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章 跨越44
作者:上帝指使      更新:2021-03-26 14:43      字數:3130
  老王是害怕了,不敢寫下去了,因為他開始做嚴禁了,這不是一個好事。所以,老王是告訴乙說:“不要想這麽多了,我們來幹杯!”

  醫生:人還是這個人,問題還是那個問題,你還是你,我還是要問那個問題,你是怎麽證明自己沒有毛病的,並讓我相信你可以出去了?

  乙表示一個醫生總是問你一個問題“好點沒有啊?”“你最近感覺怎麽樣啊?”你說換作是你的話,你是什麽心情,你能不能好了。

  老王讓乙理解一下,不管他是問了你多少次這個問題,但是你要相信他是真的想要為了你好的話,那就你不會生氣了。

  乙告訴老王說,我也是很想要理解醫生的,隻是:自己也沒有特意地想要證明自己有沒有病,我隻是覺得最近有點怪,我是吃完了醫生給我的藥,我就總是會呆呆地。我就成了一個呆呆地人,大家都說我是變成了呆呆地乙了。我以前不呆的,但是吃了醫生我的藥後,我就成了呆呆地了。

  醫生是偷偷地笑了,那是真有覺得好笑,告訴乙:你吃了我的藥,要是你不是呆呆地話,那我的藥,你不就是白吃了。

  乙大怒起來,醫生你怎麽說人家是白癡,我不是白癡,我隻是精神有病,但是一定不是白癡。白癡和精神病區別很大的,所以兩者一定要分清楚,不能弄錯了。白癡是白癡,精神病是精神病,要是我連這點都傻傻分不清楚的話,那我就真的是醫生說的白癡了。

  醫生聽了有夠無語的, 誰說你是白癡了,隻是說你吃了藥會有這樣呆呆地情況而已,這就是讓是想靜靜地藥。你們不是說你們想要靜靜嗎?所以我就滿足你們了,讓你們你想靜靜了,你說醫生是不是好人啊?

  乙表示沒有看出來,醫生是好人,並感覺不出來醫生像個好人,乙是搖了搖頭,意思是不太像。

  醫生看見乙是搖頭,就不開心了,覺得自己一片好心,你居然看不出來也就算了,你還搖頭,你是幾個意思啊!醫生:這都是什麽人啊,怎麽連好話歹話都聽不出來,我隻是想要告訴他我的藥是正規廠家出的,這樣聽不懂來著,醫生就鬱悶了。

  乙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隻是覺得醫生的藥真的是怪怪的,吃了怎麽會讓人變得如此憂鬱啊!本來沒有這麽憂傷 的,現在變得憂傷起來了,這就是藥的錯吧,因為乙是正常人,所以不管是醫生給他吃什麽藥。乙都會有心理作用,對藥有一種排斥感,當然正常的人都會有的,就是怕自己沒有病的,吃了醫生的藥後反而是弄出病來了。如果是生病的人就不會這麽想,不管是吃什麽藥,大家都會覺得醫生是為了病情好,醫生肯定是對症下藥的,所以不會產生這樣的排斥感。這就是人心吧, 乙隻是把自己的感覺是說了出來,想要告訴醫生,不再讓藥來得太猛烈了。

  醫生當然不會這樣覺得,覺得自己的下的藥太猛了,讓本來正常的人變得呆呆的,這下了什麽藥一定是根據病人的病情來的。不是說醫生想要配什麽藥,就給病人吃什麽藥,這一點乙是錯怪自己了。醫生這樣告訴乙道:你要是對我有意見的話,你可以真說的,你要是不信任你的主治的醫生的話。我不管是給你吃什麽藥,隻要你是對醫生有什麽不滿意的話,那我是給你什麽你都不會認可的,覺得我是在害你。隻是,你是我的病人,我隻是想要讓你早點出院,你以為我願意不好在這裏住院啊?

  乙:不管醫生怎麽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吃的是什麽藥,這裏不像是外麵普通的醫院,都是護理人員親自配的藥。也就是醫生給你什麽藥,你就得吃什麽藥,這是這裏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乙計較這些了,別的病人都不會計較這些的,所以這也是正常人與病人的區別。

  醫生又不是傻子,誰吃藥的時候畏畏縮縮的,誰是痛快的吃藥的,誰會擔心藥的副作用,醫生是看得出來的。所以,經過我們醫生的觀察,覺得這三個人除了是吃藥的時候不怎麽配合,其它到是非常的配合。說明,這三個人還是多多少少有點隱情的,因為不會一個人是這樣,二個也是這樣,三個也是這樣...哇這句話就經典了,有不, 有沒有人看過?

  乙說,這話自己並沒有聽說過的,但是請不要以為我們怕吃藥,我們就沒有生病,你是知道的我們農村人每天都在努力地幹活。所以,自然身體比別人要好,乙想說的意思是,我們農村人身體好,不用吃藥也能好的。所以...能不能不吃藥隻是做一些物理治療治療,來治療我們的疾病。乙是笑了笑,告訴醫生說,這隻是我的不成熟的看法,我們隻是討論一下,當然你是醫生你說的算,我們隻是建議一下。你覺得我說的對,你就這麽辦,你覺得我說的隻是一個笑談的話,那那就當我沒有說過。這些都是可以談的,沒有什麽是不能說的,哈哈。

  醫生很明白乙的心情,一直以來人們主要是采用到醫院就診的治療方法,最常用的是采取藥物治療的辦法,用藥物控製病人的行為,使得精神病有好轉。但病人長期服藥,是會存在不良影響的,容易使得病人長期依賴藥物,使病情逐漸趨於慢性化,複發率高、致殘率高。醫生告訴乙:你就是想要讓自己的病情得到痊愈,而且不想要依賴於藥物,我知道你們農村人都害怕吃藥,並不是說你們懷疑藥有沒有效果,而是你們怕吃了藥有副作用。但是,你們真的不用這樣想,沒有這個必要的,不要想得太多。我們也不想要自己的病人常期依賴於藥物的,但是精神病患者如果不積極配合治療的話,很可能會出現精神衰退和人格改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與人和諧相處。難以完成對家庭和社會應擔負的責任。將是社會與家庭的負擔。而從醫學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精神病是不可被治愈的,隻能是藥物控製下的終生維持,因此精神病的治愈率是很低的。

  乙說: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我就是不想變成一個隻依賴藥物的患者,如果這樣的話那人生還有什麽意思啊!再說了,我們農村人啊有這麽多的錢來吃藥,我不想來之前我是有精神病,出去後我成了藥鬼,那一樣還不是有病,那我來不來還不是一回事。根本就沒有什麽改變,還是一樣的有病,而且病得是更嚴重了。

  醫生很明白乙的心情,現在我們的很多的病人都是依賴藥物來維持自己的病情,也沒有找到更行之有效的辦法。有些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屬,常常擔心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會導致成癮,使精神病患者無法停藥,從而造成終身服藥的後果。精神疾病患者堅持服藥會對藥物產生依賴嗎?

  首先,抗精神病藥物在通常的治療劑量下不會上癮。藥物依賴是指一個人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後,表現出一種強迫性地要連續或定期使用該藥的行為,服用後覺得全身舒坦,一旦停用就會非常難受,對藥物產生了依賴性。抗精神病藥物在通常的治療劑量下,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和意識,卻能有效地控製患者的精神運動,該類藥物不具有成癮性。

  其次,隻有鎮靜催眠藥長期使用會產生藥物依賴。精神科常用的藥物有五大類,包括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抗躁狂藥物、抗焦慮藥物和鎮靜催眠藥,其中隻有鎮靜催眠藥長期使用會產生藥物依賴。

  最後,服藥行為要根據醫生的指示進行,隻有完全的配合醫生的安排根據醫生的安排來進行,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來調整你的藥量的。雖然不能保證你在出院的時候就能夠完全的停藥,但是我們也不是沒有良心的醫生,會讓你吃藥上癮。這是沒有醫德的醫生的行為,作為一個有醫德的人,我怎麽能做這樣的事啊!為預防和延緩疾病複發,降低複發率,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維持期治療階段確實需要長期服藥,這種服藥行為是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需要而決定的,並不屬於“藥物依賴”的範疇。

  乙知道醫生是想要讓自己是配合他的治療,心想“怎麽會沒有副作用,事實就擺在眼前,身邊的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每天都沒有事做一樣。“精神病人的一天就從吃藥開始”就等著護理安排吃藥了,大家沒有吃藥的時候大家都覺得自己都缺少點什麽,當病人是吃了藥後病人覺得一下就好了,整個人就健康了很多。是藥就有三分毒,更何況這還是不是一般的藥,這是精神病人的藥,也是精神係統的藥。怎麽可能不傷神經啊,看著大家天天就是吃藥、睡覺、吃藥、睡覺的,感覺真的是很可怕的,好像是活死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