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二十一個
作者:彈指一壺醉      更新:2021-03-20 11:24      字數:2230
  “媽說把我留在道觀裏是您的主意?她是被送去了軍醫院,我爸和師伯則跟著嚴叔去執行任務。”秦海說道:“您留我在道觀裏的原因,我媽也是語焉不詳,您倒是給我一個說法。”

  老道長斜眼看著他,悶聲說道:“我們這一派敢以道長自稱,該會的那是都會的,你的出生時辰我是一清二楚,你這個出生時辰可不一般——上等格局。”

  “這生辰八字中有二十一個格局為上等,不是財運佳便是運勢上乘,而你的生辰八字也在其中尤為貴氣逼人,鋒芒畢露,二來,你的骨骼奇佳,就是練武的奇才,要是加以培養,那將來肯定是人上人,可惜這命雖貴,但暗藏煞運,易夭折。”

  “我才大著膽子向父母說明情況,由我來撫養你,把我所有的本事教給你,尤其是內勁修煉,隻有這樣,才能保你身體康健,身體陰陽之氣平衡,助你度過難關。”

  “當年事情緊急,你母親危在旦夕,後又有追兵,我一番提議,就這麽達成,我把你抱回道觀悉心照料,你母親被送去軍醫院治療,初開始她可是昏迷狀態哪。”

  秦海聽到這裏心都揪住了,林瑛在向他提起往事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一句話帶過,並沒有說得詳細,連她在生死關前走了一圈也沒有說。

  他聽得心裏一陣酸,老道長說道:“你媽也是個奇女子,她昏迷一個月後才醒過來,那時候,所有人都瞞著她,不敢告訴她你爸和師伯出事。”

  “那我爸和師伯是?”

  “他們和遠山定一的人短兵相接,不過後來我聽老嚴說,他們找到的並不是秦陵真正的入口,是個偽陵,那堆頭就和記載的不一樣,但就這樣,還是在底下栽了跟頭,遠山定一的腿廢了,但你爸和師伯可是徹底失蹤了,事後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著他們。”

  “師父,那秦陵不是一直不能開采,而且是受保護的嗎?”秦陵的事,秦海從早就聽說,都已經能倒背如流了。

  “要不他們是偷摸著想打條地道通下去,不過嘛,可惜,如意算盤是打得啪啪響啊,打錯了地方。”老道長冷笑道:“那秦陵也是他們能找到的?”

  這秦陵大名鼎鼎,就是秦始皇死後下葬的地方,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國王寶座時,陵園營建工程也就隨之開始了。

  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秦始皇隻不過是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的一點改進。

  陵園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臨死之際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繼位,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工程十分浩大。

  秦始皇這雄才偉略,在陵墓的反盜上麵也是獨具一格,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銅加固基座,上麵放著棺材,墓室裏麵放滿了奇珍異寶。墓室內的要道機關裝著帶有利箭的弓弩,盜墓的人一靠近就會被射死。墓室裏還注滿水銀,象征江河湖海;墓頂鑲著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裏用魚油燃燈,以求長明不滅。

  秦始皇地宮深度非同一般,這件事情在《漢舊儀》裏也提到過,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裏,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裏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

  秦始皇為防止盜陵,想了很多方法,其中就有以山為陵,封土三十米。封土的形式並沒有記載,這封土其實有許多種方式,皇帝的墳頭肯定和普通老百姓的不一樣。”

  這所謂的封土,其實就是俗稱的墳頭,東周以前的墓葬並沒有封土,古人自從迷信靈魂以後,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禱,在廟堂禱告總不如直接到墓前禱告好,為了更方便的辨認出祖先墓穴的位置,他們就在墓穴的上麵壘土或種樹為標誌,但後來就變成了顯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標誌。

  作為帝王陵來說,封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封土看上去隻是簡單在地墓葬上堆上土,但內中很有講究,尤其作為帝王陵,一般有三種封土的方式。

  第一種是壘土為陵。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種,叫做方上,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層夯築,使它成為一個上小下大的方錐體,就像倒扣著的一個鬥,因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頂,沒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稱“覆鬥”。

  第二種是以山為陵,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為陵墓的墳頭,唐代的帝王陵從一開始就采用了這種形式,安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選擇了長安西北禮泉縣海拔一千多米的九嵕山為墳,鑿山建造。據說這一葬法是長孫皇後提出的,這實際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張,借長孫皇後之名提出的。

  她在為長孫皇後撰寫的碑文上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及為己有,今因九稷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賊盜息心,存沒無累”。說是如此,實際上李世民並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以山為陵,不過是利用人工難以造成的山嶽雄偉的氣勢,以體現帝王氣魄宏大,而且還可以達到防止盜掘的目的。

  第三種是寶成寶頂。自秦漢時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續到宋代。但是經過唐代的以山為陵後,帝王們對方上和以山為陵的形式有所觸動,因為方上形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風蝕,成為圓鈍,山形也很難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時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現了圓形,倒鬥的都叫它饅頭形。

  但要是為了防盜,肯定不會做寶成寶頂,否則早被專家發現了,秦海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問道:“那他們進的其實是偽陵,就是用來混淆視聽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