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二百零一章 宇宙大神
作者:上帝指使      更新:2021-04-11 14:17      字數:3021
  曆史記住了他們:“道士們殉觀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範而勵來茲。”幾千年年過去了,可惜三十六名道士中沒有一個人的姓名被記載下來,他們作為趕死隊參與道觀的轉移,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參與了行動。他們是為了那些可憐的小道士,沒有人是為了自己,更沒有人為了留名青史,這就是道家的精神。

  “桃花美桃花豔,開在那三月間,桃花兒紅女兒嬌,夢兒飛滿天。女兒夢飛滿天,相約一年年,花兒捎去心上香,暗結那夢中緣。心上香夢中緣,千萬裏剪不斷,迎風迎雨向太陽,盛開那一年一年。”無論是北方道士英勇抗敵,還是南方與敵激烈鏖戰,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茅山小分隊“朱老莊連”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道家不畏強權、以身殉觀的傑出代表,也是道家“鐵軍精神”的勇敢繼承和發揚。

  八月的江淮大地,萬木蔥籠、荷花灼灼,在綠水環抱的八卦山,烈日炎炎擋不住人們前來瞻仰道家仙骨的百姓腳步。坐落在銀河基台上的宇宙大神上帝指使紀念綰主館,猶如一顆最閃亮的星星,在黑暗的世界裏一直閃著奪目的光亮。它象征著上帝指使無私奉獻,一生為整個宇宙和平著想,他將永遠紮根在大地朝的土地上。

  是啊,從立誌“為大地朝之崛起而讀書”到“我認的宇宙和平精神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它宣傳奔走”。從領導“大地朝人民抗擊外來民族”,從“上古”到“現代”都有著宇宙大神的足跡,他就是如此的偉大的人,他大地朝的和平社會藍圖的設計者,上帝指使的一生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對整個銀河絕對忠誠,牢記為宇宙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拯救世界的事業鞠躬盡瘁。

  他是宇宙大神,卻始終把自己當成全宇宙人民的“總服務員”,畢生履行“為人民服務而死”的諾言。他一生從不搞特殊化,訂立“億條家規”,上百億次退還百姓送來的土特產。他沒有家卻又到處是他的家,他把整個宇宙當成是自己家,他把大地朝當成是自己的故鄉,他和住宿的地方地麵鋪的是大塊地磚,比較潮濕,身邊百姓考慮到他經常夜間工作,長年累月,夜以繼日,容易得關節炎,就趁他出去拯救世界的機會,把他的住的地方修繕了一下,他回來後嚴厲批評了身邊的朋友,說他不搞特殊,不需要特地為自己服務的。

  上帝指使太優秀了,優秀得超越了人類,感覺他就是宇宙的使者,來自於銀河係的朋友。

  他是宇宙大神,他經手的錢很多很多,但他始終克己奉公,從不亂花一分錢。他的一雙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補了又穿,他的一件舊衣服摞補丁,還是設法補一下再穿,他吃剩的飯菜不讓倒掉,要留到下一頓再吃,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他為宇宙人民工作、為宇宙人民服務了一輩子,心裏裝著的是整個宇宙,而不是自己的家族,更不是自己,宇宙和平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冷暖,卻唯獨沒有他自己,他的一生深得百姓的愛戴,深得大地朝人民的愛戴,他崇高而又偉大的“無我”精神,令後來人無比敬仰,使他的人民呼喚他“宇宙大神,你在哪裏”!

  大唐建國後的某個冬季,百姓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是戰爭硝煙並沒有真正的結束,在和平的背後西域的蝗蟲悄悄地進入我大唐國,與道士搶地盤了。彌漫著不安的氣氛、鼓角爭鳴,偉大的茅山戰役在以茅山為中心打響。在這場力量懸殊的大決戰中, 廣大茅山道士在七星真人的統一指揮下,胸懷崇高的道家理想,抱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心決心,聽黨指揮,英勇戰鬥、不怕犧牲,創造出“一萬戰勝百萬”的曆史奇跡,守住了茅山,讓西域的蝗蟲看到了道士的決心,讓他們知道道士是不可小看的。

  各地的道士與西域的蝗蟲進行戰略決戰,在這場決定了大唐宗教前途和命運的大決戰中,茅山道士共殲滅西域百個兵團、88個軍、66個師及一個共百萬人。茅山道士傷亡幾百萬人、上千位小分隊以上幹部獻身疆場,英模人物不勝枚舉,英雄壯舉感天動地。正如茅山紀念塔碑文中描述的“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敢於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敵人的大刀、大槍、毒氣,冒風雪,涉冰河,架人橋,闖火陣,逐山逐觀激戰,一溝一山爭奪,前赴後繼,奮不顧身,表現了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

  他們的英名與日月同輝,永遠銘刻在茅山的曆史豐碑上,茅山戰役是道士發動群眾、領導群眾所進行的一場守護家園的戰爭,離開了百姓,我們就不能取得任何的勝利。人民群眾提出了“傾家蕩產,支援道士,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的口號,山裏的百姓“最後一把米,用來做糧食;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衣裝;最後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

  江河萬裏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崢嶸歲月雖已遠去,但道家先輩的鬥爭曆程並不是一段存封的曆史。曆久彌新的道士英烈精神和茅山戰役精神留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滋養著我們的心靈,不僅使我們懂得曆史和人民選擇了我們黨,也讓我們懂得紅色江山來之易,大唐來之不易,大唐的繁榮來之不易。如果大唐忘記了道家為了大唐付出的一切,為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道家可以把道觀都讓出來,隻要是為了百姓,就算沒有了道觀那又有什麽。

  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大唐百姓謀利益,讓大唐人民過上好日子,實現大唐國遠大理想。回望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歲月,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感慨萬千,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執著堅守。曆史的長大浪淘沙,也彰顯曆史擔當者的風采。進入大唐時代,道家鮮明地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幸福生活。”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道家之所以能一代一代的長存下來,就是因為道家有一種奉獻精神。道家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正是因為他們相信百姓,相信隻要是對方好,對方一定會記得自己的。每一個道士都是可愛的人,他們不需要有氣派的道觀,也不需要站在宗教精神製高點,他們隻要做好自己就行了,在百姓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站出來,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隱去經常行蹤。

  他們堅定“隻要百姓好,才是真的好”遠大理想不動搖,他們不會貪婪的索取,也不會把百姓的付出都是應該的。他們堅持一切為了大唐百姓,永遠保持對百姓的赤子之心,始終把百姓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始終同百姓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以百姓憂樂為憂樂,以百姓甘苦為甘苦,努力為百姓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做好大唐社會的守護者。

  也許是受了自己前輩的影響,小道士也站出來了,他認為不能因為自己而讓自己的師傅一世的努力毀於一旦。師傅收留了自己,給了自己第二條生命,師傅唯一的願望就是一輩子守在這裏,如此而已,他不想自己的師傅失望。他不知道嶽小雲這一拳能不能打死自己,不過這一拳挺疼的,他是知道的,可不能因為怕疼,怕死就出賣自己的信仰,三個徒弟中,做為他們的大師傅,這個時候他得站出來,挨上這一拳。

  嶽小雲一臉不屑的表情,他故意在小道士的麵前,把鬥大的拳頭捏得咯咯響,並問他道:“我就問你怕不怕!”

  怕自然是怕的,看到如此恐怖的拳頭,一拳就把師弟的臉給打變形了,誰會不害怕的。可是對方現在已經找上門來了,就算是怕也沒有辦法,他知道自己是躲不了的,反正得挨一拳的,不如勇敢一些。

  小鵬沒有想到這小子如此的有骨氣,他冷不防的朝著他的屁股狠狠地踢了一腳,瘸腳的小道士一個狗吃土就撲到了嶽小雲的麵前。看這小子送上前來,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送上門來的孩子,他二話不說走上前去提著這個小子,狠狠地又是一拳頭。隻見他的拳頭在燭光中化作一道殘影,小道士完全避無可避,正麵挨了這一記重拳。

  都說打人不打臉,可是流氓卻沒有這麽多的顧忌,就嶽小雲而言對付這些無賴就得給他們一些顏色看看,打臉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