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進屋之前先敲門!
作者:囚徒      更新:2021-03-29 01:44      字數:2625
  第188章進屋之前先敲門!

  既然同樣都是正一品,誰也不能奈何得了誰,那何必要這般試探呢?

  汪伯彥在試探寧辰的底線,在試探寧辰的處事作風,更加在試探寧辰的氣量。

  因為這些東西,僅憑人去調查,幾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汪伯彥與寧辰這一老一少二人,在這幾年間,被整個大宋傳頌成了整個國家的國之柱梁。

  所以從人們心底的意識裏,這兩人實際上是不分伯仲的。

  然而真正知曉其中強弱的,大概就隻有他們各自兩人了。

  若是寧辰真的被惹怒了,莫說是他這同階的右相,就連龍椅上的那位都得換人,這可決計不是他一個隻會耍些謀略的丞相,能夠相提並論的。

  而這此之前,兩位國之棟梁,卻是從未見過一麵。

  所以汪伯彥這場試探,是無論發生什麽樣的後果,都是要進行的。

  而且還得進行的越過分越好。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試探出寧辰所能夠容忍的底線在哪裏。

  知道了寧辰的底線,才能根據寧辰的底線去談接下來的事情!

  好一個狡猾的老狐狸!

  在明白汪伯彥的所做何意之後,寧辰的眼眸逐漸眯起,看著躬身的老丞相,寧辰沒有做任何的理會,而是一步步用著很是緩慢的速度,向著那個房間走去。

  而這期間,不管汪伯彥的微躬的身體如何顫抖,寧辰都從未做任何的理會。

  直到寧辰背著雙手來到房門處,看著仍舊不肯抬頭的汪伯彥,隨後竟然真的一句話不說的走進了屋內,不僅如此,他還順手把門給關上了!

  這一舉動,無疑是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看著這一幕的葉靈兒攥緊了自己的手。

  就連李十三以及空源小和尚都不由的開始對寧辰的這種做法有些不滿了。

  說到底,那汪伯彥在跋扈,也是一個年近八十的老人了。

  就算你再占理,也不能這般不依不饒吧!

  而且還讓那老人在原地躬身這般許久!

  然而下一刻,寧辰又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心頭一跳的事情。

  隻見緊閉的房門之中傳來了寧辰冷漠的聲音。

  “若是有事相求,就得先學會敲門,汪相這般大歲數了,這點兒小小的禮節,難道還用本王一個小輩教嗎?”

  沒錯,寧辰明白了汪伯彥的意思。

  汪伯彥此行前來,是求情的。

  汪伯彥蒼老的身影站在門外,孤單的就像是一個老年喪子的淒苦老人。

  聽到寧辰的聲音之後,更是不由的為之一震。

  沉默了良久之後,才緩緩直起身體,伸出那長滿了老人斑的手,輕輕的叩響了寧辰的房門。

  下一刻,寧辰的冷漠的聲音從房間裏傳來,字裏行間裏,沒有給這位與他同階的老人任何的麵子。

  “進。”

  甚至連一個請字都沒有。

  跟在汪伯彥身畔的小丫鬟一臉鐵青的為老人推開了房門,汪伯彥步伐緩慢的走了進去,然後還順手關上了房門。

  這一幕,讓所有的人看在眼裏。

  尤其是那些被震驚到無法言語的護衛,在他們的印象裏,當朝的右相就是他們的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算是皇帝陛下親至,都不見得有汪伯彥說話好使。

  然而寧辰竟然就這般直接,且生冷的對待他們的天。

  這也太過霸道與囂張了!

  而感觸最深的,則是書院的學生們。

  眼眸裏都充滿了無比狂熱的火焰!

  這就是他們的長平書院的院長!

  這就是傳說之中的大宋第一戰神!

  不管是誰,你都必須要遵守他的規矩,哪怕是你當朝正一品右相!

  也絕對不可能逾越湘境王寧辰的規矩!

  房間裏的,上百盞蠟燭,將屋內照的通明,寧辰坐在屋內的正坐上,看著順手關門的老人,淡淡的說道:“本王這裏不比相府奢華,一切從簡,所以汪相,想坐哪裏就坐哪裏吧。”

  汪伯彥長出了一口氣回答道:“殿下說笑了。”

  說著,就做到了招待客人的椅子上。

  看著汪伯彥落座,寧辰端起一杯茶,嘬了一口道:“不知汪相此番前來找本王何事?”

  開口直奔主題,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因為寧辰從一開始,就很不喜歡眼前的這個老人。

  無論是他成名之前,還是成名之後。

  都沒有過。

  因為眼前的這個老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大宋這些年備受他國欺壓的罪魁禍首!

  汪伯彥,出了名了親和派。

  不管他國如何糟蹋大宋邊境的百姓們,這位向來以大局著想的老人從來都隻是在其中和稀泥。

  全部半分真正的抵抗之心。

  可又因為這汪伯彥是先皇欽命的輔佐大臣,在朝中學生眾多,人脈甚廣。

  在寧辰未橫空出世的那一段時間裏,朝堂之上,竟是無人能夠出其左右!

  直到金國大軍避開鎮北軍主力繞道西侵,整個大宋境內的百姓被那些肆無忌憚的金國騎兵侵擾的是民不聊生!

  然而還是這汪伯彥,竟然還是沒有半分想要抵抗的意思,一直都在權衡利弊,不斷的派人出使金國想要割地議和。

  當今的皇帝陛下,縱然是被欺負的心中有些火氣,但仍舊壓不住朝中與這位右相同穿一條褲子的大臣們。

  直到寧辰在西境百戰百勝!

  勝到幾乎讓朝堂上的那些親和派挑不出任何的毛病,這才讓陛下有了理由,一舉將寧辰提拔到了現在的這種身份。

  自此,湘境王寧辰,就成為了右相汪伯彥頭頂那塊一直都無法驅散的陰雲。

  西境的戰爭,若是真的有良將以及朝廷的大力支持,就算沒有寧辰,至少也能夠守住邊境而不被金兵所突破。

  可汪伯彥等人實在可惡,貪圖安逸享受,始終不肯正視眼下的危局,幾次三番阻撓糧草補給,甚至有些小型戰役之中的增援隊伍,也會被其動上些許手腳。

  隻有這樣才能抹除掉陛下那顆被激起的好勝之心,退而求其次,以議和的方式,來換取兩國之間的太平。

  而在這樣的議和當中,大宋往往要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來向金國進貢。

  在這貢品之中,那些親和派的人們,又不知道能夠從中獲取多少的好處。

  而這,也是寧辰最瞧不起他的地方。

  所以不管放在汪伯彥有多麽降低自己的身份,來平息自己的怒火,他仍舊不為所動!

  在經曆過剛才的試探,汪伯彥自然是知曉寧辰並不喜歡繞彎子,索性也就隨著他的性格直接說道:“老朽此番前來,是想請求殿下,眼下要以我朝大局為重!”

  又是以大局為重,寧辰不由的冷笑了起來。

  就是因為這個大局,大宋朝廷每年要向金國進貢多少的金銀珠寶以及糧草車馬。

  而那些貢品又是哪裏來的?

  還不一樣是從老百姓搜刮來的?

  然而寧辰並沒有點破他,繼續問道:“汪相何處此言?本王極少回京,也從未參與過朝堂政要,如何不以大局為重了?”

  汪伯彥見寧辰不肯往正事兒上說,也隻能歎了一口氣有些為難的說道:“先前臨安城裏有傳言,說是朝中有不少官員,將手伸向了那些前線犧牲將士們的口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