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琴瑟和鳴
作者:安年      更新:2021-03-10 19:33      字數:2205
  一路逛下來,旁的東西倒是都沒買,餘嬌懷中抱了一堆吃食,各種小點心,塞得兩頰鼓鼓,餘啟蟄怕她噎著,特意又去買了豆汁。

  豆汁是涼的,盛在竹筒裏,甜味中帶著淡淡的竹香,很是爽口。

  甜食讓人心情愉悅,見路邊還有賣糖人的攤販,餘嬌給小桔梗買了兩根糖人,兩人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中,趙氏就迫不及待的來詢問保舉一事,餘嬌推說林山長並未答應,自己還會再去求林山長,將趙氏給打發了。

  她沒直接拿出保舉信,是想讓三房知道她去求林山長辦事不易,省的見她去了林府一趟就將事情辦成,以為多麽輕而易舉,反倒不知求人辦事的艱辛。

  餘嬌將糖人送去給小桔梗,小丫頭抱著啃得直流口水,對著她咯咯地笑。

  她跟張氏透了個底,張氏聽聞餘知舟生員的事落了定,對餘嬌連番感激,開始張羅著餘知舟定親一事。

  又過了幾日,已是八月初三,停了幾日的雨,又下了起來,眼看著離鄉貢的日子越來越近,趙氏急的直上火,嘴角起了一圈燎泡,見天變著法的討好餘嬌,恨不得將她當成祖奶奶一般供起來。

  期間餘嬌借口去了林家一趟,實則帶著餘茯苓在鎮上閑逛,回來後仍是推說林山長沒答應,不過態度鬆軟了一些。

  秋闈要考三場,考場在青州,初八是首場,從長奎縣去青州得半日餘的時間,提早兩日就要到青州找住處。

  宋氏已經給餘啟蟄收拾好行李,因放心不下,還與張氏商量了讓餘樵山跟去。

  眼看縣學生員的名單就要下來,餘嬌才不再拖延,一早,餘樵山他們去鎮上買傘,餘嬌則撐傘與餘茯苓在城裏又逛了大半晌,還找了個鐵匠鋪,定做了一把手術刀。

  餘嬌也不知鐵匠能不能做得出來,隻是畫了圖紙,讓老師傅試一試。

  就算能做出來,以現在冶鐵的技術,怕也與現代的手術刀相差甚遠。

  但聊勝於無,她是怕再遇到婦人難產的病患,林霜屬實幸運,隻是脫力宮口未開,可不是所有女人生孩子都能像她那樣靠紮針回力便可。

  找鐵匠鋪子定製手術刀也是為了有備無患,餘嬌心裏是盼著不要接診到需用到手術刀剖腹產的孕婦的。

  老師傅讓餘嬌五日後來取,因她繪製的手術刀精巧薄小,錘煉著實不易,老師傅也不敢確保能不能做出來,隻收了三十文定金。

  從鐵匠鋪離開後,餘嬌和餘茯苓回到了鎮上,尋去了餘樵山他們賣傘的地方。

  餘樵山他們將傘擺在了雨天生意不好關門的鋪子門廊外,甚是偏僻,雨天街上行人本就不多,油紙傘還剩下十來把沒賣出去。

  “茯苓姐,你抱上幾把傘,咱們吆喝著去賣。”餘嬌蹲身抱了三把油紙傘,對餘茯苓道。

  餘夢山阻攔道,“哪有姑娘走街串巷吆喝的,你們做廊簷下歇會兒。”

  “夢山叔,買花傘的都是女人家,我跟茯苓姐去賣更容易些。”餘嬌笑著說道。

  姑娘家愛俏,這些花傘定受女人青睞,偏生賣傘的是餘樵山和餘夢山兩個大男人,估計不少女子因為這個望而卻步。

  餘茯苓如今十分聽餘嬌的話,抱起三四把油紙傘,跟著餘嬌就往外走。

  “孟丫頭說的有道理。”餘樵山笑嗬嗬的道,“你倆別跑太遠,別進深巷子,賣不出去就回來。”

  “好嘞。”餘茯苓嘴上應著,笑嘻嘻的跟著餘嬌抱傘跑進了稀疏的雨幕裏。

  兩人腳步輕快的進了一條全是住戶的小巷子裏,兩邊圍牆並不高,院內人家種的杏樹梨樹枝椏低垂探出牆頭來。

  餘嬌聲音清脆的吆喝道,“賣傘咧!好看又實用的油紙傘,隻要二十文,看一看,瞧一瞧!”

  餘茯苓見她吆喝起來落落大方,一點也沒姑娘家的忸怩,她張了張嘴,卻有些害羞,隻能喊出一個字來,剩下的話,聲音小的跟貓叫似的。

  她自個兒都有些不好意思的臉紅了。

  餘嬌鼓勵道,“別怕,咱們不偷不搶的,賣自己家的東西,沒啥好害羞的,喊出第一聲,過了心裏那個坎兒,就好了。”

  餘茯苓瞧著餘嬌的小臉,深吸了好幾口氣,餘嬌比她小,都能吆喝出來,她這個做姐姐的,更不能拖後腿。

  “賣油紙傘!各種花色都有,隻要二十文!”餘茯一鼓作氣喊了出來。

  餘嬌回身笑看著她,杏眸微彎,餘茯苓也笑了起來。

  果真喊出第一聲後,就沒什麽可害羞的了,兩人緩步走在積了薄水的小巷裏,清脆帶笑的吆喝聲穿巷而過。

  有戶人家的院門打開,一個婦人抱著孩子走了出來,左右張望了下,朝快要走出巷子的餘嬌和餘茯苓喊道,“誒,小姑娘,等一等。”

  餘嬌和餘茯苓回過身,抱著傘快步朝婦人走去。

  “嬸子,您要傘?”餘茯苓笑著問出聲,並將懷中抱著的傘展示給婦人看。

  婦人翻看著傘麵上的花色,道,“我聽你們方才吆喝說二十文一把,這些可都是這個價?”

  餘茯苓點頭,笑著道,“都是二十文,您瞧瞧喜歡什麽花色?”

  幾人說話的動靜,引得旁邊一戶人家也打開了院門,探頭來看。

  餘嬌朝探頭的姑娘道,“眼瞧著就要立秋,今年雨水多,姑娘要不要也買把傘?”

  探頭的姑娘與餘茯苓年紀相仿,見餘嬌搭話,走了過來,圍在一旁看傘麵上的花案。

  “你們可有畫了石榴的?”先前那婦人出聲問道。

  “有的,有的。”餘茯苓記得大哥餘知行特意繪了幾把石榴花的油紙傘,時下成親,新娘子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的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辟邪,油紙傘與有子諧音,還有多子多福之意。

  餘茯苓忙低頭找,餘嬌看了看懷裏的傘麵,找出繪了石榴花的油紙傘遞向婦人。

  婦人接過撐開看了看,一臉滿意,笑著道,“這畫兒好看,我家姐兒秋後要成親,這傘拿來下轎時用,正合適。”

  “竹報平安,嬸子您買了我家的傘,姐兒夫妻倆定能琴瑟和鳴,恩愛不移。”餘嬌笑著祝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