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演員選擇
作者:匣與橙      更新:2021-03-13 23:59      字數:2282
  端午節過後,李赫集結了工作室眾人,召開項目籌備會。其實簽約在工作室的也就杜崇義,王秀秀,冷誌美三人,唐茜茜自己投資了三百萬成為工作室合夥人之一,

  對於唐茜茜來說,三百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都是她從小到大攢出來的。富豪的朋友肯定是富豪,這是由他們所屬的圈子決定的,你的知識,地位,財富決定了你所能相處的圈子,所以唐茜茜和李赫的戀愛就像是一場意外。除了唐茜茜從小受到良好家教之外,也與唐青山開明有關。

  所以因為富豪爸爸的富豪朋友,唐茜茜平時逢年過節收到的壓歲錢,禮物都不在少數,久而久之也積攢了不少數目,唐茜茜那輛粉紅色寶馬就是一位愛慕唐青山的女富豪送的。

  李赫在會議上明確了眾人的職位,李赫身兼數職,導演編劇和製作人,杜崇義和劉三水為攝影指導,劉三水幾經考慮,答應等影片上映後再簽約夢工廠。燈光和道具,還有場務組都是杜崇義父親介紹的,負責人分別是莊韜,刁貴海,萬文台,人手由他們負責,李赫負責最後的把關。服裝,化妝組外包給一家專業公司,國內大部分劇組,除了核心導演組和攝影組,製片組之外,其他職務都基本外包給其他公司,隻要錢到位,這些公司絕對會把事情做好。

  唐茜茜也被李赫安了個執行製片人的職位,由她負責去和各組老大談薪酬,還有聯係租用器材和場地的事宜。跟在商業大佬唐青山後麵,唐茜茜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了不少東西。

  明確各組負責人後,李赫就省事很多,哪個組出問題,就找哪個組的老大就好了。之後李赫把製片工作計劃表分發給眾人,確定了開機日期和具體工作內容。那些在各大劇組混成老油條的劇組成員看到這份詳實的製片計劃表,頓時收起來對李赫的輕視之心,再也不敢小瞧這個看似玩票的年輕導演。

  李赫看見眾人神情後微微一笑,要說油條,他也不比這些人差啊,前世十幾年的經驗在這一刻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畢竟他曾經也帶過好幾個組,對劇組各項事務無比的熟悉。

  接下來的關鍵是,演員選擇。《天才槍手》雖然表現手法迥異,但本質上仍是青春片,演員不可能找那些成名已久的演員,人家也不會來一看就是三流劇組的《天才槍手》,所以選擇一些合適的年輕演員就成為李赫當下的難點。

  國內青春片的熱潮是從台島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開始大熱,這部投資不過一千多萬的影片於今年一月九號上映,取得7694萬票房,讓所有業內人士為之側目。後來兩部影片演員趙微轉型導演《致我們終將逝去青春》,作家郭小四轉型導演拍的《小時代》都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一時之間掀起了青春浪潮,也帶來了墮胎,姐妹撕逼,拜金主義等惡俗因素。

  不論三部電影的品質,這三部電影以及後來的青春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俊男美女。李赫是一個有追求的導演,不過也不會忽視那些讓電影大獲成功的基本因素,他這幾天都往QQ群裏發布了演員試鏡的要求,以此來尋找合適的演員,不過四大主演他有一些想法。

  在微信還剛發布的年代,QQ群是京城各個群頭,副導演,經紀人混跡之地,京城不像橫店有演員工會,在京城挑選演員就要通過這些群頭,經紀人介紹,所以京城演員圈子也相對混亂一些。而能放出來的角色都是一些不重要的配角,真正主要角色早在立項之初,就由導演和投資方內定了。

  李赫自己是導演,又是投資方,完全可以順著自己的心意去挑選演員。他的工作室也不會簽約任何演員,以長久的眼光來看,以後主流的製片公司也會逐步剝離藝人經紀業務。

  ……

  京城某個高檔小區,楊恣剛剛送走自己的經紀人,坐在沙發上看著桌上的劇本發呆。

  楊恣童星出生,童年時期就參演過不少影視劇,不過真正讓她家喻戶曉的還是《家有兒女》裏夏雪一角。和所有童星一樣,楊恣也麵臨著轉型問題。去年接了懸疑片《守株人》,可惜票房不佳,沒掀起什麽水花。同年還接了電視劇《心術》,可這部劇的主咖是張嘉義,吳秀播,海晴等一眾實力派。

  總之楊恣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紮著頭發的小女孩身上。她必須打破觀眾對他的固有印象,否則隻能像謝喵,曹俊一樣泯然眾人矣。

  眼前這個劇本無疑是一個機會,其構思之巧妙,節奏把控極好,透露著強烈的個人風格,這種影片要麽大賣,要麽撲街。不過劇本實在是太精彩了,楊恣相信交到合適的導演手中無疑會大放光彩,但現在是問題是,這部影片的導演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啊!

  這時她的電話響起,楊恣接過電話,是張藝山打來的。

  “喂,劉星,給我打電話有事嗎?”楊恣開玩笑道。

  “不是吧,小雪,這麽久了你還沒走出《家有兒女》阿?”電話那頭張藝山無奈扶額。

  楊恣哈哈大笑,兩人多年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楊恣曾一度幻想過倆人戀愛會怎麽樣?但是他們之間都太熟悉了,談戀愛肯定不自在。

  “說吧,到底什麽事?”楊恣正色問道。

  張藝山手中拿著《天才槍手》劇本,對楊恣說道:“聽說你也接到《天才槍手》劇本,怎麽樣?有什麽想法?”

  楊恣看著《家有兒女》劇照,詫異問道道:“你接到了?”

  待張藝山肯定後,楊恣猶豫說道:“我還沒有想好,不知道該不該接?你呢?”

  “我打算接下這部劇,畢竟我資源沒你那麽好。”張藝山說道,合上劇本:“再說了,隻是個試鏡邀請,人家要不要我還兩說呢!”

  “我是擔心這部影片的導演,太年輕了。”

  “我明白你的擔憂,反正再也不能更遭了,還是應該去試試,萬一成功了呢?你考慮一下,而且這是自《家有兒女》以來,我們首度合作,一定很有噱頭。”

  “我會考慮的。”掛斷電話,楊恣打開劇本,裏麵一句台詞映入眼簾:我們必須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

  一瞬間有了決定,楊恣給經紀人打了個電話:“這部電影,我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