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
作者:匣與橙      更新:2021-08-16 16:03      字數:2207
  金雞獎頒獎典禮吳景《源代碼》捧起了最佳男主角的獎杯,AB則獲得了一個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想想也是好笑,前世被網友們吐糟的《摳圖不自賞》的AB,現在居然首次參演電影就獲得認可,情何以堪啊!

  李赫在最佳導演上敗給了趙微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李赫一臉黑人問號。如果說輸給汪家衛陳可新,李赫也就認了,但是輸給趙微是什麽鬼?

  最佳編劇更離譜,又敗給了李檣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李赫臉都黑了,合著我TM就是來湊個數的啊!

  李赫坐在台下全程笑臉,感覺自己臉皮都笑僵了,暗暗想到,前世金雞百花還沒有分家,輿論尚且一片火熱,而現在金雞獎獨立舉辦,明天輿論不得爆炸啊?

  李赫猜的沒錯,第二天輿論果然炸了,主要焦點在於AB的最佳女配角和趙微的最佳導演。

  《南方都市報》就狂批AB,認為她的表演完全配不上這個獎項,楊彩尼,海晴,鄧佳佳哪個不比她強?

  知名影評人錢廖夫在微博上發表長文為李赫鳴不平,認為李赫開創了華夏科幻電影的新紀元,怎麽著一個最佳導演也不為過。

  而趙微一個半路出家的導演,論票房《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7億多怎麽也比不上《源代碼》的20多億。論內容深度,《致青春》連李赫的處女座《天才槍手》都比不上。

  而且李赫可是開啟華夏科幻電影新時代的,最佳導演沒有,最佳編劇總該有一個吧?

  很多網友都讚同錢廖夫說的話,紛紛在金雞獎下為李赫和《源代碼》鳴不平。

  “什麽眼光?《致青春》也能獲獎?”

  “我算是服了,評委收錢了嗎?”

  “怪不得華夏科幻電影一直不行,有金雞獎這樣的SM評委,科幻電影能行才怪。”

  “聽說趙微也參與了《蝙蝠俠:開戰時刻》女主的試鏡……”

  “真的假的?她還能選上不?”

  “我覺得難……”

  “黑幕,赤裸裸的黑幕……”

  迫於輿論壓力,金雞獎官方出來回應此次黑幕事件:“首先說明一下,所有的獎項都是經過評委投票產生的結果,評委來自華夏華夏電影家協會和華夏文學藝術界,已經優秀的電影工作者。

  所有投票都保證公平公正的情況下投票,評委們根據影片的內容深度和思想內涵來決定提名名單和獲獎影片,所以說獲獎的影片都實至名歸……”

  這篇微博下麵網友一片熱議,很多網友覺得自己被鄙視了。網絡時代,能帶腦子上網的是少數人,但是我可以不帶腦子,可你不能說我。金雞獎這篇微博在網友看來就是說網友沒腦子,被人帶了節奏還不自知。

  尤其是獎項官方明裏暗裏指出大眾沒有藝術細胞,無法分辨影片好壞,所以被有心人利用,更讓網友憤怒。

  輿論一片沸騰,媒體迎來狂歡,很多影視UP主靠吐糟金雞獎都獲得了不小的關注和點擊量。

  金雞獎發完微博之後就裝死了,任憑輿論怎麽說都不回應了,藝術的事情是你們這些俗人能理解的?

  唐茜茜為李赫鳴不平,率領粉絲把趙微的微博給攻陷了,《致青春》的幾個主演都沒有逃過,憤怒的李赫粉絲和影迷踏平了他們的微博。

  不過這樣的行為不光引起了趙微的粉絲和幾個主演的粉絲不滿,也引起了很多路人網友的反感,連帶對李赫也有了一些惡感。

  我們都知道《源代碼》受了委屈,但是你粉絲招搖過市,到處惹是生非就是不對了。於是輿論一天三反轉,某些小鮮肉又躺槍了,這種方粉絲文化正是由他們而起的。

  在有心人的引導下,話題由獎項黑幕事件轉移到了小鮮肉身上,金雞獎逃過一劫。

  不提網絡上的風風雨雨,此時《蝙蝠俠:開戰時刻》公布了演員名單和定妝照。陳昆憑借試鏡環節出色的表現獲得了男主角蝙蝠俠的角色,李沁獲得了女主角,陳保國二度與李赫合作飾演一個警長。

  其他主演角色都實力與人氣兼具的演員出演,影片定於11月初正式開機。《蝙蝠俠:開戰時刻》從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從而分散了網友對此次黑幕事件的注意力。

  網絡都是健忘的,很快漸漸的網友就忘了黑幕事件,轉而追逐其他熱點新聞了。現在李赫每一部電影都會引發極大的關注度,不論是影片類型,投資多少,誰能出演等等信息都能引起網友們的關注。

  華夏從來沒有一個電影項目能向李赫的電影一樣吸引這麽多關注,這也是很多導演和電影人對李赫反感的演員之一。

  如果大家都平庸那沒有事,畢竟都是一個樣子,但是突然出現一個非常優秀的導演,豈不是襯托他們的無能嗎?

  李赫在甘素參加完頒獎就直接去了昆侖山某地,劇組在那裏建設了一個村子和武者聯盟的武道院。

  李赫原本想在喜馬拉雅山做外景的,但是實地考察一番後,李赫覺得那裏的條件太惡劣,無法適應拍攝,劇組隻好重新選地方。

  原本傑安娜·科魯茲建議前往冰島拍攝,那裏保留了大量冰脈風景,環境和喜馬拉雅山很類似,條件也沒有那麽艱苦。

  但是唐茜茜表示反對,她認為劇組幾百號人出國拍攝會非常不便,花銷也大,不如在國內找合適的外景地。

  於是藝術指導就提出可以去天山和昆侖山,而且這兩個在武俠小說裏都是高手和世外高人的隱居之地,更符合武者聯盟的設定。

  李赫認為藝術指導說的有道理,於是就安排人去考察,最終定在昆侖山。

  於是劇組花了一個星期在昆侖山某地搭建了一個村子和武道院,等李赫來的時候,外景工作基本結束了。

  雖然昆侖山自然條件比喜馬拉雅山好不少,不過進入十一月份已經是冬季,為趕在大雪封山前,劇組抓緊拍攝。

  陳昆和陳保國敬業精神沒得說,雖然大冬天拍攝條件很惡劣,但是兩人都沒有抱怨,盡職盡責的完成拍攝工作。

  李赫對於這樣的演員也很放心,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表演才能獲得讓導演滿意的效果。

  武道院的戲份足足拍了半個月,終於趕在大雪紛飛之前拍完,劇組轉場去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