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7.24 並州刺史 軍政穩定
作者:二手電瓶      更新:2021-06-27 09:07      字數:6217
  第七章我在三國鑄漢魂

  ??7.24並州刺史、軍政穩定

  ??光和七年年底,經過將近一年的殘酷血戰,漢軍基本剿滅了黃巾大部分主力,剩下的都是些零散雜魚,已經無法造成什麽真正意義上的的問題。

  ??漢靈帝劉宏為了表示天下太平,改年號“光和”為“中平”,是為中平元年。

  ??返回京城、繳令、拜見皇帝陛下之後,鄧楓又在郊區軍營駐紮了大半個月,主要是部隊修整和做樣子給上麵看,期間總算有些上點台麵的勢力過來拉攏他,都讓他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借口打發走了。

  ??私底下,他通過上供的方式向張讓、或者說是想漢靈帝表忠心,又通過隔三差五進宮“侍寢”的方式向何進大將軍“亮態度”。

  ??特別是他又專門通知上黨方麵私底下加大了給何進的戰馬、鐵錠供應量,在雙方這裏都取得了實效。

  ??至於說穿幫的問題,實際上完全不存在。

  ??一方麵是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向張讓買的官,自然屬於“閹黨”,這一點不會有任何人懷疑。

  ??另一方麵,他在京城數次停留,中間最少兩個月,但沒有除公事之外見過何進哪怕是一次,張讓從未懷疑他會“跳槽”。

  ??私底下,鄧楓卻在皇後娘娘那裏鞠躬盡瘁不知道多少次,枕邊風狂吹,效果也是杠杠的,何進一直堅信他是自己的“忠心臥底”。

  ??鄧楓同樣是連續征戰,等到他終於率軍返回上黨老窩的時候,已經進入了十二月份,按照最新的年號計算方式,也就是中平元年十二月,或者說是公元184年底

  ??。花費了兩天時間安排好部隊的進駐事宜,又專門安排了底下官兵的輪流休假問題,鄧楓終於回到了太守府家中。

  ??“公子!”剛一進入內宅,兩個丫頭就不管不顧的分別左右抱住了鄧楓,連旁邊捂著嘴偷笑的小狐狸都顧不上。

  ??好不容易安慰了她們,鄧楓表情有些古怪的看向了小龍女,因為愛人的小腹仍然處於隆起狀態,換句話說,在懷孕十二個月之後,寶寶依然沒有絲毫出生的跡象。

  ??“夫君,你回來了。”小龍女自己倒是沒有意識到任何問題,還是很自然的上來靠在鄧楓懷裏。

  ??“這小家夥。”鄧楓給了愛人一記長吻之後輕輕蹲下來,把耳朵貼在了隆起的小腹上。

  ??以他的修為,能夠清晰的聽到寶寶心跳,也能通過精神掃描清楚的判斷出來,寶寶的體製遠高於正常數據,就是現實中七八歲的小孩子除了個頭之外都不見得比他身體好。

  ??“公子,可能跟你和夫人的實力太強有關係,按照正常的孕婦脈象對比,現在寶寶各方麵的發育隻相當於正常情況的不到6個月。”

  ??作為一個神醫,還有著金丹初期的修為,程靈素的技術水平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

  ??“也就是說,這小家夥大約需要將近20個月才能出生?”鄧楓有些茫然,他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根據靈姐姐的計算,應該是19個月多點。”旁邊的小昭補充道。

  ??“龍兒,你有沒有感覺到什麽不舒服?”既然寶寶沒事,鄧楓肯定要看看愛人情況。

  ??“沒有啊?”小龍女說沒有,那肯定是沒有。

  ??“公子,夫人的身體情況一切正常,而且與普通孕婦折算後的發育情況匹配。”程靈素的意思,就是小龍女現在的身體狀況正常,在孕婦方麵與普通人不到6個月時相當。

  ??“算了,這小家夥願意待著,就讓他多待點時間吧。”鄧楓無奈抱怨,他又不能把這隻小搗蛋鬼提前叫出來,隻好繼續摟著愛人說情話,孕婦可是很敏感的,哪怕是金丹期的孕婦也一樣。

  ??“公子,我們接下來做什麽?”和四個妹子甜甜蜜蜜了半天,大管家程靈素忍不住問道。

  ??“沒啥好幹的,把兵力補充到位,再就是加強一下親兵營的訓練。我今年肯定回事並州刺史,到時候總領一州事務,這點兵力絕對不夠,因此需要加強訓練,將來好提拔任用。”

  ??鄧楓對此沒啥想法,隻要一天還在上黨太守的位子上,一天就沒法發展軍隊,甚至連敞開了掙錢都不好辦,“商隊還有工廠方麵正常進行就好,再大就要讓有些人坐不住了。”

  ??“嘻嘻,公子想多了,就是現在的情況,也有不少人想要插一手,隻是被我們解決了。”小昭的態度一如既往。

  ??“主要是丁家,現在他們也意識到我們與張家已經合作了,隻是沒辦法同時壓製我們兩家,現在還在僵持狀態。”

  ??“沒事,等到我成了並州刺史,會盡快把他們安排了。”鄧楓對此沒太當回事,這些漢末世家有一個算一個,有一個就誅九族一個,絕對沒有一次會過分。

  ??更何況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浪費時間,“我也見過那個丁原了,他現在朝堂任職,位子還不低,不過並州刺史不會和他有什麽關係了。”

  ??又和兩個妹子商量了半天——小龍女對這些話題毫無興趣,加上孕婦嗜睡,鄧楓就讓小狐狸扶著她回去休息了——鄧楓最終還是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反正時間也不會太長。

  ??接下來也確實如此,算上程靈素在鄧楓征戰期間加強的2000步兵以及其他補充兵種,鄧楓手底下的軍事力量已經超過8000人,其中作戰兵力超過7000,消耗堪稱巨大。

  ??按照上黨郡的正常產出,哪怕是一點賦稅不上交朝廷,最多也就能養5000,更何況大部分賦稅是要上交的。

  ??算上朝廷按照正常標準撥付的郡兵軍餉,上黨一個郡的收入也隻能養活不到4000人,剩下的全靠走私商隊和倒賣鐵錠、戰馬等敏感物資,但好歹不用鄧楓再額外貼錢。

  ??平平淡淡的時間很快,中平二年六月份,來自京城的聖旨總算到達,而且是張讓親自過來下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察上黨太守鄧楓,治理有序,帶兵有功,平黃巾獻死力........”

  ??又是一套四六駢文,總之最後總結的意思就是晉升他為並州刺史,領一州事務;又給了個“平北將軍”的頭銜,領並州軍事。憑良心說,這封賞真的已經仁至義盡。

  ??首先是職務,現在正式就任已經提升過的並州刺史,也就是並州行政口的一把手,年俸名義上是3000石,相當於現在的高官。

  ??而且東漢隻有13個州,比現實社會的省一把手還要值錢,折算到明清時代就是不加六部侍郎銜的一省巡撫,從二品的待遇。

  ??其次是頭銜,平北將軍主要是讓他領兵的,屬於“四征四鎮四安四平”之一的正三品有名號軍職,後麵的“領並州軍事”意思是以後並州軍事口的所有事務,他可以一言而決。

  ??一句話總結,現在鄧楓已經是整個並州的軍事、行政、司法一把手,所有在並州發生的事,他都有最高權限——這放權力度,怪不得東漢很快就對地方上完全失去了控製。

  ??並州,屬於東漢末年的省級行政單位,下轄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共九郡,州治所為晉陽,真實曆史上,漢獻帝建安年間並入了冀州。

  ??這裏大致占據了現實中的老醋省、荷蘭省和手抓羊肉省各一部分,各種資源如煤礦、鐵礦、硝石礦、硫磺礦等等都很豐富,而且自古就以強悍的騎兵聞名於世,非常適合發展。

  ??有了名義,又有實力,鄧楓馬上以最快速度進駐了並州治所晉陽,然後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發展,就在這樣的發展中,晃眼就是整整三年。

  ??首先是軍事上,鄧楓第一時間安排了收下三大將張遼、高順和黃忠分別率領騎兵、步兵各600人“巡視”下轄的九個郡。

  ??每到一地就很利索的開始整軍,基本操作是對原本的各郡郡兵考核、裁汰,然後任命自己的都尉(郡一級軍事口負責人),每一地留下騎兵、步兵各200。

  ??以這些精兵為骨幹,以鄧楓從親兵營中專門抽調的精英為主官或者副官,重新把郡兵梳理一遍。

  ??保證每個郡有騎兵200、弩兵200、步兵400,也就是每個郡800郡兵,而且都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精兵。

  ??這其中,步兵不再作為主戰兵種,一個郡的步兵就連漢式鋼板劄甲都不再配發,而是統一裝備雙層皮甲,武器也不是鄧楓設計的主戰武器長矛,而是換成了長約1米的環首刀。

  ??他們的作用隻是平時協助維持治安,戰時才會統一調度以防萬一,為此專門在每個縣也安排了100同一水平治安步兵,縣尉也是由州刺史府統一安排。

  ??真正的野戰部隊是另外的200騎兵以及200騎馬弩兵,這些兵力都是由各郡縣自行供養,不是不想更多,而是再多了消耗偏大,實在不好安排。

  ??這一番調整還得到了京城朝堂的點名表揚,因為確實大幅度降低了郡兵數量,原本一個郡正常的郡兵怎麽著也在1500--2000之間,這一下降低了一半還多。

  ??不過,人數少了,但戰鬥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最主要的是花費反而更多了。

  ??但朝堂諸公不會管,隻會按照正常標準下發不知道打了幾折的軍費,不夠的部分隻能是各郡縣負責了。

  ??幸好有鄧楓的強大武力威懾,各大世家在交稅方麵“痛快”了很多,各郡縣的收入完全足夠,甚至年底的結餘更多了。

  ??這裏麵有四個特例,就是上黨郡加上三個邊關要地即雁門、雲中與西河。

  ??上黨的特殊,一方麵是因為鄧楓的兵工廠、被服廠、皮革廠、毛紡織廠等等各類工業都在那裏,是鄧楓的絕對老窩。

  ??另一方麵這裏與這裏與司隸、冀州都接壤,屬於邊境地區,為了以防萬一,鄧楓專門上表朝廷,表奏手下高順為上黨太守,上黨郡兵的數量也不是800,而是整整2,400人。

  ??其中騎兵就是1200,騎馬弩兵600,剩下的600步兵也不是治安軍,而是正軌的野戰長矛步兵。

  ??光是這些梳理,鄧楓耗費了整整半年還多,沒辦法,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家屋子打掃幹淨了才能談請客吃飯的事情。

  ??為此鄧楓讓三位前任太守“不幸被黃巾殘餘殺害”,又想方設法把剩下的太守們也都打發走,主要是自己出錢,讓他們協調背後勢力調走,最終完全清理好。

  ??緊接著,鄧楓專門上表,撤銷了五個內地郡的太守職務,所有事務由郡丞(行政一把手)、長使(行政二把手、司法一把手)、文書(財政一把手)和都尉(軍事、治安一把手)分管。

  ??對漢靈帝的理由是“把下麵的權力分開,以利於掌控”,為此鄧楓專門帶著小昭到偷偷跑到京城,在何皇後那裏吹了半個月“枕邊風”,又分別給了何進與張讓一大筆上供,最終也辦成了。

  ??這一模式也是鄧楓給將來治國弄得試驗,畢竟,正常封建社會那種什麽事情都是由縣令、知府一把抓的行為實在太過於權力集中。

  ??但未來那種各部分管又不可能現在實現,隻能先試試簡化版本,有問題再調整。

  ??以上是郡兵,不管平時還是戰時基本都是負責本郡防禦,類似於現實社會的“國民警衛隊”,騎兵和騎馬弩兵在必要的時候也可能會調動,但治安步兵任何時候絕對不會動。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確保鄧楓對整個並州的絕對掌控,但並不是鄧楓最主要的勢力。

  ??鄧楓手裏真正的主力,是分別駐紮在雁門、雲中、西河與晉陽的正規野戰部隊,包括騎兵10000。

  ??其中三個邊關要地各2000,由張遼(雁門太守)、黃忠(雲中太守)和史阿(西河太守)負責,剩下的4000駐紮在治所晉陽。

  ??15000長矛野戰步兵、6000騎馬弩兵,其中三個邊關要地各有3000步兵與1000弩兵,剩下的6000步兵與3000弩兵也留在了晉陽治所。

  ??整整31000精銳野戰部隊就是鄧楓手裏最大的底牌。

  ??為了建設他們,鄧楓耗空了並州府庫以及下轄個郡縣藩庫,又把自己手裏帶來的黃金耗費了一半多,這才在一年時間裏全部建成並裝備、整訓完畢。

  ??當然這還多虧了後來征召以及自己投奔的一批人才。

  ??其次是人才招募。這三年中,鄧楓陸續招募了不少來自各地的人才,主要是以寒門出身的精英為主,少量因為各種關係而招募的世家子弟基本也是以象征意義居多。

  ??現在,這些人中也有不少是原著中的名人,比如徐庶徐元直,他是主動來投奔的;郭嘉郭奉孝,這位是鄧楓安排人到潁川招募的。

  ??其他就沒什麽大才了,但林林總總也超過了100人,這些人有效保證了整個並州的行政體係運行。

  ??鄧楓正式任命陳宮為並州別駕,總覽一州政務,鄧楓從來都不是治國理政的人,他也看出來了,這位陳宮同誌並不是很擅長軍務,讓他做軍師明顯不太合適,倒是政務完全是一把好手。

  ??想想原著中,就呂布這樣的武夫,手下地盤的管理竟然沒出大事,陳宮這位僅有的高級文官絕對功不可沒。

  ??任命郭嘉為從事祭酒兼任兵曹從事,其實就是軍師職務,這位的軍事能力應該不會有人懷疑,鄧楓專門安排程靈素給他做了個全麵的身體檢查。

  ??結果無語的發現,他不過20出頭的人,能再活十年都是老天開恩,因此鄧楓強製性的給他安排了調養療程加上《九陰真經》配套修行。

  ??徐庶則任命為部曹從事,算是軍隊後勤的大管家,必要的時候也能用在作戰方麵,原本的輜重營一把手趙風則做了副手,至於怎麽收服的問題,鄧楓沒過問,相信徐庶肯定能擺平。

  ??倒是武將方麵,鄧楓的收獲不小。首先自然是趙雲學藝歸來,鄧楓正式讓他做了自己的直屬騎兵負責人,理論上晉陽駐紮的騎兵都歸他管。

  ??專門派人征召了蔣欽和周泰,這兩位的能力也沒啥好說的,鄧楓讓他們分別掌管步兵。

  ??還有一位雖然能力不突出但“威名極盛”的“大將”,廖化同誌,也是主動投效的,鄧楓本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讓他跟著趙雲做副手。

  ??有了軍政穩定,其他方麵也就好說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