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二章:臣子都是我心腹
作者:權傾超野      更新:2021-03-27 23:36      字數:2179
  <b></b>“請太後監國!”

  “請太後監國!”

  “請太後監國!”

  “……”

  長樂宮中,一旦何太後坐上龍椅,底下群臣就已經迫不及待的站出來提議。

  顯然,他們蓄謀已久!

  “諸位臣工,你們這是什麽意思?”

  何太後不可置信的看著這些人,很多人都是新麵孔,但一個個龍虎之像,神采奕奕。

  “太後,陛下新喪,國不可一日無君,陳留王天性懶惰,請太後主持大局。”

  年輕的張良風采卓然,當下率先走出說道。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先輩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nbp;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後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如此人才,張讓從係統中抽出來,要的就是一個揣測上意,運籌帷幄,事總不能一句句挑明了告訴臣下,這樣不好。

  何太後見張良如此說,眉見已有怒氣,道

  “陳留王不堪大用,可也是先帝之子,怎麽,爾等之後打算立誰為帝。”

  在何太後的心中,早已經恨透了張讓,絕不可能將他的孩子送上帝位。

  張讓聽出話中意思,淡淡道

  “陛下不是有遺腹子嘛?”

  “嗬嗬——”

  何太後一聲冷笑,道

  “哀家肚子裏的孩子,還不知道是男是女,況且國不可一日無君,難不成,要讓天下臣民等八月不成?”

  “就等八月,有何不可!”

  性子比較平和的範蠡又衝出來的說道

  “在此之際,太後完全可以監國,等先帝嫡子出生,若是男子身,我等立刻奉他為主。”

  範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複國,興越滅吳,後隱去。

  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又被封為上將軍。

  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後定居於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南),自號"陶朱公

  旁邊的白起眼睛翻上去看了看,趁熱打鐵道

  “我大漢的國製,立嫡不立長,太後難道忘了嗎?”

  太後肚子裏的孩子,再怎麽說也是嫡子,陳留王不過是個庶子,二者相比,天壤之別。

  白起,一代殺神!

  身上散發出的霸氣瞬間讓這個太後啞口無言,氣急敗壞的看著張讓,她明白了,今天是鐵定要讓自己監國,八個月後,如果出生的是個男孩,那就一腳踢開自己,張讓徹底成為太上皇。

  好毒的計謀!

  良久,她長歎道

  “一歲孩童,如何治天下?!”

  “有中山王在,斷無不可!”

  張讓立刻接口,道

  “太後,中山王仁義恭順,是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有他輔助,太後監國,我大漢一定會欣欣向榮。”

  “請太後下旨意,監國聽政!”

  底下的官員全部跪倒,一齊大叫道

  “請太後下旨意,監國聽政!”

  “……”

  何太後怔住了,她看向張讓,卻見他閑庭信步,仿佛眼前的這一切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鼓動群臣,明捧實貶,真是滴水不漏的中山王啊!

  看著這些人言語犀利,蓄謀已久,何太後眼睛中兩行清淚緩緩流出,她明白,大漢已經亡了!

  她妥協了,盯著張讓,語氣近乎哀求道

  “殿下,可讓陳留王為代帝,可否?”

  “不可!”

  “殿下,可從皇族之中挑選皇子,克承大統,可否?”

  “屆時太後又是什麽人,不可!!!”

  “如此,請殿下登基,我劉家禪位於中山王,可否?”

  “哈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這句話,張讓爆發出一陣狂笑,在空曠的大殿中,久久回蕩,接著問道

  “太後,何必以臣為小人?”

  ”監國則普天同慶,不監國則天下大亂,太後不明白嗎?”

  這意思在說,你不答應我,我就殺了你!

  何太後沉默了,她本以為來到皇宮是張讓良心發現,可是到頭來根本沒有,無外乎是利用自己,榨幹自己的最後一點價值而已。

  陳留王劉協,劉宏的最後一個兒子要死了;

  滿朝公卿,世家大族,被他禍害幹淨了;

  朝堂中多了些新麵孔,張讓要一手遮天了;

  ……

  凡此種種,都證明她不是太後,她隻是個傀儡。

  望著文黑武黃的大漢官服,何太後仰天長歎,道

  “如此,就依中山王吧!”

  一語如此,底下群臣立刻賀道

  “太後聖明,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後聖明,千歲千千歲!”

  “太後聖明,千歲千千歲!”

  “……”

  張讓笑了,笑得很詭異。

  臣子都是我提拔的心腹,你怎麽和我鬥?

  當下一揮手,手下將早就準備好的監國詔書呈上來,太後看都沒看,隻是點點頭,蓋上玉璽,即將頒發全國各地。

  張讓躬身一拜,道

  “臣中山王張讓有本陳奏!”

  “什麽?”

  何太後自然而然脫口而出,她沒想到這個張讓還要鬧什麽。

  “臣請改革大漢官製!”

  “我一個婦道人家,能說什麽,中山王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吧。”

  “好!”

  扭頭掃視群臣,對眾人道

  “太後旨意,諸官聽封!”

  “諾!”

  群臣匍匐在地,隻待張讓大行分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