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二百二十七章 拋酒瓶也是一門藝術
作者:上帝指使      更新:2021-03-26 14:55      字數:3098
  即便是在酒吧這種地方,對調酒感興趣的人也並不多,不過喜歡看雜技的人卻很多。趙蔚尋思著,如果不能在調酒上取得突破,就隻能在花式調酒上做出改進了,隻要能吸引客人,耍點小手段也是必要的。可惜國人隻識白酒,卻不知洋酒為何物,加上大家喝了太多的假酒,對洋酒的認識更是差到了不行。喝多了假酒的人,更是對洋酒沒有一點好感,你要問他們喝了這麽多的酒,有沒有喝出點文化來。

  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哪有喝出什麽文化來,隻喝出酒精肝來了。”

  “得了吧,洋酒哪有酒精的,你能不能別搞笑了。”

  “沒有酒精那還有叫酒嗎?好吧,說是有酒精那也是太看得起這假洋酒了,隻能說是裏麵有乙醇吧。”

  “別說了,想想我就想吐,這假洋酒真不是好喝的,喝了直叫人想吐來著。”

  由於雞尾酒進入大地朝較晚,還沒有形成一種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文化,所以真正關注或是懂得雞尾酒的人很少。當然,現在的酒吧裏也不乏有用假酒以次充好,又假充真,隻為了賺錢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的人。他們不僅是敗壞了雞尾酒的名聲,更是讓國人對假的雞尾酒是深惡痛絕,其實酒吧裏的酒賣的本是不便宜,可是為什麽這些酒吧商人非要用假酒來禍害人呢?

  有的時候真不知道他們為什麽要自己砸自己的招牌,真不知道是商人急功近利,還是商人們眼光短淺。不過卻也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貪,太貪的話是不會有好的結果的。許多人在點雞尾酒時根本就不問名字,隻是看了酒單上覺得好看的,以為便是好喝的,大部分的人把雞尾酒理解成為一種飲料,而不是把他當成酒看。自己客人選的也是好看的,她們一般說給我來一杯好喝的,或者好看的,很少會有人說給自己一杯好喝的。當然,說成是好喝的也並不恰當,畢竟雞尾酒是酒,也不能歸為好喝的一類。

  說起來每一個人需求不同,想要的東西也就不同,得到的自然也就不同,不管大家來到酒吧裏想要是什麽。前提是大家都先得對雞尾酒先得有認識才行,首先最為重要的認識就是雞尾酒是酒,不是飲料。大家來這裏是為了喝酒來了,而不是為了喝飲料,如果來的人都沒法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怪不得酒吧老板坑他們了。而很多人點雞尾酒也隻是為了在別人麵前顯擺身份,畢竟雞尾酒的價格普遍比啤酒更貴。

  就像是大地朝的人都喜歡喝紅酒,也不就是因為紅酒比啤酒貴,喝紅酒被稱為是有品味的事,可是喝啤酒卻是被看成是沒品的事。不就是因為兩者的價值不同,大家以此來區別各自的不同檔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與人之間總是想要分出一個檔次來,而金錢便是所謂分開人與人之間身份不同的最好的尺子了。現在的人把奢侈的的生活、高貴的生活、享受的生活當成是自己生活的目標,更是以為這便是人類的終極追求。

  卻不知道金錢是不能區分一個人檔次的高低的,一個人再有錢,可是精神卻是空洞的,這樣的人是不可能被人尊敬的。相反,一個人若是沒有錢,可是他的精神卻是博遠高深的,這樣的人卻是值得我們去尊敬的。但即便點了雞尾酒他們也懶得聽你嘮叨那些關於雞尾酒的故事,國人沒有喝雞尾酒的氛圍,更沒有人懂得品味,大家不過隻是圖了一種新鮮感而已。

  也不是說不是誰都不懂酒,也有懂的人,可是在大地朝也喝不到真正的雞尾酒,想要喝真正的酒還得去酒色閣這樣的大酒閣才行。在外麵是酒不到真正的雞尾酒的,一個真正的酒師得花大量的財力物力來培養,不是隨隨便便培養一兩年就能學明白的。畢竟,這是一種文化,一種文化需要上千年的文明發展,才可以把文化是滲透到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去。

  而大地朝的酒,絕大多數是以糧食釀造的,跟國外的葡萄酒,果子酒有著配製的區別。酒緊緊依附於農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糧食生產的豐歉是酒業興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統治者根據糧食的收成情況,通過發布酒禁或開禁,來調節酒的生產,從而確保民食。對於雞尾酒目前所麵臨的困境,每一位真正的調酒師都有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當然調酒師始終隻是一類人,也就是一個小團體。

  他們沒法改變社會的現狀,雞尾酒文化要在大地朝生根發芽,在這樣一個唯利是圖的社會裏基本就是不可能的。這不僅是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可以說現在還在起步的階段,需要花費巨大的力氣才行。在大地朝的市場裏充斥著不計其數的假洋酒,如果這個利益鏈條不被斬斷的話,酒吧的老板們還是靠著坑蒙拐騙來賺錢,監管者不作為的話,雞尾酒永遠也不可能在我們大地朝興盛起來。

  雖然,我們都有抵製洋貨的心,可是我們卻用賣洋貨來證明我們的大地朝心的話,我們真的就能摸著我們的良心說而我們這些調酒師最大的使命,就是向身邊的人不斷普及雞尾酒知識”。為了讓身邊更多的人喜歡上雞尾酒文化,隻有靠全國各大酒閣的宣傳,不斷把自己的所學表演給那些慕名而來的酒客們。

  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調酒行業裏的博大精深,讓每一個人親有所感,將調酒過程立體的呈現在客人的眼裏,更讓人知道不同的雞尾酒所代表的不同的意義。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行,趙蔚隻是希望酒吧裏的調酒師,能有基本的職業道德,不求他們有很高的技藝,隻是希望他們能抵製假貨,不賣假貨就行。

  在社會上不乏有天分的調酒師,有些能吃苦的人,在得到調酒師的指點並在勤加練習之後已經可以獨當一麵;而有些人卻因為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而選擇了徹底放棄;有的人更是可惡,會點調酒的花式動作,就以為自己是個調酒師了,就在酒裏摻假,做足了表麵的工夫。雞尾酒是做得挺漂亮的,可是內容卻是以劣充假。

  對此,趙蔚自然也沒有權利指責誰,批評誰,自己不能強求每一個對調酒感興趣的人都非得成為調酒師,都得有職業操手。很多的人隻是以此做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不是真正的喜歡調酒師這個行業,對於這樣的人趙蔚沒有什麽好說的。隻是希望大家不要把社會的風氣搞壞了,她更是希望通過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真正的雞尾酒,並喜歡上雞尾酒文化。為此他將會把自己對雞尾酒的熱愛和尊重融入到每一杯酒的調製過程中,用自己的熱忱感動每一個愛酒之人。

  為了讓別人留下好印象,我會把為顧客調製的每一杯酒既看作是我調製的第一杯酒,也看作是我調製的最後一杯酒,這樣我才會珍惜每一次為別人調酒的機會。不得不說,現在的趙蔚已經成了一個丟瓶子的高手,酒壺基本就在空中飛舞著,不斷的旋轉著,剛剛是落到了她的手裏。她立馬又把酒壺是拋到了空中,隻有加基酒的時候,瓶子會停留在手裏一會兒時間。

  大部分的時間裏,酒壺都是在空中飛舞著,李洋看後大聲叫好,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如詩如畫的調酒的過程。就如九天玄女下凡塵,壺起壺落壺滿天,酒飄香傳惹人妒。調酒空淩蔚蔚手,唇動心冥酒中情,這一切不要太美了。隻恨自己生來是個普通人,沒能見過如此的靈動的調酒技藝,如果不是李洋如此的執著的話,怕是也真是錯過了。

  果然,大家喜歡的東西自然是不會錯的,真是一般的話,大家也就不會慕名而來。想來就是因為她的技藝已經越過了當下大部分調酒師的水平,才會贏得了世人的喜歡。旦見紅色酒壺就像是一簇火焰般上下飛舞,怕是就我們國產電影的技術,也不能拍出如此好看的畫麵來。這場麵更是讓李洋激動不已,煞是好看。她果然是雜耍界裏的高手,當那簇火焰在她的手裏就像是活了一般,在空中不斷的變幻著模樣。

  李洋很是好奇這樣的場麵會持續多久?問侍女道。

  “直到把裏麵的酒調配成功為此,比如說長江7號,需要拋三十六次;黃河九曲,則需要拋八十一次;也就是說難度越大的酒,想要把各種味道融合到一起,越是困難,需要調配的過程也就越複雜。”

  “不是吧,有沒有這樣誇張的,這樣不斷的拋,手不會酸嗎?”

  “你說呢?你也可以拿一個瓶子裝滿了酒,然後你拋拋看,如果你的腕力足夠的話,你的手自己不會酸的。”

  “就算是手不會酸,難道就不擔心會失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