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強忍淚水
作者:扁擔長板凳寬      更新:2021-03-11 21:35      字數:3105
  除夕夜的淮北下了場小雪,但今年的甘家依然不用貼春聯、掛燈籠,倒是讓甘韜少了場和風雪親密接觸的機會。

  “什麽時候回來的?”

  甘家屋前的主幹道上,縮著脖子,一上街回來,兜裏露出半個酒瓶的老漢,向甘家屋簷下的江梅娘兒倆,和坐在屋內門邊往路上瞧的老太太喊道。

  “有四五天了,待家裏沒出門!”

  估摸著老漢問的應該是自己,甘韜特意笑著應了聲,待老漢走離自家門口的路段,他才問一手揣兜,靠黃色鋁合金門上悠哉磕著瓜子的江梅道:“媽,剛那誰啊?”

  “五隊的長河,今年剛在這蓋的房子,他家孩子和你是小學同學,叫什麽來著?”

  江梅思忖他小學同學姓名的時候,門旁的老太感慨道:“長河也是個沒出息的孩子,他媽年輕剛嫁過來的時候,窮的褲子露了腚,也舍不得換二尺布,一件布褂子打了一層層補丁,到最後厚的跟老棉襖一個樣,他小時候應該也見過,現在還是天天醉生夢死,不曉得爭氣!”

  老太太恨鐵不成鋼的千完古,江梅看著親兒子意有所指道:“你注意點!”

  “關我啥事啊。”甘韜很不岔。

  年前這幾天,電視媒體除了談及09年各地春節活動,剩下的時間就是報道關於他的財富問題,甚至一些媒體已經信誓旦旦認定了他的富豪身份,所以他怎麽也算不上自甘墮落的那類人吧。

  老太太給想岔了的他解釋道:“你媽是讓你別搭理他,今天見到了,說不得過完年就要找上門了。”

  “找上門幹嘛?要錢還是要工作?”

  “肯定指望多少能領點錢好過日子嘛。”老太太不無感慨的說完,勸他道:“過了初一,如果有事要忙,你去外麵吧,待在家裏恐怕不得安生咯。”

  “救急不救窮,這種人我才懶的搭理他。”嘴皮上掀,露出個譏誚嘴角說完,他又有些不信道:村裏也不全是長河這種人吧,我怎麽還有家不能回了?”

  “我就問你,趕明兒,全村像我這麽大歲數的,或者年滿六十的老人往家裏這麽一坐,你能怎麽辦?不但不能打,不能罵,還得好生伺候著!”

  想到老太太說的事真有可能發生,他不禁鬱悶道:“哎西,怎麽能這樣嘛!”

  “別看你三天兩頭上電視,風光的很,但比起人情世故,老太太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聽她的話不會錯,過了初一就出門吧。”江梅提醒他。

  他很不滿,但也真是毫無辦法,撓著頭皮,走回屋裏道:“那倒不用,他們還真能逼的我離家出走?最多提前公布點事!”

  “韜啊,快出來看看,一群人估計都是來找你的?”

  他剛頭疼的一腳岔到屋內,屋簷下冒著嚴寒嗑瓜子的江梅就喊道。

  “誰啊?”老太太問道。

  她視力不成,看不得太遠。

  江梅解釋遠處一群人領頭的是村裏一位村官的時候,雙手揣兜的甘韜業已經回到了屋簷下,“嘿,該來的到底來了!媽,幫我上樓拿條煙唄。”

  “老太太今年多大了?”

  “82了。”

  “身體還算硬朗?”

  “還行,煮粥能吃下兩碗。”

  “吃粥好,稀粥有利於老年人消化!”

  他撕開煙盒包裝時,一群人已經頂著風雪來到了甘家。屋簷下,領頭之人先是問了老太太的近況,又詢問了江梅家裏有沒有困難啥的,隨後才轉向身著羽絨服的甘韜。

  推倒重建後的甘家很大,即使四處角落都安放著盆栽架子,客廳也有桌椅沙發茶幾,依然可以輕易坐下二十來個人,按下長槍短炮而不顯擁擠。

  客人坐下,甘韜順勢瞄了眼拍攝機器,清楚機器並未打開,便懶得去換腳上的棉拖鞋。

  “過去的零八年,華夏既發生了令人極其悲痛的特大自然災害,也成功舉辦了令世界矚目的奧運會……”

  縣裏來的父母官講了很多,但經過甘韜總結後就一個意思:企業家對兩件事的幫助很大,尤其是那些有良心的企業家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地方幫助都很大!

  “淮北縣城太小,一家同心分店已經讓市場完全飽和,據我所知,同心各個高層暫時無意再往淮北增加分店。”

  錄製的機器既然沒開,又是三十晚這個全家嘮嗑吃年夜飯的日子,所以甘韜一點不藏著掖著,簡單明了的闡明了同心影業無意短時間內投資淮北縣。

  “聽說甘總旗下另有一家專門從事影視製作的公司?”

  “確實有。”

  “甘總是土生土長的淮北縣人,應該明白我們淮北也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也有好的風光,希望未來能參與到貴公司的影視項目中。”

  甘韜敷衍的點點頭,他十分不看好對方的提議。

  這年頭的影視拍攝幾乎全於各大影視城中進行,清宮戲去橫店,民國戲去海市影視城、要拍沙漠古城有寧市鎮北堡影視城、想拍小橋流水有留園、耦園;南方劇組來橫店影視城、北方劇組去京城懷柔影視城,四麵八方全有快捷便利的影視城,真的很少用到實景。

  好萊塢的一些大片甚至已經開啟cg特效製作,更別提劇組願意來沒有名山大川的淮北小縣城取景了!

  一念到此,甘韜也很苦惱,不是他不願幫著家鄉父老啥的,實在是不知道咋幫,怪隻能怪他旗下的產業和小縣城不對口。

  如若他是搞工廠企業的,倒是好辦了,直接開個分廠招點員工就是了,畢竟在哪不是生產。可他搞的是影視相關產業,廖無人煙或者人煙稀少的地方蓋一家商場、電影院,那不是促進地方發展,那是建鬼樓!

  對方大概也察覺了他的態度不是那麽的積極,因此場麵一下冷了下來。

  “天冷,各位喝點熱水。來,抽根煙。”甘韜抽出香煙向眾人一一散去,散到村裏那位領導麵前時,他忽道:“甘家村過了八十歲的老人有多少位啊?”

  “連老太太在內,全村八十歲以上,包含八十歲的老人還剩九位。”

  甘韜又問:“那六十歲以上的呢?”

  “這個還真不清楚,你想知道,等過完年的。”

  兩人的對話,屋裏眾人聽的分明,都是知識分子,哪能不清楚這是有錢人想著在老家花錢買名聲了。

  事是好事,但是是人甘家村的好事,卻對整個淮北縣並無太大幫助。

  “行吧。”甘韜頷首表示同意後,接著道:“再者就是,這趟回來,發現家門口的這條柏油路也多了不少坑,過完年我私人出錢改成水泥的吧,也就那麽點長。”

  村裏的那位領導臉色有點激動了,修路可不是給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發錢對他毫無用處,這可是妥妥的政績,“工程質量方麵你放心,你哥我肯定會把好關。”村裏的領導忘記了身份,與甘韜攀起輩分。

  “另外就是中心小學的事吧,年初送我爺走的時候,是從那走的,發現和我念書的時候沒什麽變化,依舊是那麽幾間大瓦房,這回一勞永逸給母校蓋座教學樓吧。”

  他所講的三件事,其實就是回來那天聽了老太太的話後,幾經考慮下的產物,今天既然當著這麽多領導的麵說出,說明他已經無所謂是不是道德綁架,想著自己確實賺了些錢,又是養育了甘家六代人的一方山水,花點錢就花點錢吧。

  關鍵對他來講,這個錢不算割肉。

  “機器開了錄兩分鍾吧。”

  天色漸暗,路上行人匆匆,看樣子急著回家貼對聯,縣裏領導不由吩咐電視台兩人打開機器。

  再者,某人又是修路又是蓋教學樓的已經足夠了,總不能一次性讓人全家蕩產吧。

  “我就不用了吧,您利用春節假日期間不辭辛勞的探望農村老人,我上鏡不是太好!”甘韜笑著開口。

  領導點頭同意後,旁人退散,甘家老太太變成主角。

  一行人走後,老太太表現的很淡定,倒是江梅對著他唉聲歎氣道:“這得多少錢啊!”

  “媽,今天除夕,明天初一,你這麽唉聲歎氣真的好嗎?”他翹眉故意恐嚇有些封建的江梅道。

  “對,對,對,看我這個嘴,這兩天過年要高興,都要高興!”

  他奸計得逞的“嘿嘿”一笑後,挽著老太太起身,又摟著江梅的雙肩,轉頭催促道:“趕緊做年夜飯吧,早就餓了!”

  “做飯,做飯!”江梅很是認同的點點頭。

  卻不知一秒前還急不可耐轉頭向她要年夜飯吃的某人。

  下一刻,卻被強忍的淚水瞬間浸濕了眼眶,不得不抬頭望天。

  發絲不算濃密的江梅多了太多的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