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老夫保你個郎中
作者:因卿不定      更新:2021-04-23 19:03      字數:2190
  在敬玄的認知裏,唐朝初期應該就不缺糧食,因為前朝的皇帝是有著特別喜歡儲存糧食的嗜好。

  可實際上隨著對大唐越來越多的了解,敬玄發現壓根就不是這麽一回事,在長孫順德嫁女的婚宴上,文臣們談論最多的,還是如何籌措糧食供給地方。

  這讓敬玄回來的路上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看來還是自己先入為主了,前隋的糧食足夠大唐五六十年這個結論,也隻是後世史學家們從史書上的隻言片語中盲目下的判斷。

  無非就是這麽一句話:

  貞觀二年,李世民對黃門侍郎王珪所說:

  “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

  可真實的情況是,楊堅辛苦存下的基業在敗家兒子的揮霍下,早就消耗一空了,三征高麗幾乎已經動搖到了國本,更不要說征發徭役大肆開鑿運河。

  這種大型國家工程,官府是要提供口糧的,百姓都去當建築工了,地誰來種?

  寅吃卯糧已經是楊廣時期的常態,再加上隋末各地反王蜂擁而起,今天這個開倉賑饑民收攏人心,明天那個發庫物以賜戰士增強實力,輪到大唐時還有得剩?

  不過起家時的確是受了些前隋的遺澤,但也僅僅限於晉陽一帶,本來就是他李唐的老巢,所用的也隻是自己先前繳納上去的稅糧罷了。

  而且,從糧食的存儲時限來看,隋朝糧食也不可能供養唐朝五十年。

  糧食是一種有機物,有一定的存儲時限。

  哪怕利用後世的技術存儲糧食,在合適的條件下,也沒有一種糧食能存儲二十年以上,更何況五十年?

  這就導致了發展農業、提高農作物產量成為了大唐朝廷官員最關心的頭等大事,他們做夢都想把初生的大唐提高到前隋開皇年間的水平。

  畢竟現在朝堂上的老家夥有好些都是經曆過那個時代的,知道什麽叫做府庫足,天下安,哪怕不為了別人,隻為了自己能青史留名,也要加班加點的幹出一番政績來。

  所以魏征從司農寺叫過來的官吏守候在田間等待自己,敬玄也覺得不奇怪了。

  “敢問縣伯,此物真有畝產千斤之能?”

  一名胡須老長的官員一臉懷疑的盯著敬玄,他活了這麽久的歲數,還沒聽說過有這等奇聞呢,一株麥穗上能多結幾顆果實就是了不得的成就了,哪有一整畝地都這樣的?

  敬玄看了看他身上穿著,綠油油的官服說明這隻是一名七品小吏,因此語氣上也顯得極為不客氣:

  “這話我已經說了無數遍了,今日再說最後一遍,是的,就是畝產千斤,也別問我有何憑證依據,東西是我拿出來的,我自然知道產量!”

  那名官員被他一通搶白,臉色變得有些尷尬,回頭看了看其餘幾名同僚,咬咬牙,還是出言繼續追問:

  “那對土壤,肥料可有什麽要求?”

  “一定要保證水份,若想口感好,那就多引水進田,若嫌麻煩那就算了,產量應該也差不離,至於肥料嘛,就用官田那些普通的肥料即可,但是…”

  敬玄說到這裏話鋒一轉,不滿的看著站在遠處的魏征,自己隻是說幼苗成熟了可以移植插秧了,讓幫著找些懂水稻的農戶幫著種植,可沒叫他帶一群“專家”來向自己取經啊!

  “但是什麽?縣伯但說無妨!”

  司農寺的官員們紛紛圍了上來,一個個側耳傾聽,生怕錯漏了什麽關鍵之處。

  既然幾位重臣對這畝產千斤的水稻都深信不疑,他們這些底下的官員也不好多說什麽,隻需按照敬玄的吩咐種植即可。

  到時如果沒達到畝產千斤的收成,那也不關他們的事,畢竟都是按照你敬玄吩咐來種植的,錯也不在他們…

  “但是一定要注意蟲鼠禍害,尤其是田鼠,這穀種對那玩意兒有著無法抵禦的誘惑力,所以我建議你們日夜守候在田間,免得這麽好的穀種被糟蹋了…”

  敬玄說的是實話,隻是有些誇張罷了,可下麵的官員一聽,就覺得什麽穀種這麽金貴,還要日夜守候?

  他們要是真的一個個都吃住在田間,那還辦不辦差了?

  就連魏征也覺得敬玄在故意刁難人,也忍不住走了過來,劈頭蓋腦的就問道:

  “玄哥兒,我大唐現有的農物哪有沒被碩鼠禍害過的?不至於要人日夜守候吧?”

  敬玄淡淡一笑,現在他已經知道魏征的真實身份了,堂堂國公為了忽悠自己,連姓都改了,就為了討自己的那點東西,實在是讓人恓惶。

  “鄭公,話可不能這麽說,現在滿大唐就這麽一點穀種,若不小心嗬護照料,萬一出了岔子如何向天下人交代?您可別忘了,此物是小子的聘禮,若是鄭公也覺得麻煩,那小子就另外找人便是…”

  魏征聽罷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敬玄話裏的意思很明顯,也就是說此物現在還是他敬玄私人所有,公主一天沒出嫁,那就還輪不到朝廷的人來指手畫腳…

  “那爾等便按照太平縣伯的吩咐來照料這些糧種,橫豎不過辛苦數月而已,官田那邊已經準備妥當,這就開始移植吧,等將來有了收成,老夫親自向朝廷為爾等請功!”

  魏征的話讓原本還抱有一絲希望的司農寺官員神色瞬間變得灰暗,秘書監還不是他們這群不入流的小吏能抗衡的,一個個隻得苦著臉答應了下來,挽起褲腿袖子就準備開始下地幹活。

  “玄哥兒,借一步說話…”

  魏征說完不等敬玄答應就強自把他拉到一邊:

  “此物雖是你拿出的,可解蒼生饑虞這話也是你說的,公主的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好轉的,難道公主一日不出嫁,你就打算一直將此物據為己有?你就不怕觸怒了朝堂,觸怒了陛下?”

  魏征半是威脅半是勸說道:

  “老夫觀你也是個有大誌向的人,何不以此物做為晉身之資?隻要你將此物全權托付與司農寺,老夫立刻向陛下保舉你為郎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