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章 以文入道楊嗣昌
作者:孟冬北風      更新:2021-04-15 13:48      字數:2235
  接下來幾天,裴晉南發現了太多讓他憤怒的事情。

  天元城的新知府是一個叫陸英的人,這個陸英不是任何書院的弟子,而是劉沛然的人——確切的說是下人。他也不姓陸,陸英隻是他下人的代表,一種草藥的名字。

  天元城的武林人士很少,也沒有什麽先天高手坐鎮。所有的先天高手,都是劉沛然的下人,或者是一個慧劍門的門派出來的。

  他們維持著天元城治安,徑直江湖人打鬥。一旦發生打鬥,立刻羈押到知府衙門,不僅要被關起來,而且還要賠償打壞的東西。

  天元城的官吏多大出身低賤,都是他們世家所瞧不起的“賤民”。

  不過最讓他憤怒的是,白鶴書院竟然也支持陸英,並且還幫陸英培養官吏。

  簡直是胡鬧!

  如果不是怕暴露身份,裴晉南都想將顧希之殺之而後快了。這個文壇敗類,不配活在世上。

  天元城所見的一幕幕都讓他憤恨,哪怕天元城人民安居樂業,但是他依然不能接受陸英以及陸英所代表的“賤民”掌權,這是對朝廷的挑釁,對世家的挑戰。

  帶著一腔怒火,裴晉南返回了皇都。將天元城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報告了上去。

  果然,朝廷震怒,當庭下旨,將韓兆峰的家族滅門,作為他背叛朝廷的代價。

  然後,幾個公卿大臣上書。

  “白鶴書院有負皇恩,所有白鶴書院的學生,都不宜重用……”

  “此事必須嚴懲,不然其他書院若是效仿,後果將不堪設想……”

  皇帝也非常震怒,白鶴書院在文壇的影響太大,一旦將此事揭開,將會有無數人受到牽連。到時候,朝廷難免會發生動蕩。

  前腳剛剛發現陳籙想要謀朝串位,後腳有發生了白鶴書院倒戈,隻怕剛剛被打壓下去的有心人,又會生出不該有的奢望來。

  皇帝很想將那些亂臣賊子統統殺光,隻是這些人背後牽扯的人太多,一旦出現問題,他的皇位就真的不穩了。

  可是眾多大臣上書,如果不懲戒一下白鶴書院,的確難以服眾。

  雖然他知道,這些大臣的背後是其他書院和世家在行動,想要鏟除白鶴書院的人,倒出位子給他們自己人。

  但還是要順應這些人的意思,反叛不懲戒,這些人說不定就會效仿了。

  “所有十年前的白鶴書院學生,官降一級;十年之內的白鶴書院學生,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這是皇帝能夠找到的合適的折中辦法了,既能保住那些多年的功臣,又可以懲戒白鶴書院,做到功必獎,過必罰。

  大臣們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是也接受了。能夠拔下來一些職務,總比一點好處沒得到的強。而且這事還沒有完全過去,他們還會找機會給白鶴書院的人上眼藥的。

  聖旨一出,白鶴書院的學生都覺得受到了無妄之災。

  甚至一些出來時間很長的學生,對白鶴書院沒有半分感情。他們打著白鶴書院的旗號聯絡感情,不過是想要找借口組成一個圈子,好守望互助而已。

  現在因為這個借口遭到了貶斥,所有人都覺得很冤枉。

  近幾年的學生也感到不滿,他們有的已經當了官了,結果卻因為學院的關係仕途盡毀,沒有罵娘都是念及顧希之的教育之恩了。

  這裏麵最慘的還是楊嗣昌。

  科考的時候,楊嗣昌榮登三甲。殿試的時候,雖然也隻是得到了探花之位,但是前途一片光明。

  因為他很多觀點新穎,讓皇帝眼前一亮,於是將他留在皇都任職文殊閣行走,每半月都有麵見皇帝進行問對。隻要一兩年的時間,就可以外放,擔當知府。

  可惜,在文殊閣行走還沒到一年,就攤上了這樣的事情。

  楊嗣昌都傻了,他都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現在的心情。

  他能夠的中探花,是顧希之和劉沛然所賜。可是成也是他們,敗也是他們。

  被奪官之後,那些原本和他稱兄道弟的白鶴書院同窗們,一個個都對他不滿。誰讓他是顧希之欽點的院長接班人呢?出了事情當然怨他。

  楊嗣昌也非常氣憤,我還想找個人怪罪呢!

  “大哥,不要和這些人置氣。還是想想辦法,看看有沒有回轉的餘地吧!”楊嗣榮說道。

  “哪還有回轉的餘地?”楊嗣昌說話很衝,“院長支持天元城,形同反叛,陛下沒有殺了我就不錯了。”

  楊嗣榮聽到這話,也沒有了注意。他本來就不愛動腦子,除了練武之外,其他方麵根本沒有半點注意。

  “要不,我們回家吧!我怕再呆下去,有人會對我們不利。”

  皇都先天高手太多,他們現在人人喊打,不要說保護大哥了,就算他自己都不安全。

  “也隻能這樣了!”

  楊嗣昌無可奈何,既然不能當官了,就不能在皇都呆著了。危險不說,而且居大不易,還是回家想想其他辦法,看看有沒有什麽轉機。

  他嘴上雖然說沒有轉機了,但是心裏還是沒有放棄希望。

  兩兄弟到了飛凰山,這才知道通往天元城的道路被一座大陣隔絕了。

  去看了之後,發現根本過不去。沒有辦法,他們隻能返回霓凰路的一個縣城當中,暫時安了家。

  一邊等待轉機,楊嗣昌一邊讀書。

  讀書是他吃飯的本事,不能丟掉。閑暇之餘,他也練練字,臨摹的是楊嗣榮買的那本易經。

  楊嗣昌一直覺得易經很神奇,通過讀易經他解決了很多之前都不能解決的問題。

  一遍一遍的臨摹,突然有一天他感覺自己體內湧向了一股暖流。

  他連忙叫來了弟弟,“嗣榮,你看看我這是怎麽了?我怎麽感覺小腹熱熱的?”

  楊嗣榮大吃一驚,生怕大哥出現什麽問題。仔細查看一番,臉上古怪了起來,“大哥,你練出內力了!”

  “內力?”楊嗣昌呆住了,他沒有武道天賦,怎麽練出內力了?

  “你沒騙我?”

  “我騙你幹什麽?”楊嗣榮笑著說道:“大哥,既然以後不能當官了,以後你就跟著我練武,說不定能夠成就先天。”

  楊嗣昌默然無語:你要是不提不能當官這件事,你還是我的好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