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舍得
作者:上帝指使      更新:2021-03-26 14:33      字數:2709
  刪掉的人可能曾經有過幾百頁暢談的聊天記錄,街上碰見了也不打招呼的人可能曾經也樂此不疲地整天膩在一起,背地裏把你罵得像狗的人可能曾經是你最好的朋友。

  身邊人總不斷更替,一段關係有時候斷得悄聲無息,有時候卻讓人措手不及。其實人都差不多新鮮感和熱情消失得很快,人生就是這樣總是有舍也有得。

  大多數人總是寄生於一種很病態的思維方式,其實說病態也不完全正確,畢竟在這樣一個少數服從多數的製度下,大眾的就是追求就是我們大家的追求,我們要符合大眾的品味。

  其實這個社會還是普通人居多的,大多數人還是處於高分高能和低分低能這個區域的,至於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看那些高分低能或者是低分高能的事跡,除了人性之外,還有就是這種人對於普通的我們有不同之處吧,我想大概還是這樣的事,這樣的人太少了吧,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加上那些無良的媒體大肆宣揚這些事以後,就讓大眾造成一種誤解:“覺得像我們這種宅男就是一種社會衍生的怪物”,這也就是這種病態思想的根源了。

  就像我在學生時代時,當班級裏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做了一些事(比如不讓那些學習差的學生抄作業,或者考試不讓他們抄試卷)讓那些學習差的人感覺不舒服時,然後又因緣巧合地那些學習好的人又幹了一些基本那個時代學生都會犯的錯誤時,那麽這個錯誤就會被他們放大。

  然後就會以“成績好的不懂社交,成績不會的卻很會社交”去諷刺嘲笑那些成績好的人。以此來宣泄自己的憤怒與不滿。他們會覺得那些學習好的人不會來事,情商低什麽的。

  其實說人家情商低,更多的是給自己智商低找一個心理平衡的借口,另外也可以說明一點,那些智商高的人基本情商也不低。更傻的是他們開始疏遠那些高分群體。這其實基本也就決定了你以後的發展與成就。

  因為縱觀曆史發展,在天朝那些成就很高的人基本都是屬於高分高能群體。如果你自己本身就不優秀,還不願意改變自己去和那些人交朋友,老是以個人為中心。

  那你基本可以想象的到你以後的人脈圈子是什麽樣的,在中國這樣一個靠關係生存的社會裏,如果你沒有幾個關係好的行業佼佼者,基本也不會有什麽成就。

  你就注定當一個宅男,注定你的人生就是會失敗。而成績好的同學,他們卻是稀缺資源,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隻要不是太好高騖遠,基本都能活得很在風光。

  隻有少數太好高騖遠的人才會被社會不容,但畢竟這是少數,因為畢竟掌握社會財富的還是成績好的這幫人,而不是少數成績不好,但是卻有有奇才鬼略的人。

  你壓根兒就不認識高級人脈資源,怎麽向上流社會發展,人確實生來平等,但是絕對分層次。

  你可以細數一下,我們周圍到底有多少人是處於低分高能的圈子的,包括那些被媒體曝光的那一類群人。

  其實被媒體曝光的基本都是屬於行業的大佬級人物,並且大多數是屬於高分高能的圈子,那些領導人就不用說了吧,想確認的話可以自己去網上搜,李彥紅、雷昀什麽的也可以去網上搜。

  可以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學習經曆。當然,很多人會說到馬哥,確實很傳奇。

  之前我也以為是**絲逆襲,但是,你可以去看看央視一個叫《商戰》的紀錄片,那些上世紀對馬哥的紀錄片資料。

  看看馬哥到底是什麽樣的人。當時馬哥還沒有成功,並且當時進行互聯網創業的人有很多,哥雲當時還是長發飄逸,但是為什麽中央台就給他做紀錄片?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時可以說是個連電視都是奢侈品的年代。你以為隨隨便便的人都能成功啊,你看看自己成功沒有就知道,像我們這種無足輕重的人,是永遠得不到重視的。

  所以大多數人看到的永遠都是表象,我們從媒體上了解到的更多的是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人,但是卻沒有注意到那些緊挨著金字塔頂端的那一些人。

  你隻看到了第一,卻對第二,第三視而不見,明明自己是倒數第一,其實倒數第二已經夠你學習的了,而且我一直沒有追上倒數第二,我連倒數第二都比不上。

  自然就更不用往更高處看了,我的想法是緊追倒數第二,目標是爭取倒數第三就行了,我也就不想倒數第三以上的事了,畢竟這是個以實力說話的社會啊。

  這也就是常說的眼高手低,說不好聽的,即使第一名把所有的方法訣竅都交給你,我也不行,因為我的層次還不夠。

  也就像武俠小說裏那樣,雖然大家師從同門,但是有的人就是武功很差,沒有天賦不說,還是偽靈根,資質更是差得要死,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廢材吧。

  外在的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個人的經濟實力,缺外在已經很可怕了,不僅是缺外在還缺內在,那像我們這樣的就無藥可救了。

  最正常的做法是:超越倒數第二成為倒數第二最後尋機會幹掉倒數第三這樣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去努力。

  這樣才是改變自己現狀的王道,因為倒數第二和你還是差不多的,所以自己努力一下還是可以超越的。

  很現實的是,就是你這樣去努力基本也是超越不了第一名的,因為有一個很實際的情況是:這個社會,第一名永遠不會停下來等倒數第一,而且拿慣了倒數第一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就算是後來能取得成就,但是前麵的人不可能等你啊!他們會取得更大的成就,第一名甚至不會去等第二名。

  **絲逆襲基本都是媒體人在講故事給**絲聽,除非社會有一個大的趨勢轉變,**絲才會有機會逆襲。

  就好比古代王朝的覆滅,那真的是大勢所趨,其實跟是誰去推翻它關係不大,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大的機會基本不存在,但是小機會還是有的,就看你怎麽把握了,互聯網雖然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但是,如果你堅持去做了,至少會改變你當前的生活困窘,讓自己慢慢成熟進步起來。

  做不了第一,這樣下去至少也能擺脫倒數第三的局麵,也是不錯的,這其實就已經很不錯了,已經可以暗暗竊喜了。

  寫這些東西不是為了要打擊誰,而是想警醒我自己,更多是想現在的自己不要被困難打敗,要敢於拚搏。

  在大學多學習一些是絕對對你有好處的,現在你還不知道有什麽用。

  當你走入社會了,別人跟你談外國的曆史、外國的時政時你就會感覺這些是多麽有用了,不是你學的東西沒有,是因為你還沒有用,你還不會用罷了。

  其實,更多的人是還沒有學習。當然創業也是一種趨勢,是人往更高目標發展的必經過程,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種應對策略,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逆襲的機會。

  對於我們這種不思進取的人,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掙錢,好好花錢,不生氣,不失眠,既然活著就好好活著,每分鍾都為自己活著,能做到這樣就不錯了,要想取得成績也不不再去想他了,努力的做好每一天,讓自己的人生不再有更多的悔恨。

  至於該怎樣具體去理解逆襲的機會這個事,怎樣去把握這個事,還是得我們自己,而不是指望別人幫你,因為能幫你的隻有你自已,再也沒有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