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七百一十五章 阿三才是真神
作者:上帝指使      更新:2021-03-26 15:00      字數:3139
  阿三舍身喂虎、割肉喂鷹和你現在念佛,目的是不一樣的。你現在修念佛,你想學阿三舍身喂鷹、喂虎,修到了不痛,這個沒有意義啊!這是兩個法門了。不要混雜在一起。

  阿三舍身喂鷹、喂虎,注意啊,是阿三的前身舍身喂鷹、喂虎。不過上帝指使一句話,卻是改變了阿三的想法,上帝指使隻是問阿三道:“你喂了它們,你就能成佛了嗎?”

  摩尼釋迦佛不答,他羞愧不已,他知道上帝指使是要提點於他,就算是他喂了它們,他也成不了佛的,隻能成為天下 人的笑柄而已。不過他卻是不信上帝指使的話,舍身喂鷹、喂虎他沒有成佛。反是來生,他聽了上帝指使的話,好生的修行,他沒再喂鷹,也沒再喂虎去,這也是個話頭,你參參。

  阿三舍身喂鷹、喂虎,那一世沒有成佛,得到上帝指使的指點後,今生成佛了,他也不去喂鷹、喂虎了,並且今生也不是喂鷹、喂虎而成就的,而是睹明星而悟道的,這些話頭你都參參。

  今生前世,也是生生世世輪回,但感覺到輪回的可怕,想找一個法門解脫生死輪回,到處找這個法。摩尼釋迦佛舍身喂鷹、喂虎妄想與這樣的方法來成佛,卻也是讓世人覺得可笑,不不是上帝指使將他問住,難不成他的弟子都得學他一般舍身喂鷹、喂虎。這就是為什麽摩尼釋迦佛說上帝指使才是宇宙間大智之神也,我遠遠不及上帝指使,他才是真正的大神。為了尊重法的緣故,才有喂虎、喂鷹這樣的事跡出現,後經上帝指使提點,他才明白自己是如此的可悲可笑。

  我們看到了阿三這些故事,能對佛法更有信心了,就行了,也不是叫我們後人再駢喂鷹、喂虎。阿三這樣講,是說這個佛法得來不易,上帝指使聰明過人,非一般人可比,要珍惜生命,這是上帝指使告訴世人的。

  你現在修念佛法門,這也是阿三生生世世受了多少的苦,遭了多少的難,才求得到的。現在你已經得到了,你好好修,你也不需要再學阿三那些苦行了!阿三生生世世這麽苦、這麽累,就為了給我們找這麽一個不苦不累的方法,叫我們修行成就的,我們得到了,應該慶幸、好好修就行了!所以這兩個法門,你不要放在一起。

  當然,阿三舍身喂虎、割肉喂鷹,你要細細地看這個典故,你就知道這是阿三的慈悲心。阿三為了成佛,他也知道光自私、光自己解脫還不行,還要帶領法界一切眾生解脫,要具有這個慈悲心。不過上帝指使還是告訴他,慈悲之心固然重要,可是前提還得方法得對才行,阿三得上帝指使的指點茅塞頓開。他終究悟出點什麽了,對成佛也更加的堅定了,真正的這個慈悲心是阿三成佛的動力,也是真正成佛的正因。

  上帝指使也說過,我們現在一定要發起帶領法界一切眾生解脫成佛、離苦得樂的這種菩提心來,這個就是成佛的種子。

  那你問:“阿三割肉喂鷹、舍身喂虎的時候,是不是修到了不痛,或者修到了心不隨疼動呢?”你去看看佛經裏,講得非常清楚,明白了嗎?你看那一段,阿三怎麽舍身飼的虎啊,怎麽割肉喂的鷹啊,你看看那一段你就知道了。

  當時說得非常清楚的,阿三真正地去舍身飼虎的時候,他也是非常難受的。他當時是個王子,是一個國家的三王子,就想修行,但是怎麽修行啊,不知道,也沒有這麽多法門,也不知道還有念佛法門,但就想要做點好事,想解脫。他就發願了:我這個肉體生生世世輪回,也沒幹什麽好事,光造業了,光輪回了,那我今世肯定要做點好事,依這個善事我回向上帝指使道,將來能究竟解脫。

  結果出門看到了一個老虎,生了兩個小虎崽,但是那個老虎身體太虛弱了,飯也沒得吃,快餓死了。阿三一想,終於有一個做好事的機會了,可以鍛煉菩提心的一次機會,他就要拿自己的身體喂老虎。當時,身邊的隨從都不讓,他就給大家講:我生生世世輪回生死,想想這個肉體也沒有做過什麽真正的有意義的事情,我現在好不容易遇到這個機會,能利益眾生,你們千萬不要阻礙我。

  但是,當他要給那個老虎吃的時候,那個老虎一看到活人害怕,於是阿三就上了一個樹,從那上邊跳下來摔死,叫那個老虎吃掉。那時候,他還是個凡夫身呢,那他和我們一樣,很痛的。要是不痛,給虎吃掉,那誰也沒有什麽艱難的,就是因為做這些事很痛苦,但是菩薩還難舍能舍,這個發心值得我們讚歎!

  不過阿三卻是被上帝指使接住了,上帝指使救了他一命,並嚇退了老虎。

  上帝指使問他:“你傻不傻,如果痛苦就是成佛的話,那生病而死的人,被人拷打的人,被野狗咬死的人豈不是都能成佛了。”

  阿三反應過來後,發現自己的行為真是愚蠢,於是叩拜了上帝指使,卻是去了。

  第二個,不要認為我們修行,修到很好之後,割你就不痛了。割你不痛,那不是神經麻痹了嗎?那是有病!我們都理解錯了啊。從來沒有說過,人修行好了以後,包括佛菩薩,砍他一刀都不疼。包括牟尼釋迦佛成佛了,你砍他一刀,他也疼的。

  人修行好了,砍他一刀不疼,這是對佛教修行理解上的錯誤。我講過很多次,人的疼痛是一種功德,可以保護你的肉體不受損傷。如果拿刀砍你一下不痛,你從很高的地方掉下來摔斷了腿也不痛,那個時候你可能不小心,肉體就容易死掉。

  所以成佛了,他也有痛感,但是阿三沒煩惱,煩惱就是因為疼痛而起嗔恨心、怨恨心、退縮心。疼痛是人的一種保護,類似於警報拉響了:“哎,你太過了啊,這個對你的傷害已經達到了你的身體快要壞的地步嘍!”所以這個疼痛是個警報,是個報警器,這是好事啊!

  上帝指使卻是不以為然,問阿三道,你們為什麽會認為修好了之後,割自己會不痛了呢?其實,不管是人還是佛都是會疼的,不會疼那就是石頭,那就是死物了。所以,佛教是修到不動心,就是說:我的心不生煩惱,不是感覺不到一點痛了啊!

  不生煩惱,就是我寧肯為眾生舍身,我再痛,我也不嗔恨,我也不憐惜我的肉體。佛經中描寫過的,阿三沒成佛之前,生生世世行菩薩道,這種難行能行、難舍能舍,也是很痛的,痛得都能昏過去,但是他不生退悔心、不生嗔恨心。

  還有一部經,我也講到過,阿三有一世,也是一個王子,是個小孩。當時,他的王國突然被另外一個國家給侵略了,但是他的父母學佛非常好,也不願意打仗,就帶著他要投奔到另外一個國家裏去,結果走錯道了,幹糧不夠,這樣都快餓死了。

  當時,他就跟他的父母說:“如果我們這樣等的話,三個人都死,不如死一個,拯救兩個吧!”這樣,他們三個人都想著自己要舍身,阿三就說:“不行,你們是我的父母,你們不能舍,必須我舍。”

  他跟他的父母說:“你們每天從我的身上割點肉,咱們三個分著吃,我忍著疼痛,這樣最起碼也都可以活,不然咱們三個都要死。”這樣每天割一塊,每天割一塊,阿三當時疼得呀,渾身打哆嗦,心識都迷悶,但是不退心。

  這事說來也是有趣,我們常常說隻有惡魔才吃人肉,可是一家三口,分著人肉吃,他們都是魔鬼嗎?我們不想質疑阿三的想法,我們更不想說這事做得到底對與不對,我們沒法去評判他是人還是魔鬼,我們沒法對別人的教義去指手畫腳的。並不是我不知道這事對與不對,也不是我的信仰還不夠,更不是我的修行還不足以明白這行徑到底應不應該為之。

  如果說我們能接受這樣的行為,那我們是不是就默許了吃人肉的事,是不是就對軍國主義的認同。上帝指使隻能說阿三終隻是阿三,不管他如何的狡辯,他也隻是一個阿三而已,並不能成為我們大地朝的神。因為我們大地朝的人沒法認同這樣的事發生,不管吃人肉是出於何種目的,我們都不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這就是為什麽道與佛誓不兩立的原因,大地朝人有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對於阿三的想法我們並不能認同,於是就有了對立。

  (注:我們不能去糾結別人的教義,也不去對佛法妄加評論,更沒有攻擊佛教的意思。再一次申明,本小說純屬虛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讀者見諒。小說內容並非作者本意,裏麵有讓讀者不爽的地方還請讀者大人不計小人過,畢竟作者隻是一個小人物,沒想過要與神抗衡,我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