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建木鎮妖邪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05-19 12:03      字數:2414
  敬玄下意識的,就認為袁天罡是不是發現了些什麽,莫非是趁陳荼他們沒注意,偷偷溜進去了?

  所以當袁天罡回過頭來還想在替敬玄解釋一二的時候,愕然發現後者麵露凶光,那猙獰的表情,像是要一口將自己吞下似的。

  “你為何篤定那下麵一定就有邪崇作祟?”

  敬玄一邊穩住他,一邊悄悄在身後衝陳荼他們打手勢。

  先前早就設計過幾套暗號,為的就是預防這種情況,隻要車子不被人發現,對敬玄來說,殺個人滅個口也不是什麽不能做的事。

  袁天罡沒有注意到敬玄的小動作,撫須笑道:

  “縣伯不必驚慌,小道觀縣伯設計修建的祖墳頗有章法,取土石為陣,以水木為欄,最讓小道驚歎的是,中心兩座屋舍,一陰一陽,正合上清下濁之數,隻要在那陽宅外移種一顆建木,恰好能起到鎮壓邪崇的作用…”

  種一顆建木就能鎮壓自己的大卡車?

  敬玄將信將疑的打量著袁天罡,弄不清他是真的知道些什麽,還是誤打誤撞的再給自己講風水課。

  “道長確定隻要種一顆建木就行了?你們道門鎮壓妖孽不應該首選桃木麽?”

  敬玄偷偷衝陳荼他們使了使眼色,示意先按兵不動,容自己再試探一下這大神棍。

  袁天罡高深一笑:

  “桃木是驅邪避災,對付這等千年邪祟,就該用形貌偉岸的建木…”

  《山海經·海內南經》原經文:“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而袁天罡口中所說的建木,實際上就是樸樹,別稱黃果樸、白麻子樸、樸榆、樸仔樹、沙樸。

  這種樹能長到二三十米高,對於信息相對落後的古代來說,的確算得上是雄奇偉岸。

  若是讓這大神棍見識一番遙遠美洲大陸上的巨型紅杉,隻怕建木的名頭又要花落別家了,不過美洲暫時還去不了,六詔還是能去的,那邊有一種望天樹,能長到六十多米,如果能想辦法移植過來,栽在渼陂湖未來的別墅區,房價估計能立刻拉高好幾個檔次…

  “行,本縣伯知道了,回頭就叫人種上,袁道長還有別的事沒?沒有的話本縣伯就不奉陪了。”

  敬玄這下算是明白了,這大神棍隻是在朝自己賣弄學識呢,裏三層,外三層鎖的死死的屋子,他能鑽進去才有鬼!

  “縣伯還請留步…”

  袁天罡搓著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縣伯什麽時候有空?能否再到玄都觀替我等講授道經?”

  敬玄聞言停下腳步,側頭饒有興趣的看著他。

  原來是打的這個主意啊,就說這家夥怎麽莫名其妙的要提醒自己祖墳風水有問題,又沒給錢請他算,想先賣本縣伯個人情?

  然後再順勢提出要求?

  什麽時候道士也變得這麽市儈了?

  “最近忙,你也看到了,光眼前就有一大灘子事兒呢,什麽時候有空再說吧…”

  敬玄說完就走,絲毫不顧忌袁天罡臉上的失望之色,還沒走幾步,就聽見這神棍在身後大喊道:

  “縣伯!下月初三我道門幾位真人都會蒞臨玄都觀,屆時還請縣伯賞光,我等一定為縣伯卜清運勢…”

  “少爺,您要去算命?”

  腦袋上戴了一隻眼罩的陳荼,看起來就像個打家劫舍的山匪,自從來到別院當差後,這家夥似乎也煥發了職業生涯第二春,開始變得在乎起自己的形象來了。

  “沒有的事,就是陪家姐去了一趟…對了,那些從絳州來的人,安頓好沒有?賞錢給了嗎?”

  敬玄對袁天罡的邀請置若罔聞,算命而已,也不是非去不可,到時若自己記得,並且有空,那就去玩玩,若是記不得,那就作罷。

  “都安頓好了,家裏的婦人已經備好了熱飯,賞錢也拉過來了。”

  對於陳荼辦事情的執行能力,敬玄還是很認可的。

  “恩,一定要招待好他們,人家大老遠的過來也不容易,賞錢從寬了給,這時候可不能小氣…”

  陳荼笑著答道:

  “少爺放心,屬下保管不會讓人家戳少爺脊梁骨,一人三貫大錢,周巡他們正在發呢。”

  “三貫少了,一人五貫,不能虧待他們。”

  敬玄三言兩語便定下了基調,雖然陳荼覺得少爺出手太大方了一點,五貫錢可不是個小數目,好歹這麽多人呢,不過他也沒多說什麽,隻是點頭應承了下來。

  在大唐,一個家族的底蘊究竟是什麽,敬玄現在總算理清了一點頭緒,錢固然重要,可真正論起斤兩來,還排不到第一位。

  那些山東士族為何能影響這片大地幾百上千年?

  靠的就是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人、名望、財帛。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人,連人都沒有,怎麽能被稱之為家族?

  名望,財帛,都是依靠雙手打出來的,三者相輔相成,靠著時間積累,最終成就家族巨大的影響力。

  而自己手裏頭的那些寶貝,其最大的作用,無非就是在加速這個積累的過程,別人幾百年才能到達的目標,自己或許隻要短短十幾二十年就能達到,所以該大方的時候還是要大方,摳摳索索的,隻是眼前得利,於長遠來說,並無多大益處。

  說實話對於山東士族,敬玄並沒什麽好感,什麽耕讀傳家啊都是一句空話,來到大唐也快滿半年了,也沒見有幾個讀書人跑去種地。

  反倒是一個個之乎者也的不亦樂乎,張口聖賢閉口文章的,淨出些空想家。

  就拿先前自己改造的長曲轅犁,但凡有幾個肯腳踏實地的基層官員,早就能弄出來了,畢竟江東一代的農民,把這玩意都用了上百年了。

  現在的大唐,基層官員,尤其是縣令,幾乎都是來自士族,已經形成了壟斷的風氣,朝廷的政令想要傳達到地方,甚至還有經過這些氏族首腦們的認可,簡直就是土霸王一般的存在。

  而他們所倚仗的,無非就是比普通百姓多認識幾個字,多讀了幾天書而已。

  會讀書,會識字,會作文,就能替天子牧民?

  殊不知這種水平,在自己那個年代隻能算是小學生,真正能讓一個國家強大起來的,還得是科學。

  而自己手裏,剛好就握有打開科學大門的金鑰匙,足矣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引爆士族。

  隻是在引爆人家的同時,也要小心自身不被波及,腦子抽風了才想著憑著一腔熱血去改換時代,無仇無怨的徒招人恨這種事,敬玄不屑為之,反正這個時代也不缺敢為天下先的人,蒼頭黔首,寒門、庶子,甚至李唐皇族,哪個不想像士族那般迎著時代的浪頭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