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仁義之至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3-10 19:36      字數:1714
  柳三娘守寡雖沒幾年,卻深知一個女人想要撐起門戶有多艱難,寡居女子門前多是非,更遑論餘嬌一個年輕小姑娘,少不得豺狼虎豹上門找麻煩。

  “不用了。”餘嬌拒絕道,“我日後要行商,應會入商籍。”

  因話語太過冷硬,餘嬌想了想又道,“行商少不得在外麵拋頭露麵,於名聲有礙,斐哥兒勤奮好學,我看他有心走科考之路,不好因我的聲名影響到他。”

  提及斐哥兒,柳三娘便不再提讓餘嬌改回原籍,又因餘嬌如此為斐哥兒著想,有些不大好意思,便又說:“那你先搬回家裏住,前些日子我新縫了兩床被褥,等從縣衙回來,我給你收拾間屋子。”

  餘嬌語氣柔和了些,仍是拒絕了。

  柳三娘抓住了她的手,這個動作令餘嬌一僵,柳三娘臉色也有些不大自然,她從前幾乎不與餘嬌親近,下意識的鬆了手,柳三娘難得用了對斐哥兒說話時那種為人母的口吻,“先回家裏住著,家裏有屋子,去住什麽客棧?你要想搬出去,等找好宅子,我不攔你。”

  餘嬌沉默了一會兒,終是答應下來。

  斐哥兒對她極是親近,知道她回家中住,一定很是開心。

  兩人來到縣衙,柳三娘以餘嬌要行商入商籍的說辭,表示別籍異居的確是家裏人一同商議過後,她做主同意的。

  高縣令讓人寫了一份留存的證詞,柳三娘摁上手印,高縣令為餘嬌辦理了戶冊和籍契,至此,餘嬌與餘家的關係涇渭分明開來。

  收好籍契,餘嬌出了內堂,見餘儒海仍坐在外麵,她道,“我先送我母親回家。”

  餘儒海目送她與柳三娘走出縣衙,見高縣令走了出來,忙站起身,“今個兒讓大人為我餘家的事情操勞了。”

  高縣令微微一笑,因看好餘啟蟄,他對餘老爺子態度很是可親,招呼衙役送了茶水進來,他笑著道,“這有什麽,我身為一縣父母官,這不過是分內之事。”

  說罷,他又關心起餘啟蟄,問道,“五哥兒可有寄家書回來?也不知他可曾拜在我房師門下。”

  餘茯苓昨個兒捎回了餘啟蟄的來信,餘儒海已經看過,他笑著回道,“啟蟄在家書中說在京城一切安好,想來是已經拜會過您的房事劉詹士,得到了劉詹士的照拂。”

  高縣令笑眯眯的點了點頭,他十分看好餘啟蟄,若年後此子真能高中,他刻意交好,定會有所回報。

  又想及餘嬌一事,高縣令終忍不住問道,“說來您家裏的家事,我本不該多嘴的,餘五哥兒可知孟姑娘另立籍契?”

  餘儒海嘴巴動了下,支支吾吾道,“他……他遠在京城,還未來得及知會一聲。”

  高縣令皺了皺眉,“老爺子,你可還記得我先前與你說過,有位錦衣衛千戶曾來縣衙改了孟姑娘的籍契造冊,那位錦衣衛千戶與你家餘五郎應是相識之人,餘五郎當日讓那位錦衣衛千戶將孟姑娘的籍契改為五郎的妻氏,可見心中是有孟姑娘的,雖子女親事皆由家中長者做主,但這般先行後聞,待餘五哥兒知曉,恐生事端啊。”

  高縣令不覺得餘啟蟄是個事事都由家中長輩做主的人,他一手文章胸有溝壑,是個大有主見之人,那樣的人,怎麽會任由旁人插手擺弄自己的事情。而餘家眼見子孫要登科,就趕走窮困出身的孫媳,實不算高風亮節之輩。

  餘儒海卻沒有將高縣令的話放在心上,這要歸功於餘周氏的不斷洗腦,她不遺餘力的給餘儒海畫餅,描繪日後餘啟蟄中榜,娶一個高門貴女,整個餘家脫胎換骨的模樣。

  便是五哥兒知曉後會生氣又如何,還能不認他這個親祖父不成?

  更何況京城貴女如雲,五哥兒在京城開了眼界,說不得已經看不上孟餘嬌這樣粗鄙出身的女子。

  餘儒海笑著與高縣令道,“無妨,我家五哥兒尚且年幼,哪曉得兒女之情,原先是我糊塗,五哥兒身子骨弱,便聽信了方士之言,買下了那與他生辰八字相合的孟丫頭給他衝喜,實則兩人之間清清白白,一直以兄妹相處,如今五哥兒的病已經好了,也不好耽誤人家姑娘。”

  高縣令聽他這麽說,倒也信了幾分,他記得那年餘五郎奪下童生試的案首,後來一病不起,何況方才那孟姑娘說要行商,心性也絕非尋常女子。

  “原來還有這樣的內情。”高縣令想到孟餘嬌手中那一遝田契,她一個衝喜媳婦,娘家隻剩寡母幼弟,能有這麽多私產,定是餘家所贈,如此這般,餘家也不算虧待那姑娘,倒是他以小人之心看低了餘家。

  高縣令道,“你們餘家倒也對那位孟姑娘不薄,買下百畝田產送與她,也算仁義之至,不愧能培養出餘五哥兒那般優秀的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