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殺局的背後
作者:囚徒      更新:2021-03-29 01:42      字數:3761
  第62章 殺局的背後

  看到蛟紋紐,寧辰端著茶杯的手僵在了半空之中。

  蛟紋紐是他賞賜給在西境立下不世之功之人的。

  這其中好處任何人都明白。

  可相對應的一點是,能夠得到這紐的人,每一個都是人種龍鳳,軍中翹楚。

  有手持蛟紋紐的人與戶部牽扯在一起。

  這件事情讓寧辰非常的震驚,甚至是失望。

  得此紐者一共有三人。

  第一人名為項飛鸞。

  當年西境戰爭的主戰場,寧辰與三位鎮國大將軍在前線督戰。

  主力軍與金軍在西境鏖戰了三天三夜。

  糧草與箭支補給卻是忽然告急。

  這一度讓大軍陷入了一種極為被動的局麵。

  甚至隱隱的,都有些許軍心不穩之勢。

  打仗,拚的是糧草裝備,拚的活生生的人命。

  可若是戰士們連吃都吃不飽,要如何拚命?

  當時的寧辰初掌軍權,見到這種情況,心中也是覺得大為不妙。

  前線金兵步步緊逼,寧辰與三大主帥都離不開帥帳片刻。

  這時有探子來報,原來是運送糧草補給的車,被金人的一股精銳騎兵所燒毀!

  可那是大宋境內!哪裏來的金國精騎!

  並且規模足有上千人!

  這樣一股勢力,在大宋主力與金國主力交戰時,在宋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一路不光燒殺搶掠,甚至還專門針對運送糧草補給的隊伍。

  給當時西境的宋軍主力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甚至一度要影響前線戰事。

  至於這些人怎麽來的?

  金宋兩國開戰之前一直都有貿易往來。

  所以宋國境內一直都有金人的存在。

  可那也僅限於商人。

  卻是沒有人能夠想到,那些商人牽著的貨馬裝上馬鞍,就成為了戰馬。

  那些滿身銅臭味的金國商人脫下了錦緞,轉身就穿上了皮甲!

  他們騎上戰馬,提起弓箭,成為了大宋王朝心髒裏的一根肉刺!

  而前線戰事膠著士氣低迷,也實在是騰不出人手去專門捕殺這活流竄的金兵。

  項飛鸞臨危受命,接受了寧辰的軍令前往大宋境內平亂。

  依靠著糧草補給做誘餌,帶著二百步兵連殺了十七個時辰。

  等到這活金兵全滅之時,整個隊伍之中,隻剩下了項飛鸞一人存活!

  此等戰功,可以說一舉扭轉了前線的局勢。

  而項飛鸞也被寧辰賞賜了一枚蛟紋紐!

  這第二個,就是寧辰最為看重的人,名為蘇泉。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大才,穹窿山的孫武苑曾經數次向其發出邀請,卻被這位軍事天才婉拒。

  按蘇泉的話來說,再好的書麵知識,都不可能比的上真正瞬息萬變的戰場。

  所以他毅然決然的守在了西境的戰場之上為寧辰出謀劃策。

  曾經幫助寧辰以三千兵力,力破敵軍兩萬!

  可以說若是沒有蘇泉的計謀,這前線將士的死傷,將會多上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的數量。

  也因此,得了寧辰的第二枚蛟紋紐。

  這第三人,名為林九峰。

  此人現在敵國大遼做著暗探的營生。

  一人孤身前往敵國數載,克服著千難萬險,源源不斷的向大宋輸送著遼國的各種情報布防。

  若非是林九峰一直在遼國朝堂內部設計搞破壞,當初金國入侵大宋的時候,可就不僅僅隻是金國一家了。

  而是遼金聯軍!

  所以這第三枚蛟紋紐,就落在了遠在千裏的林九峰手中。

  至於這第四枚蛟紋紐,寧辰一直都未賞賜出去。

  一是龐海徐虎他們已然是國之重將,就算沒有這蛟紋紐的殊榮,朝中的人們也少有敢招惹的。

  不像蘇泉項飛鸞等人一樣出身卑微,偶立奇功遭人妒忌。

  第四枚蛟紋紐,寧辰是給莊笑留的。

  莊笑若是將來能在寧辰的計劃當中出類拔萃,積累下赫赫的戰功,那憑借此紐的加持,他日必定扶搖直上九萬裏,成為大宋王朝又一名鎮國大將軍。

  可眼下已經賞賜出去的三枚蛟紋紐,有一枚出現在了戶部侍郎家中。

  不僅如此,這戶部侍郎還涉嫌克扣軍中用於撫恤的銀錢。

  看著手中的蛟紋紐,寧辰沉聲問道:“還有沒有其他的事情?”

  程曦武再道:“有,戶部,工部,以及朝中的幾位大學士,都對跟這筆銀錢有所牽連。”

  “朝中有三分之一的文官,都此事都有介入......”

  哢嚓一聲脆響。

  寧辰手中的茶杯碎成了無數的碎片!

  徐虎臉色當即就一沉,程曦武也是單膝跪地,低頭不語。

  所有人都明白寧辰為何而動怒。

  他們與幾十萬兒郎在邊境為了大宋拋頭顱灑熱血,而他們戰死之後,自家妻小唯一的那份保障,卻成為了這些人渣口袋裏可以隨意揮霍的銀錢,他如何不怒?

  就像徐虎說的那般,這種事情一旦傳到前線,將會寒了多少將士們的心?

  甚至於寧辰連最壞的結果都想到了。

  邊境那些鐵骨錚錚的漢子們,很有可能會無心應戰,軍心渙散,導致邊境失守敵軍大舉入侵宋境!

  徐虎深吸了一口氣,寒聲說道:“王爺,您說我們什麽時候處理這群我朝敗類!”

  寧辰陰沉著一張臉搖了搖頭,說道:“一切都連起來了......”

  徐虎有些不解問道:“王爺,什麽都連起來了?”

  寧辰沉默片刻後說道:“徐虎,我大宋的根基是什麽?”

  這話問的徐虎有些莫名奇妙,卻也是難住了徐虎。

  見徐虎時回答不上來,程曦武反倒有些急了,連聲說道:“王爺與前線幾十萬將士,便是我大宋的根基。”

  寧辰從不矯情,接著程曦武的話茬說道:“我回京不過數日,連下幾場殺局,朝中又有人克扣軍方的撫恤金,這兩件事情聯係在一起你想到了什麽?”

  徐虎這才味兒來,眼睛等的滾圓:“他們這是想動我大宋的根基,從內部一舉擊潰!”

  徐虎說的沒錯,寧辰說的也沒有錯。

  寧辰與大宋軍方,是保證宋國到現在還不被其他國家所滅亡的最直接所在。

  朝中有人想要卸去寧辰手中的兵權,這看似是一種合情合理的製衡手段。

  但實際的情況是寧辰一旦失去了手中的兵權,那這份好不容易凝聚在一起的強大力量就會被瓜分,就算寧辰有著不世的戰力,他一個人能殺百人,千人,但他始終都敵不過一整個國的軍隊!

  這是其一。

  其二便是一樁看似由貪婪所引起的貪汙案。

  俗話說的話,法不責眾,朝中有三分之一的文官參與了此事,按道理來說一旦事發,龍椅上的那位皇帝陛下總不能把這群人全部都拖出去砍了,到那時候大宋的朝堂幾乎就會變得不可能正常運作。

  事實就是這般簡單?

  不,如此之大的案件一旦被捅破,勢必會流言四起,守在西境和北境的將士們必然會寒心。

  到那個時候,大宋才是內憂外患的開始。

  而一旦大宋到達了那種地步,就離真正的亡國不遠了。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就連寧辰此刻都覺得有些驚心動魄。

  按道理來說,以寧辰的脾氣絕對不可能容忍臨安城中有想殺或者陷害他之人。

  而湘境王寧辰一旦歸京,看到了那些文臣腐儒的醜惡嘴臉,也必然會容不下他們。

  屆時,寧辰一個收不住火氣動手清理,同樣會中這背後設計之人的全套。

  天子腳下,不由分說,連殺朝堂之上三分之一的官員,就算殺的是百姓心目中的貪官,那又如何?

  百姓能忍,皇帝能忍嗎?

  縱然龍椅上的那位對寧辰再信任,放權再大,都絕對不會容忍寧辰此番作為!

  更不要說,一旦寧辰要以此事來發難,消息必然會傳開。

  到時候必然會被有心之人傳達到邊境的眾將士耳中,依然也會得到相迎的效果。

  這一環接一環,一脈扣一脈。

  環環相扣,無論寧辰如何去做,都會將龍椅之上的那位皇帝陛下得罪。

  他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就是這麽一個人,能把寧辰捧上神壇,也能讓他跌落地獄!

  到時候寧辰倒下,朝中大部分的官員被查,邊境軍心渙散。

  這不正是敵國大舉入侵宋國之時嗎?

  想到這裏,寧辰的目光愈發寒冷而可怕。

  “朝中的官員,憨傻的老六,貪心的戶部,都不過是那人手中用來顛覆我大宋王朝的刀!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人,當真世間罕見!”

  “程曦武!”

  程曦武震驚至於聽到寧辰喊他,當下心頭一震,連忙答道:“在!”

  不知為何,寧辰陰沉的臉色在此刻緩和了些許,深吸一口氣說道:“把蛟紋紐放回去,不得讓任何人發現,同時,把朝中對此事有所牽連的大小官員的名單列舉詳細清楚,他吃什麽,用什麽,去哪裏,府上有幾個人,家裏幾條狗,全部都要給我做一個詳細的名單。”

  程曦武低頭應下:“得令!”

  說完就離開了。

  徐虎站在寧辰的身邊,有些不放心的問道:“王爺,那您看出了這蛟紋紐是誰的那一枚麽?”

  寧辰搖了搖頭:“從蛟紋紐上看不出任何的異常,但我心裏已經大概有個底了,蘇泉和項飛鸞在邊境,若真是他們勾結朝中權貴,倒也好辦,我唯一擔心的是林九峰!”

  “難道這林九峰叛國!”

  寧辰再次否定了徐虎的猜想:“最大的可能不是林九峰叛國,而是林九峰暗探的身份已經被發現,甚至是已經身死,若真是如此,那從大遼傳回來的一切消息,都有可能是敵人故意安排給我們看的!”

  “那王爺我們該怎麽辦?”

  寧辰歎了一口氣,說道:“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不出所料,戰火很快就會再度燃起,你也別在臨安城守著我了,你先回前線督軍,臨安城的事情,我會快些處理。”

  徐虎想了想,點頭說道:“徐虎領命!”

  說完,便也下去準備了,似乎根本就不在意此刻天色大暗,甚至外麵還在下著冰冷的秋雨。

  此刻珍寶坊的後堂之中,隻剩下了寧辰一人,沉默的看著屋簷上不斷低落的雨滴。

  良久之後,寧辰才喃喃自語到:“你究竟是誰呢?......竟然能夠準確的猜到我一定不會留下那些文臣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