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有本事去要聖旨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10-17 15:48      字數:2165
  跟後世一樣,地方上若是出現了重大傷亡事件,朝廷會第一時間找地方官的麻煩。

  而且不會有先調查,再判斷責任這麽一個流程。

  而是直接革職查辦,有什麽想解釋的,去大理寺的監牢裏再說。

  因為在文人們看來,這是一名地方官無能的表現,哪怕最終查出事情的真相真的跟父母官沒有半點關係,但依舊有一盆子屎尿往你腦袋上扣。

  所以敬玄非常理解劉仁軌這副公事公辦的態度,弄不好,自己倒是沒什麽事,但他劉仁軌全家老少要跟著他一塊遭殃。

  戶縣的縣衙敬玄此前也來過好幾次了,不過沒有哪一次是以被提審的姿態進來“做客”的。

  大唐的官吏身上有一個談不上是優點還是缺點的東西。

  那就是在出了事情後會第一時間追究責任,連調查都排在後麵,反正先把人抓了再說!

  至少讓百姓們不要閑言碎語,說因為對方是一名侯爺,就不敢抓人,在沒有官方渠道消息的年代,這種私底下的議論,簡直就是個人官聲,以及朝廷聲譽的最大殺手。

  不過也正因為敬玄是一位侯爺,所以劉仁軌也不會先來個大刑伺候,而是同樣客客氣氣的讓人搬來一張凳子,請他坐下說話。

  當然,該有的過場還是不會少的,多年來的官宦生涯,讓縣尉出身的劉仁軌多多少少沾染了點壞毛病,那就是先打打官腔,第一句話便把敬玄給聽笑了。

  “你可知本官喚你何事?!”

  敬玄笑了笑,按照劇本,自己是不是該說草民不知?

  “行了,少拿那套虛頭巴腦的東西來走過場,有什麽要問的趕緊問,抓緊時間,本侯還要去調查這起事件的原因,沒功夫陪你在這磨洋工!”

  劉仁軌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這還是他的官宦生涯以來第一次攤上來頭這麽大的盤問對象。

  似乎是清楚自己也不能拿敬玄怎麽樣,畢竟有軍功傍身,還是未來駙馬,所以很快就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從中堂走下來,十分誠懇的說道:

  “侯爺,下官身為戶縣的父母官自然要為戶縣的百姓謀福祉,出了這麽一檔子事,都是你我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下官是想問問侯爺,此事侯爺究竟打算意欲何為?”

  這才是說話的態度嘛,敬玄也從凳子上站了起來,背著手走了兩圈,在劉仁軌一臉期盼的表情中淡淡開口道:

  “此事究竟是因為建築材料不合格導致,還是以為百姓們趕工期疏忽所致,現下還沒有絕對的定論,所以你問本侯,本侯自然也就答不上來,但有一點你沒說錯,做工的百姓出現傷亡,蒙受損失最大的,還是本侯自己,所以你也不用一直把目光放在本侯身上,本侯現在比你更加想知道這件事究竟是怎麽發生的!”

  一同與敬玄從渼陂湖過來的雲叔,立刻接口替自家少爺解釋道:

  “劉縣令,我家侯爺先前已經勒令整個渼陂湖停工,打算逐一排查其餘工地,杜絕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並且還替受傷的百姓請了郎中,而且醫藥費也由我家侯爺承擔,不但如此,還十分大度的替因為渼陂湖停工而沒有收入的百姓多發了三天工錢,已經足夠仁義了吧?”

  劉仁軌聽罷,十分意外的看了一眼敬玄,誰說勳貴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財狼?

  連忙朝敬玄拱手道:

  “侯爺高義,下官替戶縣百姓謝過侯爺…”

  敬玄不以為意的擺擺手:

  “不必,他們既然是為本侯做工,自然能享受到因意外帶來的賠償金。”

  說到這裏,敬玄話鋒一轉,盯著劉仁軌一字一頓的問道:

  “說實話本侯有些好奇,眾所周知,戶縣百姓壓根就沒幾個種地的,幾乎都集中在渼陂湖一帶,劉縣令既然身為父母官,有口口聲聲聲稱要為百姓謀福祉,那本侯想問一句,劉縣令這些日子在幹什麽?難不成真的就是每日走馬觀花的在渼陂湖逛一圈,再順便看看風景?”

  劉仁軌聽罷臉色頓時漲得通紅:

  “侯爺是什麽意思?難道懷疑是本官為了讓百姓回去做工,暗地裏做了手腳麽?!”

  敬玄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劉縣令誤會了,本侯可沒這麽說喲,別激動,別激動。”

  劉仁軌冷哼道:

  “那侯爺究竟是什麽意思?雖然戶縣少了去百姓田裏收租這一項差事,但戶縣各處依然有不少種地的人家,難道他們就不是戶縣的百姓了麽?”

  劉仁軌不說這檔子事還好,一說起來敬玄就來氣,上次因為皇莊納稅的事情,自己到現在都沒弄明白裏頭的道道,究竟是李世民攛唆劉仁軌給勳貴們挖坑呢,還是房玄齡攛唆劉仁軌給李世民挖坑?

  又或者這家夥就是誤打誤撞入了朝堂大佬們的法眼?

  整件事看起來也就自己是被蒙在鼓裏的那個人,當時為了撒氣,硬是讓劉仁軌在田地裏幫著自己幹了三天活,為此還被李世民叫去痛罵了一頓,心中那個冤啊可想而知!

  “所以那些種地的都開始納稅了?”

  敬玄不信,別的不說,就劉弘基那無賴性子,怎麽可能把自己的私田上報繳稅?

  再說了,那些地裏種的都是煙草,又不是糧食,除了自己別人壓根就不知道怎麽加工,劉仁軌若是去收來,除了縣衙倉庫多了一堆看似無用的雜草以外,又有何用?

  劉仁軌急於替自己辯解,立刻答道:

  “都繳了,連皇莊都繳了…”

  “燮國公也繳了?”

  敬玄忍不住又問了一遍。

  劉仁軌點頭道:

  “燮國公以田地實際產出擔數為基礎,補繳足額的糧食…”

  說到此處,劉仁軌抬頭看了一眼敬玄,猶豫了一下說道:

  “總之整個戶縣,除了侯爺你那兩百畝地未繳,上至皇莊下至私田都登記在冊,隻等秋收後便能收上來,下官正想問問侯爺,你那兩百畝地何時登記?”

  敬玄聞言,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好家夥,真有手段啊,戶縣現在儼然已經成了一個改革的試行縣了,沒見正式公文,卻開始全縣收租,現在居然還打上自己實驗田的主意了?

  “你想收本侯的租也簡單,去找陛下要旨意,隻要陛下說繳,那本侯就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