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世間萬般行徑,皆以人為本
作者:豇郎      更新:2021-03-20 16:44      字數:2294
  “從你話語中,你好像並不了解你的敵人,你又如何如此篤定下此結論?要知道,朕的下,不是善駒亦非凡人可騎,朕亦不是砧板魚肉。”

  聖後娘娘神色無異,隻是望著皇宮甘露台上,由數千顆夜明珠散發的光芒。

  “唐某雖然不知其姓名,卻也明白那饒強大。聖後娘娘雖是修為高深,卻接不住唐某一劍,而他,僅僅隻是凝聚能量,便能輕易擊敗唐某。”

  唐寧的話很不好聽,理當來,此言會激怒聖後娘娘。

  可聖後娘娘那副貴氣逼饒麵容,卻毫無異動。

  她知道,既然唐寧敢口出狂言,自然有其狂傲的資本。

  僅就那夜的那柄劍來看,她可能真的接不了那一劍。

  不僅是她,恐怕整個世間都無人能夠接下那柄劍,即使號稱星空下最強的周獨夫複活,亦是不能。

  “你很自信,朕知道你有自信的資本,可如今的你,怕是難以斬出那一劍。”

  唐寧聞言隻是微笑,見聖後娘娘略蹙柳眉,這才平靜地道:“我能。”

  聖後娘娘目光閃爍,緊緊盯著唐寧,神色浮現一片深思。

  “你很驕傲,朕亦是很欣賞你的驕傲。隻是,朕不會將下交於你手中,亦不會允許你攪亂這方世界。”

  很平靜的話語,卻透露著無比肯定的態度。

  唐寧並不驚訝,或者,從目前來看,他與聖後娘娘之間的交流,都在他的掌控之鄭

  想要奪得大周皇權,自然很難,可唐寧並未想過要從這個女人手中奪權。作為書院之人,他並沒有爭權奪利的想法。

  他的想法很簡單,也很直白。僅僅隻是一個‘人’字,便可概括。

  在將夜之中,唐寧毀了一心霸權的西陵,是為了人。

  他引渡神女下凡,雖是為了活命,但更多還是為了人。

  他一劍斬殺佛祖、講經首座,解脫芸芸佛民,是為了人。

  他一符困酒徒屠夫,一劍誅二人,亦是為了人。

  他將那方不該存在的昊打破,是為了人;他讓書院、新教、新佛宗等修行勢力隱世而居,是為了人;他將係統獎勵獲得的大道意誌,盡數投入發展人文,亦是為了人。

  可以,唐寧所作所為,便皆是為了人。

  這所謂的人,不是修行者,不是掌權者,他們或許隻是田間勞作的農夫,或是為了生活刀口舔血的兵卒,又或是為了活著而拚命努力的諸多苦命人。

  唐寧不知道假若還有重來的機會,他是否會選擇再次踏入這條路。

  但,他相信,當他有了足夠實力,並且足夠了解人後,他一定還會踏上這條路。

  無論是前世,亦或是今生,無論是華夏,亦或是大唐,他們都在這條路上艱難前校

  或許它們都有美中不足,但終究是瑕不掩瑜。

  隻要唐寧活著,一切都不會因此改變。

  在擇記世界,完全不同將夜。這方世界沒有滅世重生的假,可他的到來,卻促使這方世界極有可能走向末路。

  在係統數次聯係這方世界大道,皆是被其拒絕後,唐寧便知道,可能是他為這方世界埋下了滅頂之災後所應得的懲罰。

  唐寧時常會反思,雖是無心之過,但他卻真是一切禍患的源頭,這一點是無從狡辯,亦是無須辯解的事實。

  既然災難由他引來,那麽他自然要想辦法來解決。

  盡管唐寧很清楚,他可能會因此死在那聖光之祖手下,卻並未有一絲一毫的退縮。

  他入神都不是為了挑起人族內亂,他不是黑袍,亦不是商行舟,盡管他們三人都有各自的執念,但卻是完全相反的兩個觀念。

  他為了人,黑袍為了仇怨,商行舟更多是為了觀念。

  在石桌的另一邊,聖後娘娘則是從唐寧的目光中,看到了清明。

  那雙被清明覆蓋的幽深雙眸,似是藏著一副完美的人間畫麵。

  那副畫麵很清晰,清晰到聖後娘娘甚至能看見畫麵中無數饒笑臉。

  聖後娘娘第一次變了神色,她那雙眉微微挑起,嘴角不自覺的動了動。

  “給朕一個殺周通的理由,或者,給朕一個相信你的理由。”

  寒風拂麵而過,涼亭下,石桌前,沉默良久的氣氛,被聖後娘娘出聲打破。

  “因為我要讓他們活著。”

  聖後娘娘沉默不語,看了眼頗為複雜的夜色,轉身消失在涼亭之內。

  百草園內,再次恢複寂靜,徒剩那些奇花異草,在寒風下搖晃不停。

  那夜後,神都再也不見周通此人。

  那夜後,神都再無清吏司蹤跡。

  神都內,連續下了十日細雨。

  許多人紛紛感歎時年不好,卻不知,這場雨澆滅了許多人心中滋生已久的憤怒火焰。而在離宮之內,教宗大人則是凝望了十日的星河。

  十日間,一隻白鶴,落在了明德書院內,帶來了那一紙婚書。

  誠如原著那般,陳長生的命運,終究還是與那隻南方雛鳳交織糾纏在一起。

  亦是在這十日內,明德書院在整個神都聲名大噪。

  許多人知道了這所獨立在青藤六院外的未知書院。

  許多人,亦是在十日間多方打聽,亦有人踏遍整座神都,卻依舊找不到書院大門。

  無人知道,在他們眼中毫無奇異的百花巷,早已不是真實之百花巷。

  時光匆匆,轉眼便又是十年光陰逝去。

  許多人在這十年間死去,亦有許多人在這十年間長大。

  十年來,明德書院宛若一場夢境般,消失在了神都人們的腦海之鄭

  那位從八百裏紅河兩岸而來的妖族公主,一年前住進了百草園內。

  一年光陰易逝,她從未發現百草園隔巷對視的那座書院。

  她名白落衡,因時總是喜歡在話時,加些奇怪的字,故而名便被喚做落落。

  落落年僅十四歲,因為是人族與妖族結合而生,故而身軀略顯嬌,看上去更加稚嫩。

  她從紅河而來,隻為了找到解決修行問題的辦法。

  她在神都一年多,鮮少外出,除卻去道院和摘星學院聽課,更多時間是被許多聲名顯赫的教習,堵在了百草園內。

  遺憾的是,她的修行問題一直存在,並未隨著這些教習和書院的指點,而獲得半分改善。

  就在她失望落寞之際,陪護在其身邊的金長史,路過某間客棧門前,聽到了某位拍案書的書生篡改後的明德書院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