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天下將寧始於唐
作者:豇郎      更新:2021-03-20 16:44      字數:3505
  大唐皇宮內,朝政殿上,唐皇李仲易看著手中奏折,很是氣憤的將那折子摔在大殿前的台階上。文師閣

  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連忙躬身行禮輕呼道“陛下息怒。”

  唐皇站起身,那病態般的蒼白麵容,隨著幾聲劇烈的咳嗽,而變得紅潤。

  “息怒?你們幹出這種事情,居然膽敢讓朕息怒?”

  親王李沛言上前,將那奏折展開,匆匆掃了眼後,頓時不再作聲。

  “知道這封折子是誰送來的嗎?”

  “是清河郡郡守柳枝尉,柳枝尉上書聲稱書院弟子數日前,曾去清河郡崔家大鬧。而且帶頭之人,竟然是四師弟唐寧!這簡直是荒謬至極!”

  “試問天下誰人不知,四師弟於日前登天之事?這柳枝尉膽大妄為,膽敢在此時汙蔑書院,簡直是罪無可赦。你們之中,究竟還有哪些人想要打壓書院?”

  唐皇憤怒的聲音,震徹全場。

  大臣們紛紛低頭不語,對於舉世伐唐,書院隻派出前院弟子一事,朝中大臣頗有微詞。

  隻是這些人抱怨或是埋怨,從未露於人前。

  作為大臣,誰人不知當今時局緊迫,他們根本沒有心思去潑髒水。故而,大臣們隻能在心中怒罵柳枝尉。

  而軍部官員聞言,則是麵麵相覷。

  想著昨日夜間收到的人證物證,以及那本來自清河郡的折子。

  原本軍部官員沒打算審理此事,可那折子上書寫的內容,可謂是觸目驚心。

  在早朝之前,便有知情之人相互商議,這還未決定是否稟報,卻是從唐皇口中聽到此事,更加不知如何是好。

  左右互視良久,軍部新任禦史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軍部昨晚同樣收到一份奏折,奏折來源之處,乃是清河郡守城校尉,崔家四子崔義所書。”

  禦史將手中奏折舉過頭頂,等待著林公公前來取證。

  當奏折來到唐皇身前,展開後仔細查看,唐皇的眉頭越皺越緊。

  這份奏折很長,長到唐皇足足用了盞茶功夫,這才合上奏折。

  “劉禦史,此奏折中所言之事,是真是假?或者這兩份奏折,孰真孰假?”

  那禦史官躬身行禮,朗聲道“啟稟陛下,微臣昨夜收到此奏折,便讓人緊急趕往清河郡,如今還未有消息傳回。”

  見唐皇皺眉,似是不滿自己的辦事效率,劉禦史沉吟後說道“但因奏折中所言之事過於重大,老臣昨夜連同監察司王禦史,緊急審問崔仁崔智二人,這是二人口中之證詞。”

  王禦史上前,將手中證詞交於林公公,待唐皇展開後,兩位禦史大人紛紛屏息,不敢再多半句言語。

  作為審理之人,二人對崔仁崔智足以駭人聽聞的證詞,早已知曉。

  故而兩人明白,唐皇在看完整篇證詞時,定然會勃然大怒。

  果不其然,隻是片刻後,唐皇將那證詞奏本,狠狠地摔在身前。

  “來人啊,將那崔仁崔智二人壓進天牢,嚴加看管。沒有朕的旨意,誰都不能接近。”

  “另外,傳朕旨意,命清河郡郡守柳枝尉,進京述職。”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有這麽大的膽量,居然膽敢隨意調動軍職!”

  唐皇說完後,便一甩袖子,氣憤離場。

  兩位禦史大人見狀,皆是眉頭微皺。眼前這幅場景,與自己所想頗有出入,莫非唐皇並未認真閱讀證詞?

  要知道,此中之事,調動崔義軍職事小,通敵賣國才是重中之重。

  唐皇既已清楚崔義所言,為何會對此事隻字不提?

  二人彼此互視,帶著疑惑下了朝會。

  大唐皇宮內,唐皇快步回到禦書房,喚來徐崇山,傳召國師李青山、昊天道南門顏瑟大師二人。

  夜晚時分,李青山顏瑟走出皇宮大門,想著先前聽到的那些消息,心中頗為震撼。

  “師兄,陛下此番壓下此事,究竟意欲何為?”

  李青山左思右想,始終不明白唐皇之意,便隻能出聲詢問。

  “唐皇之意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書院的意思是什麽。或者說,重要的是四先生的意思。”

  “那封奏折及證詞,皆是言明四先生曾在崔家出現。而且四先生有意留下崔家,若是今日將此事公開,即使陛下意圖維護,怕是也難以違抗民意。”

  “畢竟通敵叛國,乃是抄家滅族之大事,為了支持四先生的決定,唐皇隻能如此。”

  李青山眉頭漸鬆,想了想後,繼續問道“可四先生和夫子,不是已經登天,究竟是如何能夠出現在崔府之中?”

  顏瑟大師的小眼睛,在黑夜中閃爍著一絲精光,顯得甚是明亮。

  “這便是陛下招你我二人來此的意義。你我需要連夜去趟書院,去查明此中之事。另外,兩位禦史大人已知此中之事,為了以防萬一,還得我們兩個老家夥多跑一趟。”

  話畢,顏瑟大師背著手,走進那黑暗之中。

  監察司內,兩位禦史大人在書房裏,暗自琢磨。很快,房門外傳來敲門聲。

  王禦史眉頭一皺,很是不滿的詢問道“是誰?不是說過沒有什麽要緊的事,不準前來打擾本官?”

  房門外,兩道人影在燈光下印照在房門上。

  劉禦史見王禦史欲發怒火,便擺擺手,走到房門前,打開門栓。

  吱呀一聲,房門打開,劉禦史見到來人,神色頓時一僵。

  “見過國師,見過顏瑟大師。”

  兩位禦史大人回過神來,連忙躬身行禮。李青山擺擺手,四人入了房內,關上房門後,小聲交談。

  “原來如此,陛下果真聖明。此中之事,若非國師前來點撥,老臣便是想破頭,也難以觀得其中意義。”

  “二位大人,話不多說,且記一定要妥善處理此事,凡是牽扯進來的朝中官員,若是有人膽敢泄露此事,後果如何想來不用老夫多言。”

  兩位禦史看著隱入黑暗中的兩位老人,雙眼中滿是凝重之色。

  要知道,昨夜審理此事時,可是有著衙役及負責案件記載的官員。

  知道這件事的人,也許昨夜沒有幾個,可是今夜過後,若不妥善處理,怕是會因此失控。

  故而兩人拜別後,便各自率領軍士,向著知情人的府中走去。

  另一邊,顏瑟大師獨自一人來到書院大門,看著大門外站立的那道人影,顏瑟大師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旋即便露出笑容。

  “臭小子,你果然回來了。”

  那人回過身來,對著老人見禮後,微笑道“顏瑟大師,近來可還安好?”

  “本來挺好,你一回來立馬變得不太好。這大半夜的,老頭子本該在紅袖招內喝酒吃肉,聽聽小曲,結果你一回來我便隻能放下一切,來登這崎嶇難行的山路。”

  “大師所來,想必是為了崔家之事?”

  顏瑟大師搖頭,黑暗中,一道火光亮起,露出那張滿是好奇的老臉。

  “那種小事自然無需老夫費心。老頭子這次前來,隻為了看你一眼。如今見到了,也就安心了,我走了。”

  “師叔,你若是麵見唐皇,請轉告他,佛宗已倒,西陵末日已至。天下,即將恢複以往的安寧。”

  顏瑟大師腳步微頓,並未回頭,而是喃喃念道“唐寧,唐寧,大唐之安寧。這個王朗,沒想到他的期許竟是成了真。”

  顏瑟走後,衛光明從身後走出,看著唐寧詢問道“四先生所言是否屬實?”

  “大神官,你雖貴為西陵光明大神官,然光明殿早已名存實亡。昊天之意,早已成了觀主之意,掌教之意,這樣的西陵,有必要留在世間?”

  衛光明眼中陰晴不定,想著後山上的那抹倩影,苦澀一笑道“罷了,此番征戰,不知死了多少人。若是一直如此,不必等待永夜來臨,這世間所剩之人……”

  “桑桑如何?神女雖已入了後山,但桑桑體內還有她留下的力量。”

  “數日前,隨著夫子回到後山,桑桑的寒毒已清。”

  “她的寒毒與天賦等同,如今沒了寒毒,您老……”

  大神官溫和一笑,想著那小丫頭甚是乖巧伶俐的樣子,搖搖頭道“她雖失去了光明之女的天賦,卻多了個光明大神官徒弟之名。”

  “那您的傳承?”

  衛光明搖頭一笑,看著黯淡無光的天際,淡淡道“若勝便再無昊天,若敗再無世人。所謂傳承不過是自欺欺人。”

  唐寧想了想,便不再出聲。

  若是昊天被破,昊天的規則會因此而消失。那些傳承自昊天道的力量,自然也會消失。

  也就是說,當昊天破滅之時,這世間依舊能夠擁有修為的人,恐怕隻有修習過不器意的書院弟子。

  至於魔宗,神女既然是冥王,魔宗的力量自然也是來自於她。

  書院不器意雖是同樣誕生在此方世界,但夫子無矩,不器意自然也是無矩。隻是大道降臨時,不器意的修行方式,或者說整個世界的修行方式恐怕都將因此而改變。

  回到後山,唐寧便入了山洞。至於山頂上的那間茅屋,自然是留給神女居住。

  二人今日回到書院,未曾跟任何人打過招呼,若非桑桑看見,恐怕整座書院都無人知曉神女的到來。

  夫子或許早已知道,但他自然不會多說。至於大師兄李慢慢,從他做飯時,多做了兩人份,唐寧便知道他對此事早已知情。

  ps:感謝書友晨的打賞,老豇拜謝!!

  說一下,雖然我不知擇天記人氣如何,但不管如何,我筆下的和老貓筆下的自然不同。我最近便一直在構思新的,希望能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同人文吧。

  求推薦、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賞、求訂閱。

  jianguanqiyujiangye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