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勸降
作者:步梵      更新:2020-03-18 04:04      字數:2339
  是夜。

  漆黑的夜空籠罩大地,寧平城內火把之光在冷冽的寒風中搖曳,楚軍並沒有急於發兵天葬關,大軍駐紮在寧平城內休整一晚。

  月色昏暗,寒風嘶吼,空氣中充斥的血腥氣消散,寧平城四座城門被楚軍重兵把守。

  此時。

  嶽飛,冉閔,衛青三將已經開始療傷,白起,李靖,霍去病,馬援諸將在大帳內商榷,明日發兵天葬關事宜。

  良久。

  軍務商討結束,打掃戰場的士兵進入大帳稟報:“報,寧平城一役,斬敵兵八萬,俘虜士兵兩萬,戰將一人。”

  白起揮手示意士兵退下,出言詢問道:“俘虜兩萬,戰將一人,該如何處置。”

  “發兵天葬關在即,將他們留下恐生事端,還不如殺了,一了百了!”

  “不可魯莽,我軍攻打東瀛帝國師出有名,要是斬殺俘虜將會落人口實,反之我們善待俘虜,可以彰顯我軍是仁義之師。”

  “吾皇日後定會問鼎天下,百姓將是國之根本,他們的支持不可缺少,善待俘虜可化解百姓對吾楚大軍的敵意,此舉乃是一舉多得。”

  “至於,兩萬俘虜可交給敵將統領,隻是章邯性情剛烈,恐讓他臣服不是見容易的事情。”

  李靖微眯眼眸,鏗鏘之聲響起,他和白起不一樣,沙場交鋒隻殺該殺之人,俘虜和百姓概不殺害。

  他借此機會說服章邯歸順楚國,寧平城下一戰,章邯的強悍讓諸將敬佩,如此神勇悍將殺之可惜。

  如果能順利勸其臣服於楚,可增大軍實力,同時解決兩萬俘虜的問題。

  “兩位大帥,末將和章邯有幾麵之緣,願意前往勸其歸順!”

  李存孝驟然騰起身影,稟拳施禮,李靖側目看了眼,道:“如此甚好,就由李將軍出麵。”

  諸將離開大帳,李存孝將石達開喊停,兩人一起前往關押章邯的營房走去。

  守衛的士兵見李存孝和石達開前來,紛紛躬身施禮,看到兩人示意,抬手快速將營房大門打開。

  “咯吱!”

  開門聲傳開,李存孝和石達開進入其中,昏暗的燈光下,章邯席地而坐,後背筆挺如劍。

  “章將軍,故人來見,將軍不打算回頭看看?”

  李存孝聲音響亮,可章邯閉口不言,對於兩人到來置若罔聞,石達開麵色未怒,欲起身上前卻被攔了下來。

  “往昔金昌城一役,你我並肩作戰,今日相見,存孝隻是來敘舊而已。”

  “李將軍已是楚國十大元帥之一,麾下神武軍團強橫無匹,某身陷囹圄,隻是將軍眼中的囚徒而已,我們之間還需敘舊?”

  章邯不曾回頭,雄渾之聲傳開,聲音裏充滿惆悵,縱觀他戎馬一生,代表戰爭學院參加大小戰役無數。

  要是早知會落得這般下場,他早就棄暗投明,估計眼下已是他國上將軍,一生效忠於戰爭學院,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亦沒有高官厚祿,可到頭來卻被無情的拋棄。

  憤恨。

  不甘。

  憋屈。

  現在章邯隻求一死,算是他最好的歸屬,李存孝前來為何,他心知肚明,但已心灰意冷,意誌消沉,不想在卷入無止境的戰亂中。

  “章將軍此言差矣,往昔你我並肩殺敵,今將軍本不應如此,存孝於心不忍,不想眼見一代名將隕落。”

  “寧平城之戰結束,正是將軍浴火重生的最佳時機,吾皇乃仁義之君,心懷天下百姓,將軍棄暗投明,定可得到器重。”

  “生逢亂世,為將者,身有千鈞重擔,後又千軍萬馬,將有赴死之心,士卒無貪生之念。”

  “將軍之能,統萬軍易如反掌,何不為天下百姓過上平靜的生活,出一份綿薄之力。”

  李存孝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簡單幾句話讓章邯愈發無地自容,長歎一聲,剛毅的臉頰上布滿陰霾。

  “章將軍,寧平城一役,俘虜士卒三萬,吾楚諸將希望把他們交給將軍統領。”

  “存孝,言盡於此,希望將軍做出正確的選擇,埋沒了一身本領和才華。”

  李存孝字字珠璣,鏗鏘有力的聲音不斷敲擊章邯的內心,就在兩人離開營房時,章邯突然騰起身影,突兀的聲音傳來。

  “等等~”

  “李將軍之言如雷鳴驚夢,在下雖已是風中殘燭,但有生之年可效忠天下明君,實乃大幸。”

  ....................

  狼煙滾滾,戰鼓四起,天下無處沒有硝煙,此時距離寧平城一戰,已經過去三天時間。

  白起眾將統領五路大軍正趕往天葬關,早在三天前川島景仁就收到消息,得知戰爭學院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他沒有絲毫的意外。

  “景仁公子,楚軍真是不可小覷,福島城一役戰敗,此番戰爭學院傾巢而出,卻無一人逃出寧平城,想想都讓人覺得驚悚。”

  “怎麽,獄將軍怕了?”

  “堂堂飛蛇軍統帥,一次失敗就讓你心灰意冷,視敵如蛇?”

  “楚軍的強大,本公子早有領教,我三十年的精密部署,卻被楚帝短短不到三個月時間全部摧毀。”

  “他,有資格做我的對手!”

  “至於,統軍前來的六位敵將,本公子還當真沒放在心上,探子來報楚軍距離關隘隻剩一天行程,有些迫不及待想和他們交鋒的衝動。”

  川島景仁不屑的聲音響起,任由冷風從身影上呼嘯而過,目光遠眺眼前天塹峽穀,臉上陰桀的笑意更濃。

  此時此刻。

  函穀關外。

  隆隆馬蹄聲震天響起,一行人勒馬而立,關隘大門敞開,蘇烈和龐德身披戎裝,緊握腰間長劍,闊步向前走來。

  “末將(蘇烈,龐德),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沒錯,前來函穀關的正是楚帝,他帶領羅世信,納牙阿,燕雲十八騎和一千鐵鷹銳士,接連三日的奔襲終於抵達。

  在國公狄仁傑沒有返回皇城前,楚帝就接到蘇烈傳回的八百裏緊急軍報,函穀關外出現一支不知名的軍團。

  他們接連襲擾函穀關,卻未曾發起猛攻,蘇烈和龐德兩側帶兵出關迎戰,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傳軍報入京,希望楚帝派強將前來助陣,卻沒想到楚帝親自前來,這讓蘇烈,龐德大驚不已。

  楚帝視線從兩人快鎧甲上劃過,見他們風塵仆仆的樣子,他手臂虛抬,示意二將起身說話。

  “兩位將軍是否已經查清,襲擾函穀關的到底是什麽人,他們隸屬於什麽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