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六章:提拔新貴成心腹
作者:權傾超野      更新:2021-03-27 23:36      字數:2507
  <b></b>如今的大漢,可謂無人矣。

  自從張讓開始大行殺伐之後,廟堂之上,帝國中樞的重臣們幾乎死絕。

  國可以一日無君,但不可一日無官。

  為此,張讓很是頭疼。

  從哪裏搞那麽多的官員填充這些空位,又從哪裏確定這些官員是忠於張讓的。

  隻有係統!

  夜色微涼,在陳慶之四處抄家,蒙毅清點錢財,劉伯溫斬斷龍脈的時候,張讓正在著手準備他的治國之才。

  反正有三千多積分,老子有的是錢!

  大漢德陽宮中,張讓在書桌上,緩緩寫下來了他要抽取的人物。索性將三千多積分全部花光,總共四十多人……

  以文廟武廟劃分,腦海中不斷出來係統的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抽取人物武安君白起!”

  “叮——恭喜宿主,獲得曆史人物漢相張良!”

  “……”

  “叮——總共一百二十一人,現在全部在流民之中,請宿主屆時前往收服。”

  由於人數實在太多,就不一一列舉,隻列舉幾個比較重要的人物

  張良,河南寶豐人,出生貴族世家,曾經主謀刺殺秦始皇,是劉邦的重要謀士,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

  功績助劉邦建立漢朝;助劉盈保住太子之位。

  管仲,春秋齊國的政治家,被譽為華夏第一相、法家先驅等名號。

  功績強齊圖霸,輔佐桓公九合諸侯,禮讓天下開法家先驅,編纂《管子》。

  孫武,春秋時期齊國人,因內亂遠走吳國。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

  功績知名典籍《孫子兵法》創始人,吳楚大戰以少勝多,為吳國立下戰功。

  樂毅,廣東中山靈壽人,戰國時期接觸的軍事家,因燕惠王猜忌而投奔趙國。

  功績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統帥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奪70城,是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李勣,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功績破東。突厥,滅高句麗,平定磧北。

  田穰苴,春秋時期齊國人,是陳國貴族陳完的後代。

  功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

  範蠡,楚國人,春秋末期著名政治、軍事家

  功績助越王勾踐複國。

  李靖,隋末唐初軍事家,善於用兵和謀略,今陝西三原縣人。

  功績滅蕭梁,破輔公祏,擊滅東。突厥,平定吐穀渾。

  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也是古今中外十大殺神之一。戰國時代的兵家代表人物。

  功績趙楚懾服,不敢攻秦,使秦業帝。

  敗筆坑殺趙軍40萬俘虜。

  ……

  這九個人,都將會是張讓統一天下的定鼎之臣,此刻腦海中聽見係統的提示音,以後逐鹿中原總算有了資本,張讓如聽天音。

  又在係統兌換武器中,選擇兌換四十把燧發槍,不多時,槍支彈藥出現在他的麵前,他隨手把玩著手中的槍械,心中洋洋自得。

  此外,他還在熔鑄身體裏,將自己的身體全部加強,用光了剩下的全部積分。

  “哈哈哈哈——如此忠良,如此身體,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

  空曠大殿裏,張讓發自內心的桀笑。

  現在,他是時候去找找徐光啟孫元化兩位老先生,順便將流民中剛剛抽取的人物帶回來。

  張讓起身,伸手帶上寫好的名單,畢竟四十多人,短時間他記不住這麽多人。

  “來人啊!”

  張讓喊道。

  從殿外進來了親兵,問道

  “主公,怎麽了?”

  “去,給本王去監察司把典韋帶來,給陳慶之說一聲,以後典韋就不跟著他混了。”

  張讓早就想把典韋收回來了,外出怎麽可以不帶保鏢,讓他去監察司,不過是為了磨練一下這小子,看來火候差不多了。

  “諾!”

  親兵答應一聲,轉身離開。

  張讓隨手翻著案卷,百無聊賴的等待……

  他這會在盤算,應該怎麽去收服這些提拔的心腹,根據係統的提示,兌換的人物對張讓都是充滿百分之百的忠誠度,張讓不怕他們造反,張讓怕的是將來他們不好好工作。

  “唉——治大國如烹小鮮,何其難也!”

  這位朝廷實際的統治者悠悠長歎一聲,起身準備出行。

  突然,殿外走進一個老人。

  撐著竹杖,滿目瘡痍。

  張讓吃驚的看著劉伯溫,他好像一個月的時間,老了好多歲。

  “劉老先生,怎麽了?”

  張讓急忙走下台階,扶起奄奄一息的劉伯溫,後者嘴唇幹裂,想說話又說不出來話,良久,氣若遊絲,緊緊拉住張讓的手,道

  “主公,主公吩咐的事,臣做完了!”

  “知道,我知道,辛苦先生了,可是,先生怎麽變成了這副模樣?”

  張讓沒想到,讓劉伯溫去斬斷龍脈,會惹出這麽大的亂子。

  舉凡龍脈,都是天意授之,砍斷龍脈,乃逆天而行,劉伯溫怎麽不會受到反噬。

  “唉,主公,我不行了,以後逐鹿中原,不能隨從主公了。”

  劉伯溫似乎感覺到自己快要完了,是以從泗水縣馬不停蹄的趕回洛陽城,交代後事。

  “主公,申時行此人,雖有大才,可無膽略,將來或許可以助主公一臂之力,主公千萬小心在意。”

  “主公,臣這是遭受天譴,逆天而為,本就強求不得,主公以後好好保重!”

  “……”

  這些話,劉伯溫不知道在腦海中已經想了多少遍。

  張讓卻一句都聽不進去,衝殿外大叫

  “傳太醫,快傳太醫!”

  他太明白劉伯溫的能力了,也舍不得將這樣一個奇才扔掉。

  此刻,張讓不住的大叫大嚷

  “人呢,死了嗎,先生,你不會有事的,我們以後……”

  “我們以後還要一統天下,還要打過祁連山,北上貝加爾湖,越過太平洋,將整個世界匍匐在我們的腳下……”

  “不會的,不會的,我們還要……還要遠征蠻夷,發展科技,怎麽……”

  他口不擇言,將後世人才能聽懂的話都說了出來。

  “主公——”

  劉伯溫猛然拉住他的手。

  張讓隨即一怔。

  “主公,你將來會是個好皇帝,外族辱我華夏久矣,可是攘外必先安內,主公既有如此雄心壯誌,臣……也就放心了。”

  他的眼中,充滿了戀戀不舍的深情。

  “唉——”

  張讓悲歎一聲,道

  “早知道這是逆天的勾當,說什麽我也不會讓你去。”

  聽到這話,劉伯溫笑了,笑得很慈祥。

  他一生能遇到這樣一個明主,也算值得了,冷靜勸道

  “主公,臣……斬斷龍脈,從此以後,天下氣運,皆在主公手中,保重……保重了。”

  大漢,中平三年,張讓的初代國師,劉伯溫,卒於德陽殿中,享年五十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