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建安郡(四)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更新:2021-10-11 05:54      字數:3187
  劉琮也接到了虞翻的文書,做的不錯!這些地方必須要殺猴儆雞,否則壓根無法威懾,山越如今被四處驅趕,預計會遁入武夷山。

  劉琮隻需做好對武夷山的持久戰,這些山越是頂不住的,除了山越劉琮便需要擔心的是閩越地區的宗族勢力。區區建平的宗族勢力便如此龐大,如建甌等地必然更加強大。

  “公子,為何歎氣?”

  鄧芝問道。

  “你看建平的房屋,房屋較高,而且一丈半以下對外是沒有窗戶的,建築都是方形,圓形,內有天井,幾戶或者數十戶居於一起!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宗族實力遠強過荊州!”

  劉琮站在山上說道,其中有一些更是建築群,都是為了防禦外來敵人建設而成,因為有外力的侵擾而形成的強大宗族,其凝聚力不是荊州的這些能相提並論的。

  “公子,一力破十會,公子又何須擔憂!”

  鄧芝則不這麽認為。

  “能打服他們不假,但是要讓他們心服口服就很難了,我希望三五年內,建安郡能成為江南的糧倉之一!”

  鄧芝沒想到劉琮對建安郡的要求是如此之高,劉琮內心的希望是十年內,但是對於下屬,少報一些時間,他們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公子遠慮,然芝以為,先考慮當下,再考慮未來!”

  “南陽世家大多也猜到了我的野心,我對於此事也不藏著,南麵向北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也會是持久戰,因此更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

  劉琮很清楚,別看荊州軍在南方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但是麵對北方的豪強就未必了!這有許多原因,汝南一戰,騎兵雖然經過兩年的操練,依然像是騎在馬上的步兵。

  而中原大多為開闊地帶,南方軍士到中原就需要適應中原的作戰方式,並非那麽簡單的事情,關中若非是將張濟策反了,沒有張濟麾下的西涼騎兵,很難和鍾繇五五開。

  “公子,南陽百姓之在乎誰能給他們吃飽飯,何況如今南陽的皇親國戚實力大降,已經不足為慮!”

  “不足為慮?你太小看了你們鄧家了,光是在我父親麾下效力的南陽鄧家戰將都有十餘人,文官也有七八人!這還隻是一個鄧家!”

  雖然鄧家這一輩沒有什麽名將,如今資曆最強的隻是鄧濟,但是為小校,軍候的還是有十餘人。

  南陽宗家,來家,陰家等等,特別如陰家,遍布各個諸侯,包括二袁手下皆有陰家族人,隻是出眾的相對較少。

  “公子,鄧家,如今的鄧家早就不是鐵板一塊!”

  劉琮笑了笑的,這是鄧芝在為鄧家開脫,鄧家如今兩派,一派以鄧義為首,和韓慧,韓嵩等人攪和在一起,包括南陽許靖等都與鄧義關係極好。

  另外一派以鄧濟為首,主要在軍隊,這些情況荊州是人皆知,鄧芝這才不瞞著,直接挑明。

  “不說這些,說說如果你們是建平縣長,你們會如何處理?”

  劉琮問道。

  “公子,如果是我,那當然是依法辦事,如果誰有意見,將其緝拿到縣衙發落,如果不服,派兵剿滅了即可!”

  劉威倒是簡單粗暴,但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移民充實,是外來人口和家族勢力之間保持一種平衡!”

  鄧芝想了想說道。其他人則沒有想出其他辦法。

  “不錯,其實辦法並不多,還有一種便是考慮如何降低這些宗族的勢力,如何降低呢?遷一些家族人口出去!至於他們願意不願意,那不重要!”

  劉琮看著手中的文書說道,劉琮已經收到董襲從泉縣傳來的文書,希望劉琮前千餘戶人口到泉縣。

  不僅僅是泉縣,如漢興也需要遷入一些人口,將這些人口分散開來便能有效的減少宗族勢力。至於粗暴的方式也是一種辦法,隻是要恢複元氣的話,沒有十幾二十年是無法恢複。

  至於斷案,劉琮也在學習律法,主要斷案還是以趙奢,陳珪為主,陳珪這老狐狸幾乎樣樣涉及,而且都還不錯。

  泉縣。

  “將軍,這邊有三百海賊,要不要審問一下?”

  董襲點點頭,對於海賊也是審理,若是有嚴重過錯的,立斬不赦,並且張貼通告,宣傳,如今沿海的海盜還不成氣候,倒是無需顧慮太多。

  “三營,你們那邊什麽情況?”

  “將軍,我們一曲人負責種樹,其他人負責保證後勤,如一營,二營的糧食都是我們在運輸!”

  “好,四營,樹木砍伐了多少?”

  “將軍,每日能砍伐百餘大樹,我營順便為後勤解決了柴火問題!”

  砍樹也不簡單,在古代砍不難,難的是運輸出來,根據董襲的經驗,沿海大風在夏天,因此在入夏之前要確保將房屋都搭建好!

  董襲有一點不太明白,漢朝的縣城大多都遠離海邊,而這次二公子卻要求將泉縣建在海邊,這是他不理解的。

  其實也不完全是海邊,距離海邊還有二裏地呢,但是已經算是非常靠近海邊了,像山陰,錢塘,海鹽的縣城都離海邊相對較遠。

  董襲現在是太忙了,要剿匪,要修碼頭,還要修堤壩,挖井等許多事情,這些對他來說比打戰難多了。

  “將軍,孫先生來了!”

  “快請!”

  董襲一聽孫邵來了,瞬間高興了,這些活他不行,但是有孫邵在行啊!

  “元代,別來無恙,我前日抵達東冶,主公已經派人傳信給文聘將軍,讓我前來協助於你,我這匆匆忙忙的便趕了過來!”

  孫邵說道,文聘出身豪族,文武都不錯,東冶底子也厚,相對來說難度會小一些,但是泉縣就不一樣了,底子差,董襲出身寒門,治理能力比起文聘更是差了許多。

  “孫先生,堤壩我雖然看過,但是董某粗人一個,實在不會修建,還請先生負責,還有這個防護林,主公派人送來了圖紙,但是這玩意我也看不太懂,也需要先生幫忙!”

  董襲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孫邵抵達吳郡後,在賈詡的協助下安頓好了黃珍等人便奉命來建安郡了。

  “行,我來負責!不僅僅這個,先打井,修堤壩!防護林可以稍微緩一緩,這不是一兩年就能出效果的!”

  孫邵一過來就將問題梳理了一遍,董襲是接到劉琮命令就執行,至於順序,對錯,他不考慮,出了問題在想辦法,孫邵過來稍微了解一下情況就有了主次之分了。

  “嘿嘿,就聽先生的!”

  董襲開始大聲招呼,孫邵從賈詡處已經得知對泉縣的定位,未來泉縣將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因此需要有足夠的前瞻性,這也是對孫邵能力的信任。

  這也是劉琮的規劃之一,未來東南沿海有三大港口,分別是番禺,泉縣,舟山!三小港口,揭陽,東冶,永寧。

  通過這六個港口使得東南沿海的貨物實現互通有無,東南沿海更多的考慮優先發展海運,陸地交通也會發展,但是屬於次要地位。

  建安郡的貨物可以通過東冶或者泉縣運輸到番禺,在通過番禺運輸到荊南或者交州各地,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兩個港口運輸到舟山,在從舟山運輸到徐州或者通過長江運輸到長江內陸各地。

  曆史的建安郡自宋朝以後便開始騰飛,主要原因便是占城稻,八山一水一地的格局,沒有占城稻這種不挑地的水稻是無法發展起來的。

  泉縣有自身優勢,泉縣內陸便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安溪,後世或許很多人沒喝過安溪的茶葉,但肯定聽過。

  安溪鐵觀音,後世誰沒聽過!除了這個還在於之前已經得出的一些地質考察,如今的建安雖然沒有後世發達的水係,但是地下水充足,而且水位淺,低窪地帶稍微挖一兩丈深便能形成小溪,便於灌溉。

  堤壩並非後世一般大規模建造,建造堤壩是為了建造港口所用,頂多是修建一段夠用就可以了,日後勞動力充足在考慮大規模修建堤壩。

  其次木匠缺少,搭建房屋,修城,都需要大量的木匠,孫邵看了看,這完全不夠用,董襲目前依靠軍中一些士兵懂一些木匠工藝的在指揮,這樣是不夠的。

  匠人缺少一直存在大量缺口,揚州,荊州,交州加起來的缺口在數萬才能滿足目前的發展需求,劉琮在努力培養,但是哪有這麽容易。

  一個木匠從學徒到出師需要五到十年,一個泥瓦匠出師最少也需要3-5年,鐵匠也最少需要5年以上,船工等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出師!

  從學徒成長為優秀的匠人,哪一行都需要十年以上,孫邵也清楚個中緣由,自家這位主公在努力培養,耗費了大量的金錢,但是也需要時間!

  “元代,派人去將此信送給賈少府,他看到了會知道怎麽處理!”

  孫邵當然是去求工匠,哪怕能派個五個,十個過來都能緩解泉縣的情況,同時還要讓賈詡安排一些茶農過來。

  “知道了,孫先生,您看還有什麽要吩咐董某,董某就適合幹這些粗活!”

  “那就好好先把這些粗活幹好了!你啊,放心,不世之功在等著你們!”

  孫邵看著東邊說道,有些事情孫邵是知道的,開疆擴土自然是不世之功,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