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點小禮物
作者:彈指一壺醉      更新:2021-03-20 11:20      字數:2127
  周軍的臉色一僵,自已送的大禮,關秦海什麽事?再看秦海,就直楞楞地過來了,其實他也不知道龍爺要做什麽:“龍爺有什麽指教?”

  秦海聽到宣德三年時,心裏已經小有興奮,明代宣德年間所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銅香爐並不是明朝才開始出現的,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

  通常人們為了禮儀將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在讀書、寫字的書房內,焚上一柱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

  因此,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銅、鐵、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等到了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

  宣德是年號,是明朝的一位皇帝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禦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實在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曆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周軍講出宣德三年後讓眾人一片讚譽是有原因的,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三千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普通百姓隻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不管在哪個行業,都是物以稀為貴!

  “小兄弟,昨天見麵我小瞧了你,以為你隻在風水方麵小有造詣,今天才知道你的水平深,這樣吧,你來瞧瞧?”龍爺說完,就把宣德爐交到秦海手裏。

  周軍的臉色一變,老師居然讓一個不明來曆的人鑒賞宣德爐?他有些悶悶不樂,看秦海的眼神更充滿了幾分敵意。

  秦海感覺得到周軍的敵意,不過他才懶得理,他定睛一看,又掂了掂重量,抬頭道:“龍爺,我可是要說實話的。”

  什麽?周軍心裏一咯噔,他怎麽感覺到一絲不詳的氣息!

  “在古玩界,隻有真與假之分,你就直說吧,看看與我的判斷是否一致。”龍爺一擺手,大家風範盡顯。

  這下秦海有底了,他手一掂,說道:“在同樣尺寸的情況下,爐越重價值也越高。如友所藏的明末清初的宣爐,徑隻有15.8厘米,而重量可達7斤,是該尺寸銅爐中的超重量級選手,價值要比普通的重3斤的高數倍,這一個重量不輕!!那說明這一個銅爐質量上等。”

  周軍的眼色緩和下來,算他識貨!

  “這是一個質量乘的銅香爐,可是並不是宣德爐,而是清末的銅香爐。”秦海話鋒一轉道:“兩者不可並提。”

  周軍的臉色一變:“你說什麽?!!”

  他臉上已經有了慍色,龍爺看了他一眼:“周軍,你先別說話,聽聽秦海怎麽說。”

  “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致、渾厚,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致,但總體上渾厚不足。”

  秦海指著手上的銅香爐,說道:“大家請看,此爐紋飾較繁複,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周軍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他已經反應過來了,龍爺輕輕地咳了一聲:“嗯,紋飾繁複,珊瑚鑲嵌,這是清朝乾隆時期銅香爐的顯著特點。”

  秦海點頭:“是的,這個銅香爐不是明宣德的,而是清乾隆的。”

  龍爺讚歎地點頭:“沒錯,和我心裏想的是一樣的。”

  他轉頭看周軍:“周軍啊,以後可要再認真一些,我早說過,你有天賦,可惜心太急,凡事總要留得三分,不可太急切下結論。”

  周軍咬了一下自己的下嘴唇,原本還意氣風發的他瞬間變得無精打采起來,如果是老師指出自己的偏差倒沒有什麽,偏偏是和自己年齡相當的秦海來挑錯!

  他精心挑選的禮物非但沒出風頭,反而當著這麽多行家丟臉,他不禁緊拳頭,雙目也迸濺出一抹濃濃的恨意。

  孫大海在邊上看得清楚,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有的,身子一轉,胖乎乎的身子撞了秦海一下。

  “龍爺,您學生的眼力已經相當不錯了,您能有這樣優秀的弟子,就是最好的壽禮。”秦海的的嘴今天像是抹了蜂蜜一樣。

  周軍嘴角一抽,好人壞人他全做了,一點餘地都不給人留,他幹笑道:“師父教訓得對,我以後再長進,對了,不知道這位小兄弟給我師父備了什麽禮,拿手裏半天了。”

  秦海一番展露,已經讓眾人驚歎,周軍一提,大家都看著他手裏的盒子,從外觀來看,平淡無奇,包裝簡陋,實在登不上大雅之堂。

  “隻是一點小小禮物,我初來乍到,對江北不熟,隻能獻醜了。”秦海環顧四周,說道:“麻煩把燈關一下,還有,我需要一支蠟燭。”

  這要求匪夷所思,還是在龍爺的壽宴上,就連孫大海都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隻見龍爺一擺手,那名保鏢立馬有行動,取了蠟燭。

  秦海三下兩除二地去了包裝,終於現出裏麵的東西,有人笑出聲來:“這不就是走馬燈?”

  走馬燈現在也有,不過是電動旋轉的,加熱空氣,造成氣流,並以氣流推動輪軸旋轉,走馬燈發明於宋代,製造工藝也得以流傳,隻是由手動改為電動,更符合了時代的發展,眼前的這一具嘛……孫大海走近一看,心裏一動,這不是走馬燈,是月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