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一樣的德性
作者:彈指一壺醉      更新:2021-03-20 11:24      字數:2130
  “就是大批量地進入市場,”孫大海把兩種金條推到秦海麵前,拍著圓滾滾的肚子說道:“我懷疑這是有人要變現,隻聽說過熱錢湧進古董市場的,這實物湧入,少見。”

  孫大海說以前炒熱古董的時候,曾經有大量民間瓷器闖入市場,那市場上火熱的是什麽,是高端瓷器和古瓷器,民間瓷器工藝較粗,那得沙中淘金,從中挑到精品。

  “官窯有官樣,民窯有民樣,這是規矩,可這次這麽多金條進入市場,這兩天就換走了不少錢,秦海,我怎麽覺得不太對勁?”孫大海在古玩市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老油條了。

  秦海看著麵前的兩種金條,這金條以條狀物出 現是在民國,民國時期的金條在民間被稱為大黃魚和小黃魚,也叫廠條。

  金條上麵都用鋼戳敲上了編號、成色、重量,一般都是中央造幣廠生產的。共工生產了111萬條,總重約153萬兩。

  大黃魚指十兩一根的金條,是當時通行的規格,但後來金貴銀賤,普通百姓也想買黃金,大黃魚實在太貴買不起.所以金店就鑄造了1兩一根的小金條,稱為小黃魚。

  民國時的一斤等於16兩,一兩不等於現在的50克,而是31.25克。也就是說,一條大黃魚的重量為現在的312.5克,即6.25兩;小黃魚的重量為31.25克,即0.625兩。

  “我都稱過了,不差,這民國的金條通貨能力強得很,一兩小黃魚可以換40個銀元,三根小黃魚就可以買一個四合院,嘖嘖嘖,這人出手這麽多,以前得囤了多少。”

  秦海問是不是收藏大戶,孫大海一楞,說還真有這麽一個人,就愛收藏金條、金葉子,就連姓也是金,叫金大寶。

  這名字就挺逗,秦海本想幽默一把,問怎麽不叫金大福,想想又覺得沒趣,純屬冷幽默。

  孫大海說要比這大黃魚、小黃魚的存貨能力,除了金大寶,想不到第二個人,他就起身去打了幾個電話,是打給駱家園那邊的同行,除了江北的古玩市場,駱家園也流入不少。

  孫大海這一打聽,還真是金大寶在往外散黃魚,據說這家夥投資失敗,所以不得不處理手上的黃魚,秦海一聽著急了,這麽大的好事都往大的古玩市場跑!

  他的玄真閣藏在巷子裏,這種好事就撈不著了,看他歎氣,孫大海笑了:“小子,你以為古玩市場的租金這麽貴,為什麽空一間馬上就少一間,這市場就是一個城市的文玩文化對外的招牌,好多外地遊客來的第一站都是這裏,為啥,名氣大唄。”

  這話所言不虛,就像駱家園,能成為撿漏聖地,那是多年積累下來的,而他的玄真閣現在靠的是穩定的回頭客和口碑相傳。

  孫大海說話實在,說秦海既然選擇那宅院開古董店,就得接受這種落差,兩頭都占的好事那是沒有的,秦海把弄著手上的大小黃魚,隻能望而興歎。

  不過他來的目的還是看那片金葉子,順便問了孫大海他兒子的事,孫大海說最近孩子好得很,也不怎麽生病了,之前沒少折騰他媽和奶奶,現在好得很。

  秦海心裏有數,這童子命化解後就是貴命,接下來肯定順風順水,孫大海看秦海心事重重,便說道:“老弟,是不是又有什麽煩心事,說給三哥聽聽,看能不能替你排憂解難。”

  “三哥,我爸和師伯到現在還生死未卜,我心裏躁得慌,最近出來一個人,我總覺得和他脫不了幹係。”秦海便把燕振天身邊那個三江道士說了說。

  孫大海聽得入了神,手裏的文玩核桃轉得哢哢直響,他若有所思道:“老弟,你和老鐵、胡天他們都認識,問問他們就知道,那地下的情況詭異莫測,盜洞多得很,如果找了一大遍還是搜不到,我估計著是從別的盜洞出去了,人應該還活著,隻是不曉得又出了什麽事。”

  孫大海說這話的時候沒有半點遲疑,在他看來,真兄弟就得說真話,假模假式的沒必要。

  像那種名聲很盛的地方,各朝各代都有盜墓賊去一探究竟,這打盜洞進墓穴是平常的操作,那唐朝打一個,明朝打一個,清朝打一個,每個朝代都有人去,那附近的盜洞得多少?

  如果情況緊急,想要逃生,找到一個盜洞,這就是生機,如果那底下翻來覆去都找不著,那就得想想,是不是從別的盜洞逃生了。

  孫大海拍著他的肩膀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揪著這個三江也沒用,他可能和遠山定一一起出現在那裏,但不代表他就知道下落,順其自然唄。”

  都說心寬體胖,孫大海是真的做到了,秦海這麽重的心事讓他說得雲淡風輕,可惜啊,他看人麵相精準,那家夥的麵相和莫大師一樣,蜂目眼,吹火嘴,麻麵青須!

  情孤冷薄情寡義,隻認利,屬欲壑難填之人,以利為先,要是防礙了他的利益,那便是深仇大恨!擅於詭辯,口蜜腹劍,心口不一。

  再看莫大師曾經幹過什麽事,謀財害命,無所不用其極,道貌岸然這詞就是為了他發明的,兩人一樣的麵相,能不讓人提防嗎?

  且不說師父有教導過,古人也說相由心和,僅從這兩人的麵相就可判出兩人良善,三哥說要順其自然,其實這是漂亮話,往直白了講,那是沒希望下的無奈之舉。

  秦海抓起桌上的茶壺倒了兩杯,和孫大海一人一杯,喝完後,秦海叨咕最的撿漏撿得少了,孫大海瞪他一眼,吐槽不已,原本這市場上就是正品少,贗品多,這江北都被他掃了一遍了,還有多少可撿的?要麽像這次的大小黃魚一樣,有藏家缺錢,主動流入市場。

  就這次機會,秦海的玄真閣藏得太深,錯過了,孫大海一尋思:“按理說,你去駱家也小有收獲,可惜在那邊搜刮撿漏的人更多,這海底沉金,金子再多也背不過撈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