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砸了你們的招牌
作者:彈指一壺醉      更新:2021-03-20 11:22      字數:2176
  “蒼老師?不認識。”秦海一本正經地說道:“以我這個年紀,比較熟悉的應該是美沙老師,要不就是小櫻老師,凝雪姐,你才比我大三歲,代溝就這麽大了。”

  趙凝雪氣得腮幫子都在抖,咬牙切齒道:“算你狠。”

  哈哈哈哈,秦海大獲全勝,大笑著走向另一間店鋪,還沒進去,一個瓶子倏的扔出來,正砸在秦海的腳邊:“混賬玩意,連老子都敢騙!”

  碎片四濺,他一個轉身把趙凝雪護在懷裏,隨即看到一個鐵塔般的漢子走了出來,抬腳跺向那些碎片,瓷片化為碎屑!

  看到那人,秦海叫道:“鐵哥。”

  老鐵看到熟人,先是楞住,爾後笑道:“你小子怎麽也來這邊了,行,你來得正好,你哥我讓人忽悠了,老子十六萬買個破瓶子,還敢和我吹是清嘉靖的!”

  老鐵是摸金後人,家裏藏著無數寶貝,也在這裏走了眼,他正吐槽,兩名中年男人走出來:“鐵兄,你是不是搞錯了,我們哪敢騙你。”

  “錯?”老鐵冷笑道:“我不信自已,也要信瓷器釋光檢測吧?”

  那兩人一聽,頓時啞然,秦海秦海撿起一塊碎片,要驗瓷器不難,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已經有了精準的檢測儀器,比如瓷器熱釋光檢測技術。

  古陶瓷在它被燒成之日起,便不斷地吸收和累積外界的輻射能量,這個能量和燒成後的時間長短有關。瓷器熱釋光檢測鑒定技術方法就是通過測量這件古陶瓷內累積的輻射能,從而確定燒成時間的長短,達到斷代的目的。

  熱釋光現象三百多年前就已發現,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它被發展成為一項考古、測年的新技術,所以還是比較準確,為世界著名拍賣公司和世界各大博物館所認同接受,在歐美更可以作為法院認可的斷代證據。

  古陶瓷的熱釋光鑒定法是一種有損鑒定,因為要取樣,必須在它比較隱蔽的位置取出一小塊樣品,其尺寸取決於器件本身的大小,也取決於它是什麽器件。

  對於明清瓷精品,取樣就盡可能的小,甚至如綠豆般大即可。近幾年,蘇富比和佳士得拍賣的中國古陶器以及唐三彩,幾乎全部拍品都是經過熱釋光鑒定的。

  老鐵把這東西高出來,那兩人當下傻眼,其中一人訕笑道:“鐵兄,我們凡事好商量。”

  老鐵抬手指著他,怒喝道:“少和我說這些沒用的,閉嘴!”

  那兩人互相看著,其中一人說道:“我們認賠,您在我們店裏再隨便挑中一件價值相當的,這次過後兩不相欠,怎麽樣?”

  趙凝雪心中好笑,這句話看似對等,其實埋了兩個坑,一是隨便挑,二是價值相當,既然要挑價值相當的,那叫什麽隨便挑!

  老鐵卻是自信滿滿,要是他單槍匹馬,就憑他這雙眼睛,再次打眼也有可能,可現在不一樣,現成的救星在眼前——秦海在這。

  “你們利索,我就不客氣了。”老鐵給秦海使個眼色:“兄弟,陪我進去瞧瞧?”

  三人進去店裏,老鐵轉了一圈就看上一個燈,咬緊牙關道:“這燈我可熟,長明燈。”

  長明燈,裏麵的一個容器內裝燈油,燈芯用醋泡製,外層裝水,用以冷卻燈油;這因為油燈消耗的油主要不是點燃了,而是受熱揮發,醋泡過的燈芯不僅能保持低溫,油燈外麵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溫上升,燈燃燒的時間就會延長。

  君王陵墓中也會放置長明燈,希望可以猶如生前的宮殿一樣燈火輝煌,外麵的古玩市場裏也有賣的,大多仿品,這個嘛,秦海連拿都懶得拿起來!

  “哈哈哈,墨玉觀音。”老鐵大笑起來,捧起一尊墨玉觀音象。

  “放下。”

  秦海的語氣冷洌到極點,老鐵打個寒蟬,鬼使神差地放下了:“怎麽,這尊觀音不行?”

  “鐵兄好眼力呀,這尊墨玉觀音是我們請名家雕刻……”中年老板的話還沒有說完,雙眼瞪得滾圓,愕然地看著秦海:“你!”

  秦海手裏的刀在墨玉觀音的頭上拉了一刀!

  好端端的觀音頭上就多了一道印痕,砰,秦海一撒手,墨玉觀音被扔到櫃台上:“不知道請的哪門子的名家,連墨玉都認不出來,還有臉幹雕刻?”

  兩名中年男人啞然失色,話都說不出來,老鐵冷眼看著他們:“行,你們還在一邊幫腔,我是在你們店裏坑了一次,你們還想坑我第二次!”

  “這不是墨玉?”趙凝雪俏眉微皺。

  “卡瓦石充墨玉。”秦海冷洌笑道:“這買賣隻賺不賠。”

  黑色卡瓦石冒充墨玉是常事了,其產地與和田玉的產地相當近,最大的區別則是在於兩種石的硬度有很大的區別,大部分的卡瓦石比較軟,一刀下去就顯了形。

  “擦,你們店裏是一件正品都沒有吧,還敢在門口掛古玩店的牌子?”老鐵獰然之色驟起:“今天找不到一件夠賠我損失的,老子砸了你們的招牌!”

  秦海撲哧笑了:“鐵哥,得饒人處且饒人嘛。”

  “饒個屁,老子的錢都打了水漂了,又不是大風刮來的。”老鐵一尋思,自已的錢還都是祖上下地弄來的,和大風刮來的也差不多,改口道:“總之,我今天不能空手而歸。”

  秦海雙指掐起,就往店東邊走,站定後嘴角輕扯:“鐵哥,你的手空不了。”

  他點向一個陶罐,老鐵二話不說過去拿起,這個陶罐高約二十五公分,上寬下小,罐口直徑約有八公,上有纏枝蓮,是厚重的青色,再翻看罐底,上麵標識著景德鎮陶瓷的樣號。

  那對中年兄弟麵色俱變,心內如山嶺倒塌,在心中慘嚎不已,這可是康熙年的官窯出品,這小子何許人也,放得這麽偏僻還被挑中了!

  真是老天爺要幫他們的忙,怎麽攔都攔不住,老鐵放聲大笑,抱住那陶瓶後陰冷一笑:“爺我以後再來江南,你們一定要帶眼識人了,老子的眼頭不準又怎麽樣,可我有眼頭準的兄弟,以後見到我和這位小爺,最好放聰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