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兩條腿走路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10-17 15:49      字數:2142
  一句虛頭巴腦的話,讓整個田埂都沸騰了起來。

  敬玄甚至能看見那個叫孟莊的主簿眼中還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小小的九品官,名字能出現在皇帝的案頭,還被皇帝誇獎,說出去能光宗耀祖好幾十年呢。

  而拋出這張大餅的魏征,則一臉微笑,往下按了按手勢,示意不要吵鬧,先做好手頭上的事才是正經。

  於是一眨眼的功夫,敬玄就看見田埂上的人都跑光了,一個個幹勁兒十足的模樣就跟打了雞血似的。

  “魏公果然好手段啊…”

  魏征聽罷,十分鄙視的回敬了說這話的人一個眼神:

  “你以為都跟你似的,連陛下都不放在眼裏?”

  這話可不能隨便接,敬玄連忙幹笑著擺手道:

  “瞧魏公您說得?下官何時敢不把陛下放在眼裏了,千萬別往下官頭上扣帽子,實在是吃不消啊…”

  魏征笑了笑,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隻是指了指遠處那些在田地裏忙活的身影說道:

  “他們雖然也是朝廷命官,跟你我卻有不同,老夫在門下省時天天都能見著陛下,而你雲中侯隻要想,大概也能天天在陛下跟前晃悠,但他們就不一樣了,為了能得見天顏,得到一句誇獎,能卯足了勁發揮自己的才能,我大唐有這樣的官員何愁不興?”

  敬玄聞言,也跟著笑了笑,這是實話,人性本如此,得到了就不會懂得珍惜。

  像自己,能不讓李世民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就不讓他放在自己身上,恨不得離得朝堂越遠越好。

  “現在老夫算是明白你為何要極力主張創辦大學了,你是不是想為大唐多培養一些這樣的底層官員?”

  敬玄聞言,先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見魏征不解其意,便詳細解釋道:

  “魏公隻是說對了一半,晚輩開辦大學的目地可並非隻是為了朝廷,官員掌握技能固然重要,但大唐若是隻靠著官員來引導百姓,依舊是落了下乘。”

  魏征一聽,頓時興致也起來了,也不嫌髒,拉著敬玄便往田埂上一坐,笑嗬嗬的回道:

  “倒是有些日子沒與你這般談天了,今日正好有空,不妨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聽聽,既然隻靠官員引導民間是下乘,那你的上策又是指的什麽?”

  見魏征一副要與自己並足談心的模樣,敬玄知道,若是不掏出一點幹貨來,那今日斷斷是走不掉的,於是說道:

  “魏公也是經曆過前隋開皇的,問句大逆不道的話,那魏公覺得我大唐現今比起前隋開皇如何?”

  魏征聞言,目光略微一縮,緊緊盯著敬玄,見他神色十分坦然,不似有慌亂之色,沉吟半晌,認真答道:

  “前隋開皇年間,輕徭薄稅,官倉糧食豐盈,百姓也無饑荒之虞,算得上是難得的太平盛世,我大唐現階段,自然是還有差距的。”

  敬玄聽罷,輕輕一笑:

  “所以魏公以為,隻要我大唐達到了前隋開皇年間的水平,那就算是功業有成了?朝堂諸公也就心滿意足了?”

  魏征聽他語氣裏居然有一絲諷刺之嫌,不禁皺了皺眉頭:

  “開皇年間之治,已經算是古往今來難得一見的明政,民力得到了極大的生息…”

  不等他說完,敬玄便出言打斷道:

  “所以魏公認為隻要百姓有得吃,餓不死,那就是盛世嘍?”

  魏征側頭反問道:

  “不然呢?!”

  敬玄“騰”的一下從地上站了起來,指著綠意蔥蔥的田地說道:

  “開皇年間可沒這麽高產的糧食,魏公是不是對自己的要求太低了些?”

  魏征還是頭一次被人說自己對自己要求低,平心而論,掄起自我約束,在現今大唐的朝野上下,他魏征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今日居然在自己最自傲的地方,被人給鄙視了?

  所以語氣中也有了一絲怒氣:

  “那你雲中侯覺得老夫應該怎樣做?”

  敬玄哈哈一笑:

  “魏公莫要生氣,晚輩隻是就事論事罷了,晚輩的意思是說,有了高產的糧食,我大唐想要達到前隋開皇年間的水平並不難,說不定過不了幾年就能達成這個目標,晚輩是想問,在這之後呢?”

  魏征頓時一愣,的確,現在的水稻產量已經遠超開皇年間了,何況這小子還有產量更加恐怖的紫薯,真要是照這個路子走下去,要不了多久民間就沒有百姓能夠餓肚子了,甚至連災年也能從容應對,但那之後呢?大唐又該何去何從?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魏公以為此話如何?”

  魏征嘴裏細細品味著這句話,而後倏然一驚,也跟著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十分謙虛的衝敬玄拱手道:

  “請雲中侯賜教。”

  敬玄同樣還之以禮:

  “賜教不敢當,晚輩隻是提出一個設想罷了,說得不對之處,還請魏公指正。”

  魏征微微頷首,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敬玄也不客氣,直指問題要害:

  “縱觀史書,千百年來,都是官員在引領著百姓,官員讓百姓幹什麽,百姓就幹什麽,甚至可以這樣說,若是官員是個糊塗蛋,那百姓也會跟著過得一塌糊塗!而晚輩創建這所大學的目地,就是為了避免這種可能性發生,至於為什麽,原因很簡單,就是將來中華大學出去的學子,不一定非要當官,他們也可以在民間,在商號,在其他非朝廷領域貢獻自己是一份力量,而這樣的力量一旦匯集起來,能給當權者治理地方時,帶來不一樣的思路,換句話說,朝廷的決策可以影響到民間,民間也同樣可以影響朝廷的決策,兩者之間互相引導,互相羈絆,相生相息…”

  魏征聽罷臉色浮現出一絲擔憂:

  “民間影響朝廷決策?那豈不是朝廷要被民間牽著鼻子走?萬一有人居心不良的話…”

  敬玄點點頭:

  “魏公的擔憂當然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這就要督促朝廷本身進行改革,以應對這樣的措施,這樣做的好處,就在於能極大的激發民間的潛力,使之能與朝廷同步前進,魏公覺得是一條腿走路快,還是兩條腿走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