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一方頂十圓
作者:彈指一壺醉      更新:2021-03-20 11:24      字數:2194
  “海棠小姐,在下方大維,”方大維涎著臉說道:“我哪想糾纏秦海呀,見到你,隻想纏著你,咱倆交個朋友唄。”

  海棠雙手抱在胸前,眼神不屑地把方大維從頭看到腳,皮笑肉不笑道:“今天這一身行頭三十萬加吧,不算你手腕上的表和這一顆黑鑽耳釘,加起來過百萬也差不多。”

  這方大維耳朵上麵有一顆耳釘,的確值不少錢,發現海棠識貨,他正要說話,海棠的聲音越發冰冷:“我們家隨便一塊石頭也是百萬以上,哼。”

  這嘩地一盆冷水衝下來,方大維的臉皮發燙,秦海暗想這家夥是踢到鐵板了,暗自好笑。

  他的心思也不在他倆這裏,他雙手抱在胸前,這步搖到底什麽時候出場?

  眼下正是啟開第三件藏品的時間,黑布揭開,現場人等不無驚歎,裏麵不是什麽古董,而是一支人參,一支係著紅絲帶的千年人參。

  這野山參道觀裏也有,老道長就拿來煮湯,他小氣巴拉的,每次都不肯整株放下去,每次揪一點點下來扔湯裏,說是喝點味就行。

  每當秦海嘀咕的時候,老道長就會說這是野山參,不是外麵的養殖山參能比的,珍貴著呢,貴著呢,貴的東西就得省著點吃,每次嚐嚐味,多嚐幾次就知道什麽味了。

  其實,吃來吃去,喝來喝去,不就是個參味?

  現在市場上賣的人參九成都是人工養殖的人工參,這種野山參一般生長在海拔3000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它的存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

  由於自然環境的變遷和人類不斷的采挖,野山參已經越來少了,往往是供不應求,這種生長在這種天氣下的天然野山參更為山參中的珍品。

  它吸天地之甘露,受日月之精華,得自然之靈氣,獨成參體,世人稱之百草之王--仙草。曆史上那是皇家貢品,宮廷王室專有專用的!

  這年頭有錢的人都講究延年益壽,尋思著怎麽活得健康,看到這麽一株野山參能不驚歎麽?不過,秦海雙手抱在胸前,湊過去盯了一眼,因為那遠山定一又打開了四號。

  四號裏麵同樣是一株藥,這一次是千年的何首烏,千年何首烏固精益腎,健筋骨,是難得的良藥。本草綱目》裏有記載,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

  這老東西腿不好,倒是找了不少好藥,這兩樣還都比不過羅大有那時候出手的棺材菌,就是血靈芝,不過也是稀罕物件了。

  “已經有人去向遠山定一商量買這兩味藥了。”林瑛悄無聲息地來到秦海身邊,淡淡地說道:“你就沒察覺到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目前公開的所有東西都來自我們華夏,包括這兩味藥。”秦海早就不舒服了:“這特麽算怎麽一回事,他們從哪弄來的。”

  “合理收購是一方麵,畢竟古董也在市場上流通,至於其它的嘛……”林瑛隻是點到為止:“我相信你已經懂了。”

  秦海心中的不適就爆到了極點,比起那時候看到軍刀更不爽快!

  那邊廂,方大維的眼睛都粘到了海棠身上,他一步步來到秦海身邊,拍著他的肩膀說道:“兄弟,交個朋友吧,那小姑娘真挺對我胃口的,幫我這個忙,我給你報酬。”

  “你把老子當什麽人了,實話告訴你吧,人家天龍商會的礦能砸死你。”秦海不屑地說道:“你就省了這份心吧,老老實實回國泡你的妞,別打海棠的主意。”

  “你是不是喜歡她,所以不給我介紹?”方大維不依不饒道:“你是想吃著碗裏的,護著鍋裏的,哪邊都不撒手哪,我可是聽說你和趙凝雪關係曖昧。”

  “不是曖昧而已,她就是老子的……”秦海脫口而出時頓了一下,娘的,嚇死了,原來這個念頭早就值在腦子裏了:“她就是我的女朋友,知道不?”

  方大維豎起了大拇指,那趙凝雪是出了名的冷美人,別看做人麵麵俱到,骨子裏拎得很清楚,能讓趙凝雪一腔癡情,這秦海有幾把刷子嘛。

  “那就更好了,你有你的趙總,海棠小姐由我照顧。”

  方大維的話剛剛落地,一隻手伸過來穩狠地揪住了他的耳朵,他側頭一看,這番話正好被海棠聽得清楚,嚇得魂都掉了一半:“海,海小姐。”

  “你給我把嘴巴放幹淨一點,我才看不上你這種德性的,”海棠氣呼呼地說道:“秦海,這這是交的什麽朋友。”

  秦海一肚子的委屈,這家夥和他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進了會場才認識的,怎麽把屎盆子打翻了,還能濺他一腳,真是憋屈。

  說時遲,那時快,五號藏品也打開了,一直覺得沒什麽勁的秦海雙眼亮起,喉嚨裏卻發出一陣嗚嗬之聲,這特麽不是琮瓶嗎?

  這琮瓶圓口方體,器外壁自下而上分為九節,方柱形,內有圓孔,這內圓外方就是琮的典型特征,以壁禮天,以琮禮地。

  良渚文化中,琮為玉器,後在石峽文化和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但都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精致。琮式瓶則是仿造玉琮樣式弄出來的瓷器。在業界中認為,琮式瓶最早出自南宋,龍泉窯跟南宋官窯都有燒造。

  眼前這琮瓶正是南宋琮瓶的特征,釉麵光滑,脖頸纖細,呈現典型的天真色,金絲開片夫整自然,遠山定一得意道:“此為宋代官窯出品——琮瓶!”

  鈞汝官哥定,這是宋代的五大窯口。官窯就是其中之一,官府經營的瓷窯,專門為宮廷生產瓷器。宋代由官府直接營建,分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

  這個琮式瓶圓口,方身,直腹,竹節似的凸起,底部密封,完全是按照舊時候的玉琮樣式仿造的。所謂一方頂十圓。

  在北宋時期,就能燒造這種內圓外方的瓶子,可見宋代窯燒的水平之高,已有行家拿出放大鏡近距離觀察,率先檢查的是胎底,隻見那裏密封之處為黑色。

  再往上看,開片看上去仿佛碎裂了一般,其實這正是特征之一,近距離觀察的是一個島國人,頭發雪白,皮膚卻保養得不錯,看這根根銀發,估計全是智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