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有所屬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3-10 19:34      字數:2183
  “坐了這許久,我也該回去了。”沈莞起身告辭道。

  楊寄燕起身相送,挽著沈莞的手笑道,“那等改日我讓人去孫家送帖子邀姐姐去遊湖,雪煙表姐若是精神好,可叫上她一同出門散散心。”

  沈莞拉著她的手,輕笑著道,“好。”

  楊寄燕叮囑丫鬟將紅柿搬著,親送了沈莞到府門外。

  望著沈莞的馬車離開,楊寄燕才收回視線,前世,孫家人被下獄後,沈莞是唯一一個還記掛著她的人,雖嫁去了懷柔,卻時常給她來信。

  初秋的陽光透過枝椏灑瀉在青石板上,照得人心裏暖洋洋的,楊寄燕抬起染了鳳仙花的指尖,輕觸了觸暖黃的光暈,唇角勾起淺笑,重活一世,能預知未來走向的感覺真好。

  “去將沈姐姐帶來的禮物拿著,送去母親院裏。”楊寄燕對丫鬟道。

  丫鬟應諾一聲,匆匆回院子裏取了沈莞帶來的禮物,跟著楊寄燕去了楊夫人院子。

  楊夫人正在做護膝,見楊寄燕過來,放下手中的針線,“莞莞走了嗎?”

  楊寄燕依偎到她跟前,說道,“我剛將沈姐姐送出門口,她說沈姨母惦記著您的身體,臨行前特意讓她帶了許多補藥。”

  楊夫人看著那一堆補品,笑著說道,“許久沒見你寶珺姨母了,她倒還費心記掛著我。”

  “沈姐姐說年節父親去京述職,十有八九會留在京城,我們到時跟著父親一同去京城,母親就能見到寶珺姨母了。”楊寄燕道,“沈姐姐說喜歡吃南溪牛心柿,我方才送了她一箱。”

  楊夫人摸了摸楊寄燕的頭,慈愛的道,“我們燕姐兒愈發懂事了,待去了京城,等你父親的官職下來,該讓你寶珺姨母操持著為你說一門親事了。”

  楊寄燕臉上露出女兒家的嬌態,“旭哥兒還小,我還想在府中多留幾年,好陪著父親母親。”

  楊夫人撫著她的長發,柔聲笑著道,“姑娘家的好光景就這幾年,娘親知你孝順,但也不能誤了人生大事。”

  “莞莞捎來的信裏,你寶珺姨母說已幫你在京城物色了幾戶人家,個個都是青年俊才,我瞧著都很是不錯。”楊夫人笑著道,“待去了京城,娘親幫你好好甄選。”

  前世那周家便是寶珺姨母為她物色的,周運長得一表人才,母親見後很是滿意,便為她定下了周家的親事。

  今生,她卻是如何都不能重蹈覆轍的。

  “母親,女兒其實已經心有所屬。”楊寄燕羞紅著臉小聲說道。

  楊夫人聽後嚇了一跳,端詳著楊寄燕的神情,好一會兒才嚴肅的道,“燕姐兒你莫要嚇唬娘,若叫你爹知道你與人私相授受,決計會活活打死你的。”

  楊寄燕忙道,“娘,你想哪裏去了?女兒怎會做出跟男人私相授受那種沒規矩的事來。”

  楊夫人鬆了一口氣,臉色緩和了不少,她拉著楊寄燕的手道,“不是就好,你爹那人最是看重清譽,容不得府中有什麽齷齪。”

  楊寄燕對他爹的性子再了解不過,前世她在周家受苦,娘家人又怎會一點不知曉?可父親覺得女子和離遭人話柄,若不是後來周家被抄家,父親是決計不會接她回家的。

  對於這點,她心裏不是沒有怨念的。

  “你方才說心有所屬是什麽個意思?”楊夫人又問道。

  楊寄燕收回心思,一臉嬌羞的道,“前幾日我送父親去貢院,遇見了餘姑娘姐妹。”

  楊夫人不解她為何提起了餘家姐妹,“穆三夫人說餘姑娘有幾位兄長此行來青州鄉試,她們去貢院應是送兄長入場的……”

  說到這裏,楊夫人話語一頓,盯著楊寄燕,有些不敢置信的道,“燕姐兒,你莫不是瞧中了餘姑娘的兄長?”

  楊寄燕小臉上露出羞赧的笑容,垂著睫毛,點了點頭。

  楊夫人一時不知該說什麽,端起桌上的茶碗,連飲了好幾口壓驚。

  楊寄燕見她這副反應,柔聲說道,“母親,餘姑娘的兄長俊俏清朗,您見了肯定也會滿意的。”

  楊夫人放下茶碗,有些無奈的勸說道,“燕姐兒,親事不是兒戲,不能這般草率。你自小沒怎麽見過外男,不能隻圖男人的一張表皮,餘家是什麽出身?你從小就沒過過苦日子,這種人家別說娘不讚成,你爹也不會同意,待去了京城,好出身的人家任你挑選,這茬往後莫要再提了。”

  楊寄燕哪裏能等到去京城,秋闈放榜後,餘啟蟄便會中解元,到時他的聲名必會傳遍青州,到那時,想擇他為婿的人家怕是會擠破餘家的大門,她再想嫁與他,就難了。

  眼下,無論如何她都要說動母親,將這門親事定下來。

  “母親,女兒不在乎出身,日子苦一些也沒什麽,餘姑娘的兄長很是有才華,父親也很看好他,這次定能中榜的,他若日後中了進士,也能進朝為官。”

  楊寄燕又道,“父親待您情深,這些年府中都沒妾室,可不是人人都如父親一般,京城那些人家雖然出身好,但府中後宅人事也複雜,女兒嫁去未必不會受苦,餘家比不上咱家的門第,女兒嫁過去,必定不會受氣的。”

  楊夫人聽了這些話,心裏不免欣慰,看向楊寄燕的眸子帶了點點淚光,她將楊寄燕摟進懷裏,笑著道,“娘親總當你還是個小孩子,什麽都不懂,卻沒想到我家燕姐兒竟已長大了,想的都這般深了。”

  楊寄燕趴在她懷中,撒嬌道,“母親,您就遂了女兒的意,給女兒定下這門親事吧。”

  楊夫人仍是沒肯鬆口,隻道,“青州也有不少出挑的人家,你原先都瞧不上,這回怎就認準了餘姑娘的兄長?”

  “女兒相信自己的眼光,等日後您就知道了。”楊寄燕以玩笑的口吻問道,“若是餘姑娘的兄長這回中了解元,您是不是就同意這門親事了?”

  “解元哪裏是這麽好中的?”多少官宦人家的子弟,自幼請了滿腹經綸的大學士講學,都尚不能中榜,何況是解元,餘家那樣的出身,又能請得起什麽好先生,便是中個舉人亦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