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攻太微●盤古山顛
作者:人一介      更新:2021-06-06 14:28      字數:2412
  刑天現在不但心情很好,而且腦筋比以前也靈活多了。

  以前懵懵懂懂的問題,現在突然明白了。

  不過,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以前不是問題的東西,現在也成了問題。

  他聽到盤古爺爺提了幾次九州,他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於是問道。

  “盤古爺爺!你說的九州,似乎開始的時候並非如此?為何你卻一再提到這個名稱?”

  盤古一愣,然後笑道:“刑天賢孫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三皇五帝你們誰能給他解答一下?

  “還有,你們下麵的孩兒們,稍安勿躁,先把這個問題搞搞清楚然後我再接著往下說。”

  下麵不少人說:“這也是我們的問題,我們也要聽聽。”

  盤古哈哈一笑:“如此甚好,就一起聽聽,也算作我給你們講古的一部分。”

  五帝的最後一位大禹帝哈哈一笑,站了起來說:“刑天爺爺!我來給你說說說,對了,叫你爺爺沒錯吧?

  “我稱黃帝為爺爺的,你和他一輩的,是吧?”

  刑天嗯了一聲,算是同意了他的說法。

  盡管他的輩兒大,可是禹的身份是五帝之一,還是要給他麵子的。

  禹可是知道刑天厲害的,雖然他當了五帝之一,那隻是憑借他的政績和人品,而不是憑武功。

  估計打起來,他不是刑天的對手。

  尤其在今天這個場合,他一個五帝之一的人物可不能隨意行動,刑天則沒有什麽限製。

  聽見刑天答應,他就放心了,說道:“我是因為治理洪水,才當上五帝最後一個帝王,所以熟悉九州。

  “因為這個九州,就是我治理洪水的戰略,也是我實際完成的工程①。

  “你們知道這個‘州’字是什麽意思嗎?

  “‘州’的本意就是四麵被水環繞的一塊幹地,因此九州,就是九塊這樣的幹地。

  “我的治水戰略就是浚,和我父親鯀的方法相反,他的方法是堵,意思就是都給原地攔住。

  “水少的時候攔住沒有問題,越積越多,最後攔不住,就把人和土地都給衝走了。

  “我的方法是浚,就是疏通,水來了,我不攔截,而是幫助它們從四邊流走,這樣就能保持幹地的安全。

  “我的九州,就是我的疏通係統,一直把這些水引流到大海裏麵。

  “這就是九州的由來,不過據我所知,後世的一些人並不知道我分成九州的真正意思。

  “而且他們也不知道我分成九州隻不過是湊巧,其實多一些少一些都沒有關係。”

  刑天道:“謝謝你,賢孫。”

  稍微愣了一下,刑天又問道:“再問你一個問題。

  “後世的一些愚拙文人說有一本書叫《禹貢》的不是你寫的,而是幾百年以後假托你的名的偽作。

  “你有沒有聽到過?”

  其實,這個問題是孔毓良傳給他的,讓他代問。

  否則,刑天才不會關心這種事情。

  可是孔毓良就覺得問題很大了,如果能得到大禹的肯定,那意義就大了。

  禹帝聽了,嗬嗬一笑。

  “果然後世的那些文人愚不可及!爺爺你肯定不會被他們所迷惑,因為他們都隻會在雞毛蒜皮上糾纏。

  “我給你解釋一下為什麽那些文人之愚蠢吧。

  “我既然已經完成了九州治水工程,在這之前我豈能沒有一個計劃方案?即使沒有寫出來,也在我心中是吧?

  “況且,我還真有圖示,畢竟九州的平地、山川、河流很多。

  “至於我的圖示是什麽形式、是不是完善,這個很重要嗎?

  “既然有這個東西,難道作者不是我嗎?

  “至於我的手下加了一些說明或者注釋,甚至我的後代做了同樣的事情,能改變我是作者的事實嗎?

  “還有,那些後世文人是按照他們迂腐的觀念製定標準,然後評價他們的先輩,這個本身就是荒謬可笑。

  “他們有什麽權利製約我們該怎麽做?

  “我們幹什麽事情難道要聽他們的指揮?

  “所以你看,你說的《禹貢》我是作者毫無疑問的,這個就是標準答案,他們任何亂七八糟的說法都是胡扯。

  “刑天爺爺,你不必理他們,可能的話替我扇他們十幾個耳光。”

  刑天很讚同禹的說法,點了點頭,說:“賢孫說的不錯,我答應你,扇他們耳光。”

  然後傳音給孔毓良:“聽到了吧?下不為例,別再問這種愚蠢的問題。”

  孔毓良感到老臉熱辣辣,比扇了幾巴掌還疼。

  心中也罵了幾句狠的:“你們這些孔孟之徒也太丟臉了,看你們糾纏的都是什麽東西?

  “難道眼睛裏就看不到重要問題嗎?

  “怪不得你們成了無用的代名詞,被人棄之不用。”

  這樣的澄清其實也沒有用多長時間,剛說完,挨著禹座位的五帝倒數第二位舜也站了起來。

  “說起九州,我也補充幾句,雖然到了禹的時候,說的是九州,可是在我治理的時候,是十二州。②

  “有意思的是,我分的十二州,也和治理洪水有關,同樣是平地、大山、河流。

  “這個也就對上了禹帝剛才說的九州是湊巧分成九塊平地,我的十二州湊巧有十二塊平地。

  “即使以後分成幾十塊,原則也是一樣,就是那裏有一塊平地可以住人,這是最基本的。

  “既然住人就不能被水所淹沒,就要開山浚河,如同禹帝那樣興修水利工程。

  “後世的那些文人抓不住這個要領,卻去追究誰寫的書,簡直蠢死了。

  “那些人簡直是給我們三皇五帝丟臉。”

  刑天沒有吱聲,隻是孔毓良覺得又挨了一巴掌。

  盤古打斷了大家的討論,說:“刑天這個問題就討論到這裏,下麵我們說正事,正事就是我自己。

  “接著我們逃難說,那朵白雲一直帶著我和小妹到了一座高山,那座山比周圍的山都高,停在那裏。

  “後來我就叫它盤古山,以後我幹的一些事情都在那裏,對了,就是我後麵這座山。”

  眾人一看,那山果然非同一般,高聳入雲。

  “當然那個時候,我是一無所知,就在那時,一位天使出現在我的麵前,對了,就是今天到場的這位。

  “米迦勒天使,要不要你來說下麵的事情?”

  —----------------------------------------------------------------------

  ①《尚書》《禹貢》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②《尚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