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胡人血統的嗜好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05-14 12:19      字數:1787
  敬玄之前做過這方麵的研究。

  三勒漿這種略帶酸甜的藥酒,為何在長安能大行其道?

  須知在兩漢三國以前,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人們,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隻喝糧食釀造的酒。

  甚至是在未來的一千多年裏,日常飲宴也是以糧食酒為主,比如五糧液什麽的。

  直到與李世民、宇文士及他們接觸多了才發現,原來大唐的上層圈子裏,大多都身具胡人血統,喜食腥膻氣極重的牛羊,而且頓頓無肉不歡。

  肉這東西吃多了容易不消化,所以三勒漿這種具有養脾健胃功能的藥酒,才能占據市場主導。

  不過敬玄打算徹底扭轉這一局麵。

  自己箱子裏的那些種子很快就要散播出去,到時候會掀起新一輪的飲食風潮。

  人們的餐桌會逐漸變得豐富起來,到那時,糧食酒的春天就來了。

  而且這玩意是儲藏越久,味道越香醇。

  以自己先進的釀酒技術,應該能將這個時代的糧食酒口感拉升好幾個檔次。

  到時候賣一批,留一批,就像後世那個什麽台酒一樣,現成的營銷經驗,不用白不用…

  “比三勒漿還好?”

  柴哲威明顯不信,咽了兩下口水,帶著懷疑的目光問道:

  “可否拿出來嚐嚐?”

  “眼下是沒有的,不過諸位要是信得過某,過些時日再來一趟,到時候請諸家弟兄品嚐品嚐…”

  釀酒這個計劃,其實早就在敬玄心裏有大概雛形,隻是最近事情多,一直沒抽出時間幹這件事。

  暫時讓三勒漿占據市場主導也沒什麽,釀造酒需要時間沉澱,可以適當的推出一些先打響口碑,哪怕折本都沒關係。

  等過個十年八年的,再把儲藏酒拿出來,冠以多少年多少年的陳釀,然後炒作一番,隻要口感還過得去,不怕不受人追捧。

  現在之所以告訴他們,就是想通過這群紈絝的嘴中宣揚出去。

  品牌效益在任何時代都是有人買單的,隻要自己拿出來的東西都不是凡品,長年累月下去,這種觀念就會深入人心,方法雖然笨了點,但誰讓這個世界沒有電視機呢?

  “釀酒倒是可以釀,隻是現下朝堂政策收緊,禁止用糧食大規模釀酒,敬兄,你打算用什麽來釀?蜀黍是不成的,年初朝廷才專門下了禁令…”

  一直沉默不語的長孫衝好心提醒敬玄,他老爹長孫無忌時常跟他分析一些時政詔令,因此考慮問題也比其餘幾個隻知道打鬧的紈絝要全麵。

  蜀黍就是高粱的別稱,黍,乃稷之粘者,亦有赤,其形圓潤,溫中,澀腸胃,止霍亂。

  不過,長孫衝的擔憂敬玄認為有些多餘。

  眼下自己隻是做一番嚐試,等成了之後再論其他,到那時,可再生的雜交水稻應該已經能鋪開種植了。

  像黍米這種產量低口感差的農作物,就應該被主流市場給淘汰了,用來釀酒應該也不成問題。

  “這個山人自有妙計,賢弟就不用替哥哥擔憂了。”

  還處於保密狀態的東西現在不適合拿出來顯擺,隻要這群家夥到時候能幫著自己搶占高端市場就夠了。

  酒過三巡,該說的都說了,一群紈絝又開始胡鬧起來。

  敬玄也被氣氛帶動,多喝了幾杯。

  一高興,就從房裏取出吉他。

  準備當眾獻上一曲。

  這群家夥就沒有一個懂樂器的,見到敬玄抱在懷裏的吉他還以為是什麽龜茲胡琴呢。

  將袍子隨意插在腰間,就準備來一段胡旋舞顯擺一下自己的酒量…

  這回可算是明白胡旋舞為啥這麽受大唐人民歡迎了,原來隻是為了像同伴證明自己哪怕喝多了,仍舊能旋轉屹立不倒啊…

  輕輕一撩琴弦。

  還別說,聽起來真有那麽一絲龜茲琴音的味道。

  “敬兄還會使龜茲樂器,小弟對敬兄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敬兄,飲勝!”

  長孫衝明顯喝多了,搖頭晃腦的起身就開始手舞足蹈,也是,龜茲樂器有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簫、篦篥、毛員鼓、都眃鼓、答臘鼓、腰鼓、羯鼓、雞籹鼓、銅鈸、貝、彈箏、候提鼓、齊鼓、簷鼓等二十餘種,他認不全,有所誤會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敬玄卻不是要演奏什麽胡旋舞曲。

  右手輪指一撥,一首《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漸漸奏起。

  曲子時而細致入微,時而氣勢恢弘。

  深沉反複的震音中充滿對曆史滄桑的感慨,也讓原本鬧哄哄的幾名紈絝安靜了下來,紛紛沉寂在這靜謐的夜色中,跟隨敬玄的琴音一起感受那古樸滄桑之意。

  過了好半天,一曲終了。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看向敬玄的眼神也變得更加欽佩。

  這他娘的簡直就是全才啊,還沒聽過這麽動人心弦的曲子呢,紛紛向他打聽這首曲譜叫什麽名,回去也好找樂伎抄錄。

  敬玄懷抱吉他淡淡笑道:

  “《阿房宮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