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功德碑
作者:籬落深深      更新:2021-05-01 23:35      字數:2203
  <b></b>老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靠海自然是吃海了。

  客棧的廚子料理海產品是一把好手,小黃魚他做成了油炸,炸得整條魚外酥裏嫩還沒什麽腥味,清蒸石斑那叫一個鮮。

  魚不大,卻也不小,小黃魚大約五六兩的樣子,藍寶一隻貓獨享。

  清蒸石斑有斤把重,簡喵喵和藍寶對半分,別的貓愛不愛吃魚,簡喵喵不清楚,但藍寶這隻貓愛魚愛的不行。

  吃的呼嚕聲直響,尾巴還愜意的晃動著,這是它吃美了的樣子。

  食量還大。

  簡喵喵吃了個七分飽,剩下的食物全被藍寶幹掉了。

  就這還沒吃飽,尾巴纏在簡喵喵手上喵喵叫的撒嬌說它還餓。

  簡喵喵能怎麽辦,隻能從背包裏拿了個罐頭開了給它。

  隔壁桌的客人見了就笑,“夫人,你家這貓看著小小的,胃口卻不錯。”

  簡喵喵,“···”

  好吧,她家藍寶能吃這事外人都看出來了。

  簡喵喵摸了把藍寶的背毛,麵不改色,“還行。”

  說著,她看向男人,笑道,“先生不是本地人士吧?!”

  男人挑了挑眉,心說這位眼神倒是好,遂笑道,“夫人隻怕也不是本土人士。”

  簡喵喵嗯了聲,“我是從北城過來的,先生呢?”

  “中原。”

  男人笑了笑,突然道,“夫人,冒昧問一句,您這隻貓對您重要嗎?”

  簡喵喵一聽就知道這人打上了藍寶的主意,不過能理解,誰讓藍寶顏值高呢。

  作為一隻有著布偶和金漸層基因的串種貓,藍寶繼承了布偶的長毛特點,一身雪白的毛發,眼睛是天空藍,澄透漂亮的不像話。

  它體型還不大,腮也長得好,頭圓臉正,小小的一隻雙手就能捧起來,是隻有這盛世美顏的美貓沒錯。

  不誇張的說,見到藍寶的人就沒有不喜歡它的。

  相比本土貓,藍寶這個品種在顏值上確實占優勢,被人看上不奇怪。

  “抱歉,它是我的家人,不賣的。”

  男人聞聲也遺憾看了眼藍寶,心說這麽漂亮的一隻小貓,若他能買回去送給王大人該多好啊。

  不過人家不賣,也不好強求。

  “是在下失禮了,還望夫人莫怪。”雙手抱拳朝簡喵喵拱了拱,男人誠摯道歉。

  簡喵喵擺擺手表示無所謂,見藍寶罐頭還沒吃完,索性和男人聊了起來。

  男人姓王名大樹,來自中原地區平城,是個行商。

  當然了,生意做的不大,若是大的話也不會連個護衛都不帶,而是和自家堂兄弟一起千裏迢迢跑來齊城。

  人不壞,就是精明,除了告訴簡喵喵他是個商人,做什麽生意之類的那是一點都不透露。

  但他不說,簡喵喵也能猜到,倒也不是她聰明,而是齊城除了海產品就沒有別的特產了。

  以現在的科技,諸如海魚、螃蟹、蝦、貝等海產品是沒辦法遠程運輸的,製作成魚幹銷量也不行,無他,隻因為內陸人受不了海鮮的那個腥味。

  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口味這種東西還蠻私人,就好比簡喵喵小時候,他們那地兒也屬於內陸的山區城市,平日裏以吃河鮮為主,記得她讀小學的時候,三叔外出打工,去的沿海城市,年底回家過年有買當地特產回來,其中就有魷魚幹和用罐頭瓶子裝著的泥螺。

  那是她第一次吃海產品,和村裏嚐過的叔伯嬸子爺奶們一樣,沒覺得魷魚和泥螺好吃,就覺得腥,這個觀念一直延續到司瑾進部隊,她去明江探親司瑾帶她去吃海鮮才改變。

  不過那是新鮮的,幹製海產品哪怕是到了現在,她也覺得腥。

  平城是內陸中的內陸城市,那邊的當地人鮮少能接受海產品的,千裏迢迢帶一堆幹製海產品回去,賣出去了還好,賣不出去就得全砸在手裏血本無歸。

  但有一樣海產品有需求,那就是可以治療粗脖子病的昆布,也就是後世的海帶。

  海珠其實也可以,但簡喵喵覺得可能性不大,好的海珠價格高,一旦出現本地商人就搶先收購了,不會等到外地商人過來撿漏。

  差的海珠···

  就算有,他們大概率也不會買。

  不過這一切都是簡喵喵的猜測,至於是不是真的,她也沒想著追究。

  所以,在和兩人聊了會藍寶吃完罐頭後,她就告辭離開了客棧,開始滿城的看,在攤位上買點小物件,和小商販們拉拉關係家常似的閑聊,然後從中提取到一些信息。

  別小瞧這些小商販,小商販才是消息最靈通的人,走街串巷的他們能獲取到消息的地方多了去了,就算很多消息都是無用消息,但也有些是有用的。

  這一提取,簡喵喵就發現齊城的縣令是個人物,他不但收留了全部的災民給他們分地重新錄入戶籍給了災民們一個安身之所,還邀請商戶施粥捐衣捐錢。

  士農工商,可想而知商戶的地位有多低下了,古代又階級森嚴,就算你家財萬貫,也隻敢偷著吃穿用。

  沒誰會在外麵明目張膽的張揚顯擺自己有錢。

  可地位再低下,那也是人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再者商戶稅收還高,平時交稅上下打點也就算了,現在還想著扒他們的錢做慈善,是個人心裏都會不舒服。

  災民餓不餓死凍不凍死跟他們有什麽關係,總歸餓死凍死的不是他們的家人。

  因此,這些商戶人家答應了施粥捐衣,捐錢卻是不願意的。

  換個性格強勢的縣令,那估摸著是直接下命令了,但齊城的縣令不,他知道讓商戶們拿錢他們心裏肯定不舒服,可若是讓他們有個好名聲,那這錢他們就會樂意掏。

  所以,縣令搞了個功德碑出來。

  捐的越多,功德碑上的名字排列順序就越往前,除此以外,他還同意給這些捐錢的商戶減免一些商稅。

  和後世做慈善免一定的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說功德碑的存在可以讓商戶們獲得一個好名聲,對提升他們的形象有幫助,那免稅對商戶們來說就是實打實的好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