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就你嘴甜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3-10 19:35      字數:1690
  “還沒到捉襟見肘的地步,你快收起來吧。”餘嬌一早已經讓夥計去驛站將寫給顧韞的信寄去了儋州,跟沈瑜不過是在說玩笑話。

  顧韞沒再贅言,招呼大勇將銀票收了起來,道,“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餘嬌笑了笑,“還有一事得勞煩你,幫我收購些胡菜籽,大約需要六百斤左右。”

  顧韞點頭,“這事兒不難辦,就是麻煩些,我找人四處去問問看。”

  大量種植胡菜的農戶極少,青州又遭了水患,得往其他州府跑一趟。

  被餘嬌吩咐去備馬車的夥計從後院走了進來,“東家,馬已經喂好了草料,咱們什麽時候走?”

  餘嬌頷首,“稍等一會兒。”

  “你這是要去哪?”沈瑜好奇問道。

  餘嬌站起身道,“回長奎。”

  沈瑜聞言,撂下手裏的一串葡萄,“你怎不早說?我出來這麽久,糧沒買成,也該回去了,咱們一道。”

  以後要合作,如今一道回長奎也沒什麽,餘嬌應聲道,“那你看要快些,我等不了太久。”

  沈瑜當即對大勇吩咐道,“快去客棧收拾東西,咱們回家。”

  倆人起身就往糧鋪門口走,餘嬌出聲道,“我在雲來客棧門外等你。”

  餘茯苓幫著餘嬌將行李放在了馬車上,“你跟沈少爺一路作伴也好,我前次回家的時候,聽說有些吃不上飯的難民成了毛賊,專門攔路打劫,路上仔細著些。”

  餘嬌含笑應聲,“我在家至多呆兩日,便回來,辛苦阿姐看鋪子了。”

  “就你嘴甜!”餘茯苓笑著嗔了餘嬌一眼,伸手往餘嬌手中塞了個食盒,她道,“這是我做的一些小食點心,還有一罐蜜餞熬煮的湯水,路上餓了就用些墊墊肚子。”

  餘嬌接過食盒,溫聲道,“鋪子要是不忙,阿姐也出去轉轉,想買什麽東西都記我賬上。”

  餘茯苓聽了餘嬌的話,心裏開心,嘴上卻道,“你都窮的跟人借錢了,還跟我大方什麽?你上回給我的銀子,我還沒花呢!”

  她催促著餘嬌上了馬車,心裏卻尋思著抽空在城中逛逛,眼看著快要入冬了,得給趙禹做身冬衣,再納兩雙厚實的鞋子。

  夥計牽著馬車出了院門,駕車去了城中的雲來客棧。

  餘嬌在馬車裏等了兩炷香的時間,沈瑜和他的小廝從客棧裏走了出來,與餘嬌打了個招呼,沈瑜便上了他自家的馬車,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出了沚淓城,往長奎縣行去。

  在車上閑著無事,餘嬌翻出前兩日在沚淓城中書齋淘來的《汜勝之書》,這是一本綜合性農書,書中介紹了“穗選法”、“浸種法”等選種方法和育種方法,內容豐富,很能增長農業知識。

  書中有寫‘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這句話是總結性的指出了耕作栽培的總原則,還記載了植物嫁接的方法,詳細寫了種肥、基肥、追肥,區田法,還有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耕種農業生產經驗。

  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不論是先人前輩,還是後世的袁爺爺,都為解決人們溫飽做出了卓越貢獻。

  可惜,餘嬌前世跟著爺爺雖是住在山中,但不事農桑,對於農作物種植不甚了解,若早知會魂穿古代,她最該去學農林專業的,這樣就能將袁爺爺的雜交水稻在太晏發揚光大,提高農業生產,解放提高太晏的生產力。

  不過任何時候,隻要想學習就不晚,她可以從現在多看前人的書,總結經驗,慢慢摸索,隻要肯下功夫,肯用心鑽研,總會有所收獲的。

  一路的時光,在餘嬌全身心沉浸在書中知識的海洋裏,飛快溜走。

  外間傳來夥計的聲音,“東家,咱們到長奎了。”

  餘嬌聞聲,抬起頭,撩開車簾往外麵看了一眼,長奎受災情況並不嚴重,鋪著青石板的街巷與先前沒什麽差別,街陌巷角偶有兩三個乞討者,城中的各種鋪麵都開著門,像往常一樣營業。

  餘嬌放下簾子,合上書冊,做了一遍眼保健操。

  打開了餘茯苓準備的食盒,就著蜜餞甜湯,吃了些小食。

  馬車緩緩停了下來,外間傳來沈瑜的聲音,“孟餘嬌,我到了,胡菜籽的事兒我近日就著人去弄,有消息我安排人給你送信。”

  餘嬌撩開車簾,看向另一輛馬車上探頭的沈瑜,點頭道,“好。”

  沈瑜看了餘嬌兩眼,又忍不住道,“有旁的事兒也隻管讓人來找我。”

  餘嬌臉上浮現笑容,她點了點頭。

  沈瑜這才吩咐大勇駕車回府,放下了車簾。

  與沈瑜分開後,餘嬌吩咐夥計去了一趟文齋,給餘啟蟄買了些紙筆和墨條,才往青嶼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