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何故低頭在人前
作者:豇郎      更新:2021-03-20 16:43      字數:3886
  “謝陛下,隻是近日裏發生一些事,老臣不得不來朝堂麵稟聖駕。”

  “哦?許將軍,莫非是那右帳王庭在西方有所動作?”

  “回陛下,咳咳,老臣今日所來之事,是為了書院。”

  唐皇李仲易麵色凝重,看著許世,出聲詢問。

  “許世將軍,書院近來有何要事?”

  許世咳嗽兩聲,勉強平複一番後,這才繼續開口。

  “陛下,近日來,有很多修行者來到長安城,軍部細查探訪後,發現這些人皆是衝著書院而來。”

  “前些日子,坊間有流言頻出,也是這則流言,才會讓這些修行者齊聚長安。”

  唐皇皺眉深思,看著諸多大臣麵色平靜地靜待,心中隱隱有著不好的預感。

  “既是流言許將軍何須理會,至於修行者們,隻要他們不幹涉長安安寧,多派遣軍部之人監督就好。若是他們有所異動,軍部可直接鎖拿下獄。”

  眾位大臣左顧右盼,麵麵相覷。

  許世聞言後氣喘如牛,用力咳嗽幾聲,唐皇見狀心下暗歎,知道此事並不簡單。

  “陛下,老臣所言並非在此。這些修行者來我大唐,源自那則流言。”

  “究竟是什麽流言?朕為何不曾聽聞?”

  “陛下國事繁重,臣子們自是不願將流言相告。”

  “這則流言是由西陵神殿放出,盡管他們很雞賊的在大河國內率先散播,但卻依舊被我大唐暗線所察覺。”

  “西陵?這幫廢柴又想做什麽?”

  “回陛下,留言內容事關書院和夫子,內容很簡單卻驚天動地。西陵有言,書院弟子四先生唐寧已入魔!”

  “什麽?”

  唐皇震驚,看著下方大臣毫無動靜,李仲易壓下心中惱怒情緒,冷聲詢問。

  “諸位大臣怎麽看待這則流言?”

  大學士曾靜看許世還在努力平息身子,走出隊列。

  “陛下,無論我大唐如何看待,這些修行者,及其他帝國都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借口。西陵此舉正是此意,他們意圖以勢壓人。”

  曾靜話畢後躬身退道一旁,許世咳嗽幾聲後接著說道。

  “陛下,老臣許世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故而老臣以為書院應當給天下,給大唐一個交代。此事事關重大,一著不慎恐將滿盤皆輸。”

  唐皇看著許世,那張蠟黃的臉,因為說話太急太快,憋得泛紅。

  他知道軍部近些年對書院的態度一直很曖昧,這其中分為兩大派係,一係是以冼植朗為主的擁立派,一係是以許世為主的反對派。

  素日裏,許世對書院做的諸多小動作,隻要不過分,李仲易也很少問及。

  可此次事關重大,且不管流言是否屬實,心存打壓書院的天下諸多勢力,終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作為大唐帝皇,李仲易深知許世此舉何意,許將軍也想削弱書院在大唐或是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許將軍慎言,朕乃書院弟子,曾跟隨老師身邊學習治國一策,朕對老師十分相信,朕也相信書院,若如你所言,朕日後如何麵見老師?”

  “陛下,此事茲事體大,非個人感情可以左右,還望陛下早日認清形式。若書院一直遲遲不出麵,長安城內的修行者也會越來越多,到那時隻怕……”

  “許世!”

  唐皇麵露嚴肅,出聲打斷喋喋不休的老將軍,冷聲說道“我大唐何曾低過頭?書院何曾低過頭?莫非你要讓朕成為大唐曆史上首個向天下俯首的皇帝?”

  “老臣不敢,隻是此事事關我唐國聲譽,若四先生真如流言所傳入魔,那天下諸多勢力,勢必合力圍攻我大唐。”

  “老臣雖自負我大唐鐵騎鐵血勇猛,但終究數量少,若是群起攻之,後果…”

  朝臣們沉默,唐皇眼中閃爍精光,內心中也在思考如何應對。

  盡管西陵這個計謀在唐皇眼中很愚蠢,很廢柴,但就是如此簡單的計謀,卻將整個天下戲耍在手中。

  唐皇李仲易是驕傲的,大唐書院是驕傲的,麵對這紛亂的修行界,是低頭還是繼續昂首。

  若是低頭,書院如何在天下自處?若是低頭,大唐又該如何自處?

  若是昂首,書院和大唐勢必會落入陷阱,為眾人群起而攻。

  “許將軍,朕是大唐帝皇,亦是書院弟子。書院有事,便是我大唐國事,若是此時逼迫書院,朕有何顏麵去麵見夫子?又該如何麵對我大唐百姓?”

  見許世還欲再說,唐皇麵目黝黑,冷冷出聲“傳朕指令,所有軍部官員,從今日起進入戒備狀態,這天下想要朕低頭,朕就用刀架在他們脖子上。”

  朝堂大臣紛紛側目,很多人麵露震驚之色。這些朝臣自然明白書院是何地位,但他們依舊覺得唐皇此舉欠妥,可帝王一令,他們隻能服從。

  “皇兄,臣弟以為許老將軍所言有理。夫子和書院不會因為此事而責怪我唐國,所謂形勢逼人,若是不低頭,勢必被群起攻之,還望皇兄三思!”

  一直沉寂著的親王李沛言,在這時站出,他的聲音很響亮,所有官員皆是聞言一愣,隨後仿佛找到主心骨般,紛紛俯身行禮,朗聲道“還望陛下三思!”

  唐皇冷冷看著李沛言,他知道他的意思。

  但他不可能三思,因為自唐建立以來,書院便是大唐最堅強後盾,夫子就是大唐能夠安穩發展的保障。

  大唐和書院曆來同心,他不會因為形勢比人強就委曲求全,而逼迫書院低頭。

  “朕的指令已下,爾等是要逼朕更改詔令不成?”

  “臣等不敢!”

  大臣們俯身跪地,各自惶恐不安,盡管他們的諫言是以大唐為本,但行為確實構成逼迫皇帝更改詔令的罪行。

  他們不得不惶恐,若是皇帝執意問責,他們唯有以死謝罪。

  “林公公,傳朕旨意,我唐國必與書院同進退,若膽敢有人在此期間危害書院或是大唐,一律格殺勿論。若有官員不尊,直接取消官籍,鎖拿下獄。待我大唐度過此次劫難,朕再一一問責。”

  “令,許世將軍身患頑疾,年歲已高,朕恩準他歸……”

  “報!”

  一聲尖銳的傳報聲傳入朝堂,唐皇眉頭一皺,冷聲問道“何事如此匆忙?”

  “啟稟陛下,顏瑟大師攜國師李青山、書院十四先生請見。”

  “十四先生?”唐皇皺眉,他倒是沒聽說近期有人入二層樓,隻是天下之人何人膽敢在大唐國都冒充夫子親傳弟子?

  “宣他們進來。”

  不一會,莫山山跟在顏瑟李青山身後款款而來。唐皇看著那個一襲白衣,飄然若仙的書院十四先生微微一愣。

  “老臣顏瑟,李青山,書院莫山山見過唐皇!”

  許世睜開眼,看了眼莫山山,就在方才他即將被唐皇拿下軍籍,令他心灰意冷。

  但此時聽聞書院弟子前來,內心卻又升起一絲期望。

  他知道全大唐能夠改變李仲易決定的,隻有那座高高在上的書院。

  “小師妹,不知你是何時入得書院?”

  李仲易勉強露出一絲笑容,免去三人禮儀後,率先出聲。

  “書院十四莫山山,見過師兄!”

  莫山山再行書院禮,唐皇親身來到近前,將其攙起後,莫山山開口道。

  “陛下,我來此是受四師兄所托。四師兄托我前來傳話。”

  “哦?四師弟有何話不親自前來,若是實在不得空閑,可命人修書便可。”

  “回陛下,四師兄昨日私自下山,被三師姐罰寫經書,這才讓山山前來。”

  見唐皇點頭,莫山山輕聲道“陛下,四師兄有言,他希望陛下不用過於緊張,大唐可一切照舊,牽涉此事之人也不必追究。”

  “四師弟為何出此言?莫不是以為朕不敢宣戰天下?”

  “陛下息怒,四師兄有言,他會在處罰時間結束後,出麵親自解決此事。為書院之事,令大唐陷入百難境地實屬他之罪責,還望陛下成全。”

  唐皇皺眉,不悅道“四師弟此話過於見外,大唐永遠會與書院同前行!朕並非是那膽小怕事之人!”

  “陛下,四師兄說,他知道你一定會如此說,所以他給了自己的答案。”

  “我書院與天齊,我大唐共地久!”

  唐皇聞言一愣,旋即笑了。

  “四師弟果然不凡,既如此,朕便遵循四師弟之言,隻是西陵方麵。”

  “西陵方麵陛下不用擔心,大師兄會擇日前往西陵賞花。”

  眾人聞言皆驚,前不久書院四先生去西陵出劍,距離今日才過了多久,這麽一會大先生又要去西陵?

  書院當真這般強橫,完全不將西陵放在眼裏?

  說完話,莫山山款款來到許世身前。

  在許世不解神色中,在眾大臣疑惑中,一張符出現在許世身前。

  一陣淡淡的光華籠罩在許世身上,場間軍部諸多將領,隱約能看見那張符上寫著“生”字。

  “這是……神符師?”

  “如此年輕的神符師,書院十四先生真是絕世天資。”

  顏瑟看著莫山山,很苦惱。論修為論實力他比王書聖略強,但論弟子……

  輕輕一聲歎息,從國師和顏瑟兩人口中傳出。

  “師兄,如果一直如此,這驚神陣該如何是好?”

  “……”

  神符出現的很快,消失得也很快。隻是伴隨著神符出現,大將軍許世不再咳嗽,那張因憋氣而通紅的臉,變得逐漸正常。

  莫山山款款行禮後說道“許世將軍,四師兄說,念在你這些年為大唐百姓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命我清除你體內頑疾。隻是,書院之事還望許世將軍莫要多加阻攔。”

  “師兄,這壺酒是四師兄命我帶給你的。四師兄所囑咐之事已完成,山山這就告退!”

  “小師妹,代我謝過四師弟。”

  莫山山聞言微微頜首,這才施施然離去。

  她像是天女般輕輕來到此間,又輕聲出言拯救無數百姓戰士生命,便又輕輕離去,不著絲毫煙火。

  顏瑟和李青山則是愁眉不展,看著莫山山離開,心裏不知作何滋味。

  “傳朕旨意,即日起,凡非大唐境內修行者,進入大唐國境後,皆由軍部派人監視,如有異動可就地打殺!若有膽敢擅入長安者,一律按照律法懲辦!”

  唐皇拿著酒袋,默默掂量著分量,這才轉身走回王座。

  李沛言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幕,不知為何,隻覺得這幅場景很是熟悉。

  當年的父皇,不也是如皇兄這般朝令夕改?這一切,全然是那座書院所致。

  場間大臣們無人做聲,雖然更改詔令會使陛下威嚴受損,好在詔令未出大殿,否則唐皇此舉定會引來無數非議。

  ps:早上好,新一天,願大家都有個好心情。

  jianguanqiyujiang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