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諸君以為威武否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07-08 16:43      字數:2740
  殺俘這種事情,其實在場有幾個沒幹過?

  ??不過敬玄那句大唐不收俘虜的話卻是如同捅了馬蜂窩。

  ??若是這句話傳到別國耳朵裏,以後大唐但凡要跟誰開戰,恐怕人家都會殊死抵抗,畢竟你唐國不收俘虜不是?

  ??這不單單隻是軍事上的問題,這跟文官們提倡的以德威服四夷的口號完全相衝,因為敬玄的話毫無疑問是在打他們的臉,都是要麵子講信譽的,你大唐文官這邊剛喊完有教無類,萬國來朝的口號,那邊武將就開始內聖外王,這以後誰還敢信大唐文官們的話?

  ??所以當即就有人站出來指責敬玄:

  ??“陛下,臣以為太平縣伯此舉不妥,當務之急應當派官員去安撫突利可汗,否則會給前軍帶來極大的隱患!”

  ??魏征是本著應該如何解決這個矛盾,而站出來提出建議的。

  ??岑文本他們就不一樣了,這幫儒生就是覺得敬玄行事過於孟浪,有違聖人之道,應當將其召回長安,羈拿有司審理,並發布告示,陳列其殺俘罪行!

  ??好讓周邊各國都知道大唐朝廷對於殺俘這種行為是零容忍的,是排斥的,是不允許的…

  ??一封戰報在一眾臣子手裏傳閱著,而這邊已經開始吵了起來。

  ??“呸!人家才剛剛立了大功,你們這幫老東西閑著沒事幹就要找人家不痛快?怎麽,眼紅啊?”

  ??尉遲敬德就不吃這一套,做為將門數一數二的大佬,他的氣勢拿捏得足足的,另外加上一張天生的大嗓門,聲音一下子蓋過了其餘群臣。

  ??似乎是對尉遲敬德的胡攪蠻纏有了一定抵抗力,宋國公蕭禹無視了尉遲敬德的打岔,直接指向問題的關鍵所在:

  ??“陛下,太平縣伯年幼不更事,倒也不必過於苛責,或許隻是因為不忍見我大唐將士戰死沙場,憑了一股血氣之勇胡言亂語,但此話畢竟有損我大唐聲威,因此老臣建議,將其削爵貶為庶民即可!”

  ??“你放屁!”

  ??宇文士及馬上站出來與蕭禹打起了擂台,開玩笑,敬玄已經算是他宇文家的女婿了,削爵去職?這是在打誰的臉呢?因此小老頭瞪起雙眼指著蕭禹對罵起來:

  ??“老糊塗了你!我大唐立國以來,有哪位剛剛立下大功的臣子不賞反罰,被貶斥為庶民的?你這是在折辱我大唐國體,就不怕令邊關將士們寒心麽!?”

  ??“老夫正是為了維護我大唐國體,這才既保存了陛下的顏麵,又給了太平縣伯重新來過的機會,反正他還年少,將來有大把時間再立功勳…”

  ??蕭禹冷著一張臉,盡力維持著蘭陵蕭氏當代扛霸子的派頭。

  ??但這位蘭陵蕭氏的扛霸子很快就淡定不下來了,因為宇文士及接下來的話讓他有些心虛了。

  ??“既然如此,那與太平縣伯一同立下大功的蘭陵蕭氏子弟,是不是也該一同問罪?!”

  ??蕭禹剛才根本沒注意到那封戰報提到過蕭嗣業為敬玄的副將,此時聽宇文士及這麽一說,幹脆一把從老眼昏花的戴胄手裏奪過戰報仔細看了起來,當看見楊蕭氏族孫蕭嗣業幾個大字後,老頭子徹底變得不淡定了。

  ??食言而肥,或者用關中話來說,叫吃了吐,吐了吃,老頭子胡子一抖,頃刻間就將一位老於世故的官場老油條風範給展現了出來。

  ??“正所謂嚴以馭役而寬以恤民,極於揚善而勇於去奸,我蘭陵蕭氏家訓一向嚴明,族中子弟必然深諳明辨是非之道,我等遠在長安,對雲中所生之慘事一無所知,或許其間還有什麽隱情,諸公還是不要先急著下定論,不若等他二人回京之後,在做詢問…”

  ??堂堂國公爺前後話語不一致也不覺得臉紅,看得那些向來以他蕭禹剛正不阿為榜樣的低層官員一愣一愣的。

  ??蕭禹雖然被他們盯得心中發窘,可此時此刻也不得不站出來多說幾句,畢竟蘭陵蕭氏日漸式微,族中壓根就沒有幾個能拿得出手的青年俊才,好不容易從北邊回來了一個,萬不能就此湮沒了…

  ??“是極是極,蕭公所言甚是,諸位也是讀聖賢書的,殊不知有句話叫做偏聽則暗,兼聽則明,老夫雖然不知道息國公為何一言篤定太平縣伯是在殺俘,但這畢竟隻是他的一家之言,雲中留守梁建方的戰報上可沒有關於這件事的絲毫片語,是以老夫認為,還是應當等他們回來再說…”

  ??宇文士及不聲不響的就偷換了概念,明明先前是在說敬玄妄言,這會兒到他嘴裏,就變成了殺俘。

  ??似有意在偏袒敬玄,那邊顏師古,岑文本還想再說,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大手一揮,沉聲道:

  ??“如今不是追究這些雞毛蒜皮小事的時候,我大軍克敵製勝,正應該普天同慶,如何能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瑕疵就剝奪他們的辛勞?傳朕旨意,今日長安城金吾不禁,朕要與民同樂,共享這人世太平!”

  ??李世民說完還看了房玄齡一眼,後者一下子領悟了皇帝眼中的精髓,大意是說眼前這副爛攤子,就交給你來收拾了。

  ??房玄齡心中巴不得如此,這敬玄真是無端端的給自己減輕了好大一筆負擔!

  ??皇帝禦駕親征非同小可,大軍軍需與李靖他們的大軍軍需完全是兩個概念,至少李靖那邊,他可以明目張膽的拖延一下糧草緩解一下後方的壓力,但皇帝親自領兵那就不一樣了,誰要是敢失期,那簡直就是在主動找死!

  ??所以房玄齡現在對敬玄心中充滿了好感,皇帝前腳剛一走,他便主動上前攔住那些還想跟上去找皇帝理論的官員,老頭子非常不滿的嗬斥道:

  ??“大軍在外征戰,最忌諱的就是後方有人進讒言!因肖小作祟導致大軍兵敗危急國家的例子,史書上記載的還少麽?諸位難道也想以這樣的方式進一回史書不成?!”

  ??上前的眾臣麵麵相覷,房玄齡做為文官之首,能說出這樣一番話已經算極為嚴厲了,見宇文士及與蕭禹這兩位一左一右的站在房玄齡身側死死堵住去路,眾儒臣隻得作罷。

  ??體格魁梧的尉遲敬德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不禁大笑,轉頭衝下麵鴉雀無聲的數萬將士大吼道:

  ??“太平縣伯已全殲雲中來犯之敵,諸君以為威武否?!”

  ??山呼海嘯的聲音席卷而來:

  ??“威武!威武!威武!”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