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林氏一族
作者:上帝指使      更新:2021-03-26 14:56      字數:3152
  卻不知,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麽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想要成為一個好的官員,隻要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隻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當然,道家主張自我修行,不為官,自然不會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可是他們卻是例行為人民服務最好的人。隻記得僧的修行,隻是四處化緣,感化世人,傳播神的種子;隻有道家,憑著自己的本事,行遊四方,造福四方。這隻是我個人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也隻是作者個人的思想覺悟不夠,理解不夠深刻。我也不是說官員就不好了,就沒有好官了,當時的官員也有單純,隻想著報效祖國的人。

  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是些書生,都是些不得誌的,天下間不得誌的人何其多,他們空有滿腔的理想與抱負,可是卻沒有自己施展的舞台。有的人以為這樣的人能力不足,還不夠格,可是我想問的是,這個世界上誰又是能力強,誰又是夠格的人?人心誰又能說得準,也不隻是我一個人而已,

  而道士們卻是不同,他們並不去理解這句話,也不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指導思想,而是發自內心的去認同它,去實踐它,而以此為行動準繩的人自然是比任何出於別的目的,或者隻是為了工作而來的官員要強上許多。村長的用意很清楚,就是想要問道長他是怎麽看的人,想來有求於人的時候,人都應該是很客氣的吧。

  雖然道長並不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修仙之人,他有何不同,隻有在百姓的眼裏他們的地位卻是不凡,不僅因為他們有著為人民著想的思想,更是對他們的能力的認可,比那些隻為了斂財升官的人要強上很多。

  當一切緩緩地歸於寂靜後,道長故弄玄虛的指了指天空,然後問村長說:你看這天空。

  村長無語,又讓自己看天空,也不知道這天空有什麽好看的,村長隻能是很勉強的看了看天空,靜靜地凝視一了會天空。心想,天空啊,你有什麽好看的,為什麽他總讓我看你,難道說天空上有別的東西,是自己沒有注意到的東西。想到這裏村長仔細的看著天空,想要找到那個隻有道長看到,而被自己忽略掉的天空裏不為人知的東西。

  隻是村長也是人,而且隻是一個普通人,任憑他怎麽看,天空還是那個天空,並沒有任何的不同,想要看到道長所指到底何意簡直就比登天還難。隻見紅日當空照,晚霞美如畫,一輪紅日灼烤著大地。近幾天,氣溫較高,但每天的傍晚都會出現美麗晚霞,金燦燦照亮半邊天空。村長也就隻能看見這個了,疑惑地問道:這天空並沒有什麽不妥啊!

  “錯,大錯特錯,這天象明顯有問題,難道你沒有看出來嗎?”

  百姓們自然是看不出來的,可是見村長如此的肯定,連忙點頭稱是“對、對、對,是有不妥!”

  村長看了看自己的一幫民眾,我都沒有看出來,你們卻是比我先看出來的,那你跟我說說,有何不妥。

  百姓你看我,我看你,卻沒有人能說出得出個所以然,他們自然也不知道有何不妥,隻是道長說不對,那便是不對了。

  道長故意是變了變自己的聲音,略顯低沉的說道:很是奇怪,這麽明顯的異象,難道你們看不出來嗎?

  村長又仔細地瞅了瞅,然後還是一陣搖頭,心裏暗罵,這看得出個屁啊,這天空跟平時沒有不一樣,就連一點黑雲也沒有,哪有一不妥。村長還是一臉的茫然。

  道長冷峻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不安,既然你們看不到,我說了你們也明白不了,那我就不說了。

  “怎麽不說了,你不說你怎麽知道我們明白不了,就算是我們真就明白不了,至少你也得讓我們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道長臉上是很為難的樣子,雖然他很想跟她們說,可是有些東西,不說也罷。道長歎了一口氣,特別感慨的說道:永興村、永興村,你們村子叫永興村,看來並沒有永興啊!

  村長沉思了一會,道長說得是,我村本叫永興,就是希望我們村子能長久興盛,可是....村長並沒有說下去,看來他確是有難言之隱,這才是把話是憋了去,沒有繼續說下去。

  道長很好奇,問道:不知道,你們村子是何姓氏?

  不等是村長回答,就有村民說起,我們此村乃是林氏,我們都是林氏的後人。

  這話卻也不假,我們是姓林,那便是林氏了,既然我們是林氏,說自己是林氏的後人那也沒錯。隻是村民這樣說,讓別人聽了卻會引起歧義,村民自是不覺得,可是有學識的人卻很在意。在大地朝封建的社會裏,大家是很講究出身的,出身好的人,別人自是會高看你一等,你要是出身不好的話,別人無論如何都不會高看你的。

  道長聽是林氏,當時就嚇了一跳,你們是林氏的後人,你們真的是林氏的後人嗎?

  見道長大驚小怪的,大家很是奇怪,心想這個道長真是個怪人,我們說是林氏,他便如此吃驚,還好我們沒說自己是皇親田戚,不然還不把她給嚇出好歹來,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說得大家都樂嗬嗬的。

  可是道長卻不以為然的樣子,心髒強烈地一跳,立馬是大吃一驚,說來奇怪,現在天下姓李的何止他們一個村子。

  話說回來在大唐林氏也算是一個大姓,對方聽說起林氏,表現得如此的吃驚,村長當然會覺得奇怪。

  說起這林氏來,那就可不一般了,是一個很低調的姓氏,且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姓氏,乃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幹之後。比幹原是商朝王室成員,在商紂王時擔任少師之職,以忠正敢言知名。紂王昏庸無道,他多次進言匡諫,後來因此獲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陳氏為躲避官兵追殺,逃難於長林石室,生子名堅,因生於林被周武王賜以林為姓,史稱林堅,被林姓人尊為受姓始祖。

  除上述一支外,林氏還有其他來源。相傳東周時,周平王有庶子名開,字林。子孫以他的字為姓,姓林。後來,他又生子英,英生茂、慶等。因周平王建都洛陽,這支林姓也起源於今洛陽所在的南郡,譜書也因此稱他們為河南林姓。另外,北魏時,鮮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運動中也改姓林,並注籍為河南洛陽人。以上三支林姓是當今林姓的主要血統。

  道長期待著他接下來可以給自己揭開謎底,不管是哪一支血統,他們和先人都是為我們大地朝做出貢獻的一幫人。就算是現在落難了,那也不能抹殺他們的祖先對我們大地朝的萬裏河山做出的貢獻。道長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知道他們的來曆不凡,立馬變得恭恭敬敬地問道:我看你們村子可不一般,也是一方的寶地,不僅地處要道,而且村子靈氣環繞,就我們這些道士看來,可是一塊極佳的風光寶地。

  道長雖是這麽說,可是村民卻是不以為然,大家開始質疑起道長的本事起來,畢竟道長所說的與村民的認為卻不相符。村民道:這裏哪裏是什麽風水寶地,我們世代在此居住,從來沒有感受到道長你所說此地風光好處。反是我們這裏最近幾年年年愛災,可是把村民給害苦了,大部分的村民雖然嘴裏不說,可是心裏都盤算著遷居別他處。如果真如道長所說這裏是風水的寶地,村民怎麽可能過得如此的不濟,大家也不至於生活得如此的辛苦了。

  村民原本也沒有這麽多的怨言,現在是太平盛世,大家的日子都越過越好,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看得到希望的。隻是這些村民因為生活一時的不如意,才會生出如此多的不滿,才會如此的質疑道長的話,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道長是出家人,當然不會與她們計較,可是道長卻是不會看錯,這裏真是一塊風水寶地,想來他們的祖先就是看中了此的風水,才會安居於此。

  道長道:如要解釋那就說來話長了,如果你們要是信得過在下,我們還得從你們的身份說起,不知道你們林氏的哪一支血統。

  村長聽了剛才道長的話,沒有想到一個雲遊的道長對他們林氏卻有如此的了解,如果對方不是一個世外之人的話,村長估計會把他當成是細作抓起來。隻是想想也覺得可笑,現在村長沒落到如此的地步,所謂的林氏早就名存實亡了,要不是村民抱著鄉土之情,死守著自己的這家園不肯離去。想來村民對此地卻是很有感情的,如果不是因為還存此情義,估計這裏的人早就各自另覓新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