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太子劉辨始上位
作者:權傾超野      更新:2021-03-27 23:35      字數:2223
  <b></b>“太子乃是國本,陛下應該早立太子,以安撫世道人心,如此,國家可穩。”

  “奴才是閹人,百年之後不過一把枯骨而已,所謀者,是想在有生之年為我大漢盡綿薄之力,並無他想。”

  “陛下,奴才此次出征,怕的就是國內不穩,耽誤陛下千秋大業,所以,奴才以為應該立太子儲君。”

  “……”

  在所有人驚奇的眼光中,張讓站在廟堂之上侃侃而談。

  這一次,靈帝劉宏沒有以前的那種無奈和憤怒,而是很認真的在聽張讓的話語。

  有點慌張的張讓害怕靈帝萬一盛怒之下直接斬了自己,百忙之中用讀心術窺探了一下他的內心

  (張讓所說,似有道理,隻是,朕喜歡劉協,不喜歡劉辨,現在劉協正在風口浪尖之上,朕就算想要立他為太子,恐怕朝堂之上沒有人願意服氣。)

  張讓微微一笑,早就想好了對策,對症下藥,淡淡道“陛下,事情已經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倘若立的太子沒有使得天下人信服,那就是將他放在爐火上燒烤啊。”

  一語驚醒夢中人。

  靈帝劉宏一拍大腿,暗道“對啊,倘若協兒當上了太子,沒有人願意輔佐他,這不就是害了他嘛。”

  他似乎還在遲疑,昏君的本質開始暴露出來,猶豫不決道“朕,阿父,太子今日,是非立不可嘛?”

  “奴才絕沒有逼宮的意思,奴才隻是想告訴陛下,天下亂矣,為天下計,為大漢計,為高祖四百年基業計,應當早立太子。”

  張讓斬釘截鐵的說出這一段話,語氣強硬,容不得有半點質疑。

  “好!”

  劉宏突然起身,環顧群臣。

  眼神變得堅毅無比,冷冷道“朕決意,立皇子劉辨為太子。群臣有不服者,可速上奏!”

  “陛下聖明,臣等不敢!”

  底下群臣見風使舵,自然而然地說出這句朝堂客套話。

  太監張讓嘴角不可察覺的一笑,起身跟在劉宏後麵,也是環顧群臣,不過,他用讀心術讀出了幾個股肱之臣的心思。

  大將軍何進(張常侍果然是講信用之人,說了讓劉辨繼位,就讓劉辨繼位,穩了,本將軍的後半輩子榮華富貴穩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張讓心中呸了一聲,和何進結盟不過是權宜之計,您還真以為老子怕了你。

  司徒王允(立吧立吧,我等苦口婆心,千方百計讓皇帝立太子,可他就是不聽,沒想到張讓一句話,陛下就答應立太子,果然,不殺張讓,國無寧日啊!)

  殺我?張讓心中道“司徒啊司徒,你要殺我,從甲子之亂到甲子再亂,兩次都得手了嘛,我不殺你,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好不好。”

  太傅袁隗(天下亂了,天下亂了……外戚成為大漢朝堂最有勢力的一支力量,恐怕世家大族,再也抬不起頭了。)

  豈止是世家大族,外戚也得死!

  張讓就像是一個發牌者,現在他正在一點一點將大漢朝堂的人陷入到自己的牌局裏麵,一旦到了收網的時候,就是大清洗,就是鋪天蓋地的殺戮。

  掐指算來,這個日子,快到了!

  為什麽要統兵出行,北上與匈奴作戰,不是因為張讓真的有憂國憂民之心,而是,他真的太需要軍權了,在亂世,誰的拳頭狠,誰就有說話的分量。

  這是一次機會。

  張讓心中的如意算盤早就打好了,借機橫發戰爭財,然後回宮突然發難,再不行,聯合匈奴南下,直接滅了大漢也不是不可以。

  回頭看向跪在自己身子下的這些大臣們,張讓心中充滿了厭惡。

  袁紹(皇帝愛立誰當太子就立誰當太子,反正又不是我兒子……)

  董卓(劉辨?劉辨好啊,張讓這廝終於要滾了,老子手裏有三十萬西涼軍,京師不是我的天下,還能是誰的天下。)

  丁原(陛下總算是立太子了,國家就要平定了,太好了,太好了……)

  孫堅(朝堂的水是越來越深刻,我啥也不想幹了,得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回江東去。)

  ……

  看著這些各懷心事的大臣們,張讓實在是氣不打一出來,國家已經到了馬上滅亡的時刻,你們竟然還有心思打算想自己的事,一點凝聚力都沒有。

  看來,將來他張讓要建立的王朝,必須把這些屍位素餐的人全部剔除出來。

  屠刀謔謔,殺的就是這些人!

  想到此處,張讓表麵不動聲色,對旁邊的劉宏提醒道“陛下,奴才覺得,應該召太子劉辨上殿,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確認一下了。”

  “阿父所言有理,是朕唐突了!”

  回過神來的劉宏如夢初醒,叫道“諸位愛卿都起來吧,宣,皇子劉辨上位。”

  執殿官立刻出廊,高聲叫道

  “宣,皇子劉辨上殿!”

  眾位文武百官齊刷刷站起,他們明白,皇帝這是鐵了心要立劉辨為太子了,現在不拍馬屁,更待何時。

  於是乎,一段段阿諛奉承的話語傳到了靈帝劉宏的耳朵裏

  “陛下聖明,臣以為古製立嫡不立長,皇子劉辨為陛下嫡子,以為儲君,是尊古順今之舉……”

  “陛下,臣以為,冊封太子之事,是本年第一國事,目的在於昭告天下四方,我大漢,依舊生機勃勃,後繼有人。”

  “不怕他蠻子,不怕他奸佞,陛下神文聖武,自然百毒不侵,諸邪避讓,又有太子劉辨聰明乖張,規矩肅然,實在是本朝第一幸事。”

  “……”

  這些阿諛的話語在張讓的耳朵裏翻來覆去,幾欲使他作嘔,可是傳到了靈帝劉宏的耳朵裏,反而讓他覺得無比受用。

  除了少許如司徒王允等老臣鐵青這臉一言不發,更多的朝堂新貴巴不得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朝堂嘈雜一片,幾如菜市場。

  正在眾臣七嘴八舌的議論時,執殿官一聲喊叫

  “皇子劉辨上殿。”

  眾人一齊向殿外望去,果然,一個十多歲的少年衣著華貴,目中無神,帶著一半害怕,一半興奮的緩緩上殿。

  張讓心中狂喜

  “這,才我將來的好傀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