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定著四房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10-17 15:50      字數:2151
  敬玄要在太平縣祭奠先師文中子的消息一傳出,長安城裏的大儒們幾乎群起蜂蛹。

  本來這個季節正是公務最繁忙的時候,結果尚書省那邊隔三差五的便收到各式各樣的請假公文。

  畢竟李世民所說的百官,並不包括四品以下的官員,否則全都跑去太平縣了,朝廷還怎麽運轉?

  當房玄齡手捧著一大堆奏章走進太極殿後,饒是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的李世民,也不免嚇了一大跳。

  “怎麽這麽多奏章?”

  李世民嘀咕了幾句,隨手拿起來一本翻看了一下:

  “都是請假想去太平縣的?”

  房玄齡苦笑一聲:

  “這還不算什麽,老臣今日已經駁斥了好多封折子了,這些儒生,平日裏常以能言善辯著稱,沒想到請假的花樣卻是大同小異,全是些什麽老母過壽之類的,那蓋文懿甚至還說自己偶感風寒,這可是三伏天啊,老臣豈能見他睜眼說瞎話?”

  李世民噗呲一聲笑了起來,隨手將堆成一座小山的奏章推到一旁,搖頭道:

  “看來朕開了一個壞頭啊…”

  房玄齡聽罷,連忙湊上來,試探性的說道:

  “陛下,所以老臣以為陛下還是應以國事為重,這太平縣能不去,則不去了吧?”

  “不去?”

  李世民輕歎一聲:

  “文中子乃是一代鴻儒,朕去祭拜,也是應該的,再說了,朕金口已開,如何能反悔?”

  聽見李世民這麽說,房玄齡早有預料,連忙出主意道:

  “陛下,老臣亦知太牢祭祀,非天子主持不可,但如今突厥降民遷徙在即,朝廷離不開陛下,不若就讓太子殿下代陛下主持太牢大典吧?”

  李世民一聽,目光中猶豫了幾下,說實話,他非常想離開長安出去轉轉,自從當了皇帝之後,這幾年他就沒離開過長安這片地界,早就想出去看看了,可房玄齡說得也有理,身為天子又豈能輕易離開社稷廟堂?

  想到此處,李世民微微歎了口氣,同意了房玄齡的提議:

  “那就讓太子代替朕跑一趟吧,房卿也隨同前往,路上替朕多多教導他些,免得鬧出什麽笑話…”

  房玄齡聞言大喜,他不想皇帝去,但自己卻非常想去,好歹王通當年也算是自己的知交好友。

  剛謝了恩正準備走,結果李世民突然又在後麵叫住他:

  “對了,房卿此去把越王也帶上,恩,還有蜀王,朕這兩個孩子整日在外麵野慣了,正好跟著房卿學學規矩…”

  房玄齡聽罷,心裏頓時一沉,他實在想不明白陛下為什麽又要讓越王和蜀王跟著太子一起去,代天子主持大典,這可是給皇儲樹立威望的絕佳時機,怎麽能讓其他皇子隨行呢?

  不過既然李世民已經這般吩咐了,房玄齡也隻得點頭照辦,皇家的事,還是少摻合為妙。

  而遠在長安東方的定州,一處大宅院內,一群儒生正在相互竊竊私語。

  其中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坐在上首,隻見他環顧了四周一眼,手邊的拐杖重重的在地上跺了兩下,原本交頭接耳的眾人便瞬間安靜了下來。

  接著老者清了清嗓,說道:

  “老夫今日將我博陵崔氏定著四房召集在一起,隻因族中遭逢大難,若再不及早做出對策,恐有傾覆之虞!”

  他剛說完,下麵立刻有人不以為然的站了出來:

  “叔祖言重了,我博陵崔氏傳承千年,曆經數代而不衰,如何會有傾覆之憂?”

  老者聞言,笑了笑,用拐杖指著說話那人道:

  “你是三房的崔仁業麽?老夫記得你,上前來,讓老夫仔細看看你。”

  崔仁業臉色一喜,連忙嬉皮笑臉的湊了上去,正要開口問安,結果當頭便挨了老者一拐杖,打得他眼冒金星!

  “叔祖!”

  “叔父!”

  屋內眾人見老者突然發難,連忙想上前替崔仁業求情,不過卻不敢走的太近,怕自己也遭池魚之殃,畢竟老者是如今博陵崔氏輩分最高的人。

  老者瞪著一雙混濁的眼睛,在健婦的攙扶下站了起來,指著一屋子的人怒道:

  “正因為有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子孫,我博陵崔氏才會大難臨頭!爾等平日裏是如何管教子孫的?家裏出了這等禍事,老夫竟然現在才知道?!”

  他話音一落,屋內有人立刻噤若寒蟬,但也有人一頭霧水。

  “叔父,究竟發生何事?”

  一位年歲同樣不小的老頭從旁站了起來。

  拄拐老者聞言,歎了一口氣,又重新坐下,從身旁取出一封信遞給了他,然後歎息道:

  “想我崔叔曇活了七八十歲,原以為終於可以享些兒孫福,豈料仍要拖著一把老骨頭來給這些不肖子孫善後…”

  老頭目光凝重的接過那封信一看,頓時臉色變得鐵青,顫抖的捏著那封信指向屋內一人,怒喝道:

  “崔民壽!來看看你們大房幹的好事!”

  隨著崔民元的一聲侯,一名留著八字胡的儒生戰戰兢兢的站了起來,臉上全是賠笑:

  “兄長,此事小弟事先也不知情,都是崔鴻鵠擅作主張…”

  崔民元冷哼道:

  “不知情?他崔鴻鵠若無你首肯,能調動那麽多錢糧?你若真不知情,把你大房的賬本拿來一觀如何?!”

  崔民壽嚇了一跳,幹笑著說道:

  “兄長,好端端的看什麽賬本,今日叔父召我等前來,是要想法如何善後,追究過失的事往後再提…”

  崔民元眉毛一蹙,正要再說,上首的崔叔曇深深的歎了口氣:

  “當務之急,的確是要先想法善後,你們大房派出去的人,死的消無聲息,查出來是誰幹的沒有?”

  崔民壽聞言,收起了笑容,咬牙切齒的說道:

  “叔父,侄兒以為,此事定是那雲中侯敬玄所為,除了他還能有誰?!”

  崔叔曇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你有真憑實據嗎?”

  崔民壽一怔,旋即怒道:

  “朝廷的公文上說崔鴻鵠就是死在他手裏,他既然連一州別駕都敢當場格殺,悄無聲息的再殺幾個人,於他又有何難?!”

  崔民元看了他一眼,疑聲道:

  “那為什麽朝廷的公文沒有提及你們大房被暗殺的那些族人?老夫覺得,此事恐令有蹊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