為城守府工作之人,都必須在晚上抽出一個時辰上夜校,嗯,也就是晚上的學堂。裏麵的先生除了教我們律例和道德禮儀外,還教我們識字念書,說是竟陵軍需要的是有文化有理想的兵呢。雖然初初大家都叫苦連天的,可慢慢的我們這些當兵的也明白到,原來肚子裏有墨水是很有用的,嗬嗬…至少不至於連家書都看不懂呢。”回答的是白臉門衛,說有條有理的,完全沒有那大頭兵的感覺。這讓白衣青年萬分感歎了,同時也對這竟陵城守興趣更是濃厚了。

  “原來還有‘夜校’此物。”白衣青年點了點頭後,就告別了兩名門衛,牽著白馬慢慢地往城南走去。

  看著那有條有理的街道,還有那些充滿幸福笑意的過客,一片祥和而舒適的畫麵,白衣青年著實是有些難以置信了。

  這就是被各大勢力榮為被瀟文遠暴政蠻行,倒行逆施,弄得民不聊生的竟陵城?

  白衣男子第一次對自己的見聞表示懷疑了。

  正當白衣男子有些出神的時候,忽然間的,他看到了街道前麵為了好些人在看熱鬧,也就好奇地上前看過究竟。

  “大爺,您就把錢收下吧,否則這東西我不能拿啊。”說話的是一名身穿精良鎧甲的士兵,看妝扮,也至少是個什長。隻是他現在一手拿著一籃子米餅,一手拿著些許銅錢,一臉為難的模樣。

  “都說這米餅不收錢了,你們排的士兵經常到我們村來幫忙。又挑水又砍柴的,我們村也沒什麽好東西報答的,也就幾個米餅了。老漢我絕對不能收你的錢,絕對不能。”站在什長對麵的是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是挑著米餅經常做買賣的,今天倒是碰上了經常到他村中幫忙的什長,老漢也就死都不肯收那什長的錢了。

  “唉,大爺,您老也知道我們軍中規矩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上寫的清清楚楚的,您老這是讓我犯錯誤啊。”什長雖然很感激老漢能體諒他們的用心良苦,不過什長始終堅持要付錢。那老漢也堅持不收,才弄得如此讓人圍觀的。

  最後那什長實在沒辦法了,隻得直接把幾枚銅錢放到裝米餅的籮筐裏,轉身頭也不回地快步離開了。見這情況,那老漢也就隻得收起了銅錢,不過他的眼眶有些濕了。畢竟活了這麽大年紀了,什麽兵沒見過,就唯獨這竟陵城內的兵最為特別,這等愛民如子的士兵,天下哪出會有啊?又怎麽能不用人感動啊?

  待那什長離去後,人群也漸漸散去了,不過也有幾人沒有散去,並且都是傻愣愣地站在原地。這種人一看就知道不是竟陵地界的百姓,畢竟隻有外地人才會因為這種事情而發愣的。

  而那白衣青年也是發愣的其中一員,本來他還以為是當兵的欺壓百姓,買東西不給錢,完全一副痞兵壓良民之事,他還想適時上前幫忙呢。可誰想到卻是反過來的。竟然是大頭兵給錢對方不肯收,這都什麽事情來的啊?

  好一會兒的,那白衣青年和那幾個外地人總算是回過神來了,其他幾名外地人是一臉不可思議的模樣,加快了腳步往城南走去。而白衣青年則是去到那賣米餅的老漢前,輕聲問道。

  “大爺,剛剛為什麽您不收那甲士的錢?”

  “嗯?這位小兄弟想來是外地人吧?哈哈…我們竟陵的士兵和別處不同,如果可以,老漢我是絕對不收甲士們分文的。可惜那些小夥子太不懂變通了。嗬嗬…”那老漢大聲地笑著說道,一臉幸福並疼愛的模樣,就好像是在說自己的子孫一樣呢。

  “哦?如何的不同?”

  “小兄弟就有所不知了。其他地方的士兵隻是高官們的狗腿子,隻會欺壓俺們這些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回答白衣親年的是一名在老漢傍邊賣瓜果的中年男子,隻見他客氣地遞給白衣青年幾顆青棗,示意白衣青年嚐一下。

  白衣青年猶豫了一下後,也就接過了青棗,不過卻沒有就地食用起來。

  而那中年漢子也接著說道了,“而這裏的士兵就不同了,自那偉大的城守大人接管竟陵後,這裏都變了,士兵們變得友善了,不再欺壓俺們這些無權無勢的老百姓了,甚至遇上不平之事,那些巡邏的士兵們還會為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出頭呢。而且那些士兵們還會時不時地到各個鄉村裏,為村裏的孤寡老人挑水、砍柴、洗衣的,說是‘為人民服務’呢,嗯,他們可是從來都不圖一絲回報的。”

  “還有這等事情啊?”

  見白衣青年似乎有些不信,中年漢子也沒有生氣,反而平和地說道,“兄台你別不信,待你在竟陵過上些日子後,就知道俺說的是真的了。”

  “是啊,大壯從來不騙人的。”中年漢子旁邊是一買陶器的地攤,接過話的是攤主,是名衣著漂亮的大媽。“說起那些甲士,還真是好樣的。記得上月的初,三水村遭到強盜襲擊,那強盜可厲害的很,人也很多,聽說有三十幾號人。而當時巡邏的一隊甲士正好經過,隻有八人的小隊伍,竟然不怕死地衝向那些強盜,和那些強盜拚命。還一邊大喊著讓鄉親們快逃呢。”

  “然後呢?”

  “都死了…”中年大媽說出這話後,眼淚都落了下來。“那時,我正好在那條村中做買賣,本來以為這次要遭殃了,可誰想到,那些士兵們竟然用自己的性命硬是拖住了那些強盜,雖然都死了,可是他們也拖到了大部隊過來了。”

  “……”聽到這裏,白衣青年心中萬分不是滋味,甚至他還暗自安慰著自己,那對士兵應該是那個三水村的村民,要不也不會如此為他人拚命的。可惜,中年漢子的話讓白衣青年心中唯一的自我安慰都沒有了。

  “那事俺也知道,他們都是俺們的英雄,雖然他們都是北人,其中還有兩名是胡人。可俺佩服他們!”

  “是啊,這一切都是偉大的城守大人帶來的,城守大人不單止讓竟陵的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還帶出了一群保家衛國的士兵,真正的漢子!”那賣米餅的老漢有些激動地說道。

  “是啊,是啊…”

  見到附近的小販都一臉崇敬地點頭應是,白衣青年臉色有些難看地離開了那裏。這個時候,白衣青年的心很是複雜,他已經不知道到底是師父說的對,還是自己見到的才是對的了,甚至對於自己到底為什麽會來這裏也有些疑問了。

  猶如神遊般的,白衣青年花了些許時間,終於來到了所謂的資訊中心。那是一座蠻大的四合院,算不得豪華,卻大氣端正。而裏麵倒是熱鬧,有不少人正在裏麵看書,看著各種各樣的書。而還有穿著同樣款式的青袍侍者為他們講解,雖然沒細細聽,不過白衣青年還是聽到一些從來沒聽過的詞兒。

  三權分立?自由主義?思想道德教育?

  白衣青年發現他的腦子不夠用了,特別是當他走進了正殿中,看到那滿屋的書籍,上成千上萬的,本各色各樣沒見過的書本,他更是發現,原來他曾經所學的東西也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正當白衣青年盯著書架上的書發愣的時候,一名儒袍妝扮的青年笑著問候道,“這位兄台也是外地人吧?海內皆兄弟,認識一下,在下青州崔循。”

  “海內皆兄弟?崔兄說的好。在下司隸(長安洛陽一帶統稱司州,也就是司隸)秦川。”白衣青年客氣地拱手回禮並報上名諱來。

  “這話倒不是在下所創的,而是那竟陵城守在一本名叫‘百家史’的書中,序章第一言而有。”崔循笑著搖頭說道後,就接著問道,“秦兄是司隸人士啊?在下倒是有些年沒去過兩都了。兄台是第一次到這資信中心吧?”

  秦川眉頭跳了一下後,苦笑地說道。“是的,在下第一次來這竟陵,倒是被這裏的異常給嚇著了。”

  “是啊,在下剛來的時候也是嚇了一跳。”那崔循萬分感歎地說道,“兩年前在下也來過竟陵,這裏畢竟是江都北上的門戶之一,到是算得上平和。民眾也算得上是過得殷實。可與此時相必,那根本就不能做比較。現在的竟陵城就是真正的人間聖地。”

  “這,崔兄是否有些誇張了?那竟陵城守不過是用些手段來施恩於百姓而已。要知道門閥豪紳乃天下之根本,儒林士族乃天下之綱要,這竟陵城守卻是死命打壓兩者,這是動搖天下根本之事,如此做作又怎麽能長治久安呢?既然不能長存,那這竟陵又算什麽大治?更別說什麽聖地了!”

  見秦川說的有些激動,甚至附近的人都投過了好奇的目光,不過很多人都是報紙一笑而有,畢竟這等人,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見了。當然,也是有讚同點頭的人,這些人不用看,那都是第一次來竟陵的人。

  而那崔循倒是平和的很,並輕身說道,“秦兄,剛來的時候在下也是這麽認為的。可惜的是,就在下認為,這竟陵絕對會長存下去,並且還會越來越好。”

  “此話怎講?”

  “官吏之事在於民性自覺,竟陵之民,人人能學聖賢道德,又兼修律例禮儀,經過半年之時,倒是少有荒蠻。雖然比不上士人君子,卻也相親相愛,遵紀守法。這等善民,就是一庸才官吏,也能保一方安泰了。至於那財物之事嘛,那更是不用說了,現在竟陵之地雖然還不足以與那洛陽相比,可在下敢肯定地說一句,隻要再過半年時間,這大隋天下中,最繁榮之地就非竟陵莫屬。嗬嗬…說來在下還真替那些逃離竟陵之地的門閥豪紳們可惜呢。”

  秦川倒是被崔循前麵的話給堵住嘴了,畢竟他也是有眼看的,就城中那些善民,還真不需要什麽大才治理呢。不過聽到崔循後麵的話後,秦川就更是好奇了,“…在下倒是長見識了,不過也請崔兄為在下解釋一二。”

  “嗬嗬…現在還留在竟陵地界的門閥豪紳們差不多都把瀟城守當成自家老祖宗一樣供奉孝敬起來呢。”

  “這…”

  崔循倒是沒有為其解釋什麽,隻是微微笑了笑後說道,“秦兄還是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吧。這竟陵城中並沒有什麽顧慮的,就瀟城守書中所說的,竟陵之民可以光明正大地議論竟陵官府的不是,卻並不會被問罪。所以,秦兄要知道什麽,大方地道街上去問吧。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在下說的再多,也比不過秦兄自己去看。”

  “那,在下倒是搖看看這竟陵到底如何了得了。”秦川點了點頭後就拱手行禮,正要自個兒去看書的時候,卻突然問道,“崔兄,不知道崔兄與青州崔家是…”

  “嗬嗬…添為崔家長孫,受祖父之命,到這竟陵一探。”崔循倒是幹脆,直接表現出自己那栗人的身份。

  青州崔家,乃是大隋有數的儒林大家,崔家老爺子的地位完全不比大儒王通差,可以說是大隋境內的泰山北鬥之一。而崔家近數年人丁凋零,三代之內也就隻得一子,此子便是眼前的崔循了。

  崔循的身份卻是把秦川嚇了一跳,隨即這心中也是更為複雜萬分。畢竟佛、道、儒三家在近幾百年來都相輔相成,同時被世人所崇敬和膜拜,是為‘正道’。可這崔家未來的少家主卻是對竟陵這等‘邪道’如此推崇,這讓秦川實在是難以接受了。

  正當秦川要說什麽的時候,突然的,那玄關外衝進了一年輕男子,並大叫道,“瀟城守回來了!瀟城守回來了!”

  在場的人愣了一下後,就立馬鬧騰起來了,都是一臉期待地衝了出資信中心。

  而這時候崔循卻是開口了,“秦兄氣質非凡,想來也不是普通人家。這竟陵之地,這竟陵城守都與他處大大的不同,天下中隊其看不貫,或者敵視的,那大有人在。隻是,在下得告訴秦兄一聲,世間之事如何,有資格評價的,隻有世間之人。門閥豪紳等人也不過是這世間之人的一小部分,他們隻是單純的從自身出發而已。而平民,則占有了世間九成九人口。嗬嗬…用瀟城守書中的一話來形容,那就是,‘如果天下需要犧牲一部分的利益才能得到天下太平,那麽,我願意犧牲那些隻知道索取,卻不知道付出的一小部分人。’”

  聽崔循說完後,秦川卻愣住了,久久不能回過神來,就連崔循已經離開資信中心了也不得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