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你可見過京觀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07-20 01:10      字數:2768
  大將在外征戰,按照規矩,班師回朝後會由朝廷重臣一一詢問戰事細節,然後還會有專人記錄,事畢再送去太廟焚燒,告之先祖英靈。

  ??然後皇帝再賜下宴席,以酬其功勞,這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

  ??不過敬玄出征前並沒有被皇帝拜將,因此那套禮節用不到他身上,反而是因為對他出征的過程細節不太了解,所以成了真正的問話,這也是為了堵住那幫文臣的嘴。

  ??而宇文士及肯提出這個建議,心中已經料定以敬玄的機智,肯定早就想好了說辭,所以在得到李世民允許後,也不廢話一句,直接按部就班的開始詢問起來。

  ??“太平縣伯,老夫來問你,當日你在陰山大營為何能料定雲中一定有危?”

  ??宇文士及的這個問題敬玄事先已經想到了,所以略微一思索便答道:

  ??“回中書令的話,下官在陰山大營無意中得知阿史那彌射也在頡利身側,而阿史那彌射與阿史那賀魯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令人奇怪的是,突厥陰山大營卻不見阿史那賀魯的蹤影,按理說以阿史那賀魯在草原上的地位,這種級別的國戰不可能連麵都不露一下,因此下官有意無意從阿史那彌射口中套話,這才知道阿史那賀魯在北麵整頓兵馬,然後結合地形以及實際情況判斷他的目標是斷我大軍後路…”

  ??一席話說得有理有據,引來不少老將頻頻點頭,歸政公鄭仁泰還十分好心的補充道:

  ??“阿史那賀魯在草原素有威名,處月、處密、哥舒、葛邏祿、弩失畢五姓部眾都服從於他,你能敏銳的捕捉到他的動向,證明的確是下過苦功的,在這個問題上,鄭某沒有異議,諸位同僚以為如何呢?”

  ??眾臣聞言互相看了看,都表示自己也沒有異議,宇文士及見沒人說話,便是默認了敬玄的說辭,於是又開口問道:

  ??“那敢問太平縣伯,你是如何確信契芯部會投降大唐的呢?或者說你是怎樣說動契芯人對突厥反戈一擊的呢?”

  ??話音一落,所有人都伸長了耳朵等待敬玄的回答,因為這件事情實在太過玄妙,事先沒有派人接觸,單憑一張嘴就能說動一個部落為他賣命,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敬玄也知道遲早會問到這個問題上來的,隻是沒想到來得這麽快,所以這回稍微沉吟久了些,直到有些老臣耐不住性子開始咳嗽時,他才笑著答道:

  ??“好叫諸公得知,契芯部原是鐵勒貴族,隻因前任莫賀咄特勒契苾葛早逝,一直受到打壓,不但吐穀渾想榨幹他們,就連鐵勒內部也想吞並他們,所以現任首領契芯何力才力排眾議舉族從熱海遷回祖地,所以下官料定契芯部與其餘鐵勒人必有嫌隙…”

  ??說到此處,敬玄看了看高高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一眼,見他麵帶微笑,這才放心大膽的說出了下一句:

  ??“至於下官為什麽能說服契芯部反戈一擊,原因很簡單,因為下官答應他們將涼州的草場劃給契芯部休養生息!”

  ??此話一出,滿堂俱驚!

  ??有埋怨敬玄私相授受的,有搖頭惋惜敬玄做事輕佻的,甚至還有痛罵敬玄為國賊的…

  ??就連李世民神色也有些微妙,不經朝廷同意,私底下就與異族人簽訂涉及疆土的盟約,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宇文士及臉色同樣變得有些焦慮,嘴裏的聲音這一刻蓋過了其餘指責敬玄的議論:

  ??“你為何不事先稟報朝廷?莫非你事先得到了陛下的授意?”

  ??宇文士及說完還眼巴巴的看著李世民,這種時候隻要李世民肯站出來和稀泥,說他事先已經授權敬玄這麽做了,那這件事自然就不會有任何問題,敬玄那些膽大妄為的舉動,也能完美無缺的掩蓋過去。

  ??不過作為一名氣吞山河的帝王,在這種事情上,李世民是不可能因為私底下的情感就幫敬玄圓過去的,想要開拓一番恒古未有的基業,朝廷法度,必須要嚴格執行。

  ??敬玄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並沒把希望放在李世民身上,甚至主動開口承認起自己的過失:

  ??“當時也隻是權宜之計,畢竟雲中一旦失守,危及的是我大唐草原上的十數萬將士,甚至還可以說一旦被阿史那賀魯得逞,那我大唐在關外再無險可據,失掉關外的大片疆土與失去涼州的一片草場,孰輕孰重難道諸位心中沒有一點數麽?”

  ??“那也不成,你事先沒有向朝廷知會,此事就做不得數!你這是在狡辯!”

  ??一名小胡子官員怒容滿麵的站了出來。

  ??“你是誰?”

  ??敬玄見他官袍顏色,最多不過是個四五品的官員,因此顯得十分不爽,這裏有你說話的份兒麽?

  ??“本官褚遂良,身負諫議大夫之職,太平縣伯有何指教?”

  ??小胡子被敬玄這麽一問,絲毫不慫,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原來是這個老陰人啊,看樣子現在還是個沒出頭的小角色,哼,管你將來名聲有多大,今日老子就拿你作伐了!

  ??想到此處,敬玄笑眯眯的走到他旁邊,背著手圍著他轉了一圈,嘴裏嘖嘖稱奇道:

  ??“俗話說得好,文官動動嘴,武將跑斷腿,這位豬什麽來著的…”

  ??“本官褚遂良!”

  ??小胡子似乎對敬玄記不住自己的大名很不滿。

  ??“好的小豬,小豬,我來問問你,你可知從邊關派快馬到朝廷一來一回需要多少時日?”

  ??這個問題還難不倒褚遂良:

  ??“長安到邊關各處都有驛館,來回至多七天!”

  ??“好。”

  ??敬玄點點頭又問道:

  ??“那小豬你可知道幾個月前草原上積雪沒腰,邊關到陰山大營又需要多久?”

  ??“這…不知…”

  ??褚遂良被問住了,不過敬玄並不打算就這麽放過他,口中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你可知若是稍有耽擱,雲中失陷,會對前方大軍造成何等影響?”

  ??“你可知本官為了從陰山大營趕赴彌娥川又耗去了多少時日?”

  ??“你可知本官帶兵趕到時,雲中已經岌岌可危?”

  ??“對了,小豬你可見過京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