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作者:青竹葉      更新:2020-03-18 06:15      字數:4904
  進擊的生活流(快穿)最新章節

  有一個工人的兒子,有一個城裏人的女婿,老太太沒有經受餓得挖心的罪。青川早早就送了兩百斤的紅薯幹過來,一塊紅薯幹放在水裏煮開可以放大一倍,雖說紅薯吃多了脹氣,還燒心,總比啃樹皮好一些。他還給小侄女帶了一包米粉,大嫂用得很節省,一個月的量愣是吃了三個月。

  他每個月還是會往老太太這裏送贍養費,今年不送錢了,改送糧食,一般都是十多斤,有時候是糙米,有時候小米,有時候蕎麥……種類沒個準,再添一些蛋、肉。老太太總是腦補她小兒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辛辛苦苦在外頭收羅吃的給她送過來,對這些糧食珍惜異常,不到關鍵時候不會拿出來。其實青川每天吃喝得挺好,他就是天生的眼圈發青天生的長不胖。

  大姐也從城裏寄了兩回東西,每次都有三四十斤的細糧。

  因此,家家戶戶都要斷糧的時候,青川一家過得還是比較滋潤的,看臉色就知道不缺吃。大哥心知自己是靠了老娘和弟弟,除夕夜特意請青川來吃飯。這個困難時節,請別人吃飯那都是過命的交情才有的待遇,吃的哪裏是飯?是命啊。何況大哥家裏難得燒了一尾魚,燉了不下蛋的老母雞,還用糯米做了年糕,十分豐盛。把平日舍不得吃的好吃的都拿出來了。

  但青川還是拒絕了,“不用了,我那邊已經煮了,有魚有肉呢。”他笑得有些虛弱。昨兒摸黑把村子跑了一個遍,真是做賊一樣,今天困得很,隻想睡覺,別的什麽都不想。

  大哥不知道實情,他被青川的虛弱迷惑,還以為弟弟是想多給自家留些口糧,感動得不得了,硬是從老母雞身上扯了一隻雞腿,非要青川帶回去。

  盛情難卻,青川帶著雞腿回去了。從大哥家裏到青川家,要橫穿半個村子,青川時不時的就能聞到別家傳出的飯菜香味。甚至還有同款老母雞的香味。很多人家養的母雞沒有營養不下蛋,這個時候就宰了。別的時候可以糊弄,除夕年夜飯總是要豐盛一點,哪怕取個好兆頭也行。再加上今日開門見喜,家家戶戶都得了意外糧食,所以手一鬆,本來隻想用木雞木魚對付過去的年夜飯,居然真的宰了雞燒了魚,還煮了正經糧食。

  木雞木魚,就是用木頭雕刻的雞和魚。以前的窮苦人家過年吃不起雞鴨,就用木雞木魚擺個盤子。這是青川到了這邊才學到的新常識,真的長見識了。

  他覺得自己一個個的穿越過後,能變成一個博聞廣識的人。

  第二日,正式跨入新年的第一天,青川開了大門,在堂屋的桌子上擺上兩盤糖果,南瓜子、炒黃豆、花生糖、冬瓜糖等,等著孩子們上門。但是直到中午的時候才有孩子過來,一群小孩子慫拉著腦袋,口袋扁扁,一無所獲的樣子。也是,如今連紅薯都快吃不起了,哪裏還有餘錢準備糖果給孩子們呢,能把之前收集的南瓜子炒一炒招待孩子就算很不錯了。

  青川把糖果都散給孩子,送走了興高采烈的他們,就關了院子的門。今天係統提供了一隻意料之外的大魚,大眼金槍魚,兩米長,重量高達四百斤。這是一種肉食性魚,肉食性魚的味道通常都很不錯,生吃美味,做成容易保存的魚罐頭也很好,這種魚的魚肝還很適合製作魚肝油。

  他去年一年基本都在學習處理魚,每天晚上都在‘摸魚’,各種各樣的品種都摸過,大眼金槍魚也一樣。青川很喜歡海鮮,但是條件所限,已經一年多沒吃過新鮮的海鮮,如今能吃到金槍魚,心裏真是美得不行,這麽好的魚,是做了罐頭吃,還是做魚幹吃?青川美滋滋的,拿出切魚的刀,開始比劃著哪個部位先下手。

  金槍魚的魚肉呈現出誘人的紅色,一看就十分緊實,青川把魚骨剔掉,大塊肉切成一片一片。那麽大的魚,就算去了魚骨,還有幾百斤的肉,青川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把不同部位的肉按著肉質不同分開。這部分風幹做魚幹,這部分做魚罐頭,這部分現在直接做煎魚排……把一條魚安排了個明明白白。

  係統給他切魚的技術打出了八十八的高分,入賬八十八積分,雖然用不了,每日看著積分上漲也是很開心。

  他把切好的魚排放在竹排上在後院晾曬風幹,魚骨切好之後放在大鍋裏熬煮。玻璃罐都已經清洗過,十七個高高低低的亮晶晶的罐子擺了一地。一會兒他要做魚罐頭,罐頭留下一部分自己吃,還能送一部分給別人。去年他傻兮兮把羊肉都留下一個人,隔幾天就吃,吃到上火,吃到聞著味都惡心的地步,今年可不能幹這傻事了。

  初二那日,魚罐頭已經做好了,粉白色的魚肉浸泡在黃豆油魚湯裏,魚肉纖維一絲絲非常明顯,吃起來居然像是吃肉,但又比肉更加鬆軟易碎,老人孩子都可以吃,易消化。青川抱著兩個魚罐頭和一罐魚肝去大哥家裏,今天大姐和姐夫要來走親戚,他準備送一罐大哥送一罐大姐,魚肝給大侄女。他每日上班,村裏的事情大都是大哥幫著處理,而大姐那邊給他寄了幾次膠鞋,他需要還這些人情。

  昨兒忙活半夜,今日起晚了,青川到的時候大姐一家已經到了。“這是海魚製作的魚罐頭,偶然得的,吃著滋味還行。”他把罐頭給了大嫂和大姐。小侄女本來躲在媽媽後麵,看到青川過來立馬伸出手撲過來,對這個常常給她帶好吃的叔叔親熱得很。

  嗯?

  抱起侄女,青川注意到屋子裏氣氛比較怪,不是太好。大姐看到青川,伸手拉住他,“小弟,大姐拜托你一件事怎麽樣?”

  “本來這事我不該麻煩家裏人,我知道村裏現在也艱難,再多養兩孩子很為難人,實在沒有辦法,大姐有自己的難處,隨便誰願意接手,我都不會帶到家裏來。不是大姐容不下人,這事……你讓你姐夫說吧。”大姐的嘴巴就像是機關槍一樣,偏偏關鍵時候戛然而止,留下無限聯想空間。

  她剛生了孩子沒有半年,按理說哺乳的女人會更豐滿,但大姐卻比之前還瘦了,可見城裏的日子確實不那麽好過。青川看向抱著孩子的姐夫,姐夫垂著腦袋,隻顧著看懷裏的小兒子。他兩個大的子女站在後麵陰影處,像是兩隻抱在一起取暖的小動物,在寒風瑟瑟裏發抖。

  姐夫一臉為難,幹巴巴的把事情說了。

  本來隻是一件小事,孩子和隔壁家孩子起了衝突,他大姐要臉麵的人,就壓著孩子給人家道歉。結果他家大女兒就特別委屈,是鄰居孩子起的頭,憑什麽要他們道歉?不是親媽就不知道心疼人。這句話特別刺激,青川大姐特別受不了,加上生了孩子沒有很久,激素影響,也比較情緒化,所以兩邊直接進入冰河世紀。

  這也就罷了,主要是姐夫家的大女兒偷偷抱小弟弟出門。小孩子思想又簡單又殘忍,她覺得沒了小弟弟自己和弟弟還能回到以前,是大家的小寶貝。當然,事情沒有成,小姑娘還有道德觀罪惡感,孩子還是抱了回來。但這次青川大姐無論如何都容不下了,要麽離婚,要麽把那兩孩子送走。

  他大女兒做出這樣的事,青川大姐也不瞞著別人,親戚鄰居大家都知道,一想到這麽小的孩子能幹出這麽殘忍的事,都覺得齒冷。這樣一個天生的白眼狼,誰願意接收?連親爺爺親奶奶都不敢呢,幾個伯母嬸嬸更是躲瘟疫一樣躲著。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就想到了大姐的娘家。

  青川大哥聽了這事哪裏敢收?他大姐就想到了青川,青川沒有成家,沒有孩子。“大的會照顧小的,你隻要給他們留著飯就行了。他們的口糧和衣服我會寄過來。就當大姐求你,養兩年就行了,等孩子大一點我就接回來。”

  讓一個年輕單身漢養小姑娘,這事兒實在不靠譜,還把前妻的孩子給後妻的小舅子養,怎麽想的?青川卻點點頭,“可以啊。記得把學籍轉到鎮小學來。縣城太遠了,早晚接送不方便。”

  大姐差點喜極而泣,大姐夫的表情更複雜一點,他歎了口氣,板著臉,“以後聽你們舅舅的話,我過段時間再來看你們。”

  大的孩子叫張莉莉,今年九歲,小一些的叫張世傑,今年七歲,姐弟兩個都不像他們父親張勇,可能像他們母親,眉眼精致,臉蛋尖尖。後世還挺喜歡這種長相,這個年代看來卻比較有攻擊性。兩個孩子的行李很齊全,換洗衣服、被褥、洗漱用品都帶著,塞了兩隻大麻袋。

  “這都是什麽事啊。”老太太唉聲歎氣。她對姐弟兩的感觀並不好,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想要傷害老太太的親外孫,老太太當然不滿意,現在這對姐弟還得麻煩自己的小兒子,哪怕有口糧補貼,總歸是糟心事。

  “娘,咱們往好處想,妹夫一個月給兩孩子三十斤糧食呢,兩孩子吃不了那麽多,小弟也能吃飽一些。小弟沒有城市戶口,拿著錢買糧食不方便,村裏也沒有多餘的賣出去,現在有這點貼補,也不至於餓肚子。”青川大哥說。

  青川帶著兩孩子和一堆行李回到住處。雖然是單身漢的屋子,卻是井井有條的,客房裏本來就有一張床放著,他略打掃了一遍,把備用的床墊拿出來鋪上。還有備用的洗臉架洗臉盆之類的,甚至還有一張寫字桌。兩個孩子像是木頭人一樣的看著他裏裏外外的打掃。

  鎮上小學的開學時間是一月份,過年之後,姐弟兩還有幾天休息。之後就要正常學習,輟學是絕對不允許的。

  青川看著時間差不多,就要去準備晚飯,“你們先熟悉一下環境,不過附近沒什麽人家,不要走遠了。”

  晚上不需要吃很多東西,他找出了一把紅薯粉絲燙熟了,澆上魚骨湯,每一碗粉湯夾了兩大塊的魚肉,又煎了太陽荷包蛋,撒了細蔥和燙過的小青菜。這樣一碗有魚有蛋有蔬菜的湯麵,便是放在後世也可以招待客人了,何況這個時候。

  “你說你不耐煩照顧孩子的,現在臉疼不疼?”係統說得酸溜溜的,認識這麽久,宿主可沒這麽熱情得招待過它。

  “養個一兩年,怎麽能叫照顧?頂多就是臨時照看一下。”青川回道。

  他去客房叫姐弟兩出來吃飯,姐弟兩個慢慢從屋子裏走出來,就像是兩隻不得不暫時離開自己的蝸牛殼的蝸牛,小心翼翼,十分惶恐。一係列的遭遇磨得他們沒有了脾氣,上麵說什麽是什麽。大家都覺得他們是沒有長大的小惡魔,青川卻知道他們是可愛的孩子。

  張勇說到自己小兒子差點讓親姐帶走丟了,青川從張莉莉身上感受到的,是後怕,還有做錯事的恐慌。

  真正的惡魔,是從來不知道後怕的。青川見過這種天生的惡魔,他特意去一一看過,那些犯下滔天罪孽卻依舊活得瀟灑的未成年犯罪,他們有的殺了弟弟妹妹,有些把陌生路人推到車輪的下麵,有些放火燒了自己學校,還有把自己同學分屍的。青川從他們的身上體會不到任何溫暖的東西,真正鐵石心腸,冷心冷肺。

  惡心到讓人想吐。

  所以青川一直不覺得自己和那種動物是同類,他有底線,他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孩子是美好的東西之一。

  初三,青川要去上班,他給姐弟兩留了中飯,糙米紅薯粥溫在鍋裏,下麵的木炭還有餘溫,可以一直保溫到中午。桌子上有一碟子金槍魚的魚肉,一疊鹹菜,一疊韭菜炒雞蛋。說是一疊,因為分量真的不多,隻夠兩個孩子吃。

  可是晚上青川回到家,他是帶著一罐牛奶回來的,桌子上的菜卻基本沒怎麽動,鍋裏的粥也剩了一些。青川重新熬了一鍋粥,把昨兒剩下的新鮮魚排拿出一個簡單醃製後用油煎了。他給姐弟兩個打了飯,把煎魚一分為三,還有別的菜也都一點點分開,用公筷夾到他們碗裏。

  “小孩子想太多要長不高。”

  晚飯後張莉莉主動去洗碗,青川也不攔著,他準備了一些熱水,免得太冷。過了一會兒,他把牛奶燒開,裏麵加了一點點糖,分了三碗。“喝了牛奶就去刷牙洗臉,早點睡覺。”

  昨兒大姐留下一百斤的糧食,說是兩孩子三個月的口糧,還有十塊錢,大概就是傳說中的代管費。人家既然又給錢又給糧,總還是要把人家孩子看好了,否則這錢拿著多虧心?

  他們就這麽不鹹不淡的處著,弟弟有時候會叫青川舅舅,因為他會講故事還寵孩子,缺了些父愛的小家夥還會特意找他玩,姐姐的防備心更強,一直沒有喊過。但是小姑娘很乖,姐弟兩的衣服都自己洗,平日還幫忙喂雞洗碗,紐扣掉了也自己縫。

  開學前一日,青川請了一日假,帶著姐弟兩個去新學校看過,認識了老師,又在鎮上吃了一頓。

  正式開學的時候,青川給兩個孩子都蒸了雜糧饅頭,雞蛋、豆腐幹和青菜切成絲,一起塞在饅頭裏麵,他做饅頭的時候特意把一些麥麩撒在最外麵,看著很粗糙難以下咽,其實裏麵都是軟軟的帶著麵食的甜香,“晚點我去接你們。”

  說罷,他推著兩孩子進校門。

  “舅舅。”張莉莉忽然喊了一聲,“你早點來接我們。”

  青川吸了一口氣,像是攻克了一款遊戲的第一關,“好。”

  “養孩子就跟捏泥人一樣,成功了就特別有成就感。誒,我就喜歡別人喊我舅舅,特別親切。反正他們爹媽也不要他們了,你說我接回來養怎麽樣?連結婚都省了呢。”

  係統冷哼了一聲,對這個日常自己打臉的宿主沒有想法,“你可做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