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章 《呂氏春秋》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更新:2021-03-20 20:34      字數:3605
  “軍師,還是要麻煩你走一趟,去漢昌看一看,記得帶軍法官去!”

  “也是,軍隊紀律尤其重要。”

  劉琮有些擔心,蔣欽帶過來的許多人本來就是江匪,就怕他們死性不改,這是劉琮擔心的。

  “典韋,你隨軍師一起去漢昌。”

  “主公不必了,我隨便帶點人過去就可以了,虎衛營的操練在關鍵階段,不要因為這個事情影響了大局。”

  “好。”

  軍隊的紀律是劉琮抓的尤為嚴格,一直能百戰百勝的軍隊,軍紀嚴明是最基本的,同時劉琮也要自己抓一下軍隊的紀律了。

  “今日把你們叫來就是了加強軍隊建設,這是我列出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今日開始施行!嚴格執行,滿韌,你作為伯寧的族弟,應當也是公正無私吧!”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除了在優待俘虜改為優待主動投誠的人,時代不同,自然有所變化,鐵軍必然要有鐵的紀律。

  “主公,這是必須的。”

  “鄭渾,滿韌,你二人負責監督軍法官,若軍法官有徇私,加倍懲罰,包括我在內,該如何處罰,一視同仁。”

  “諾。”

  “都尉,這當兵的都是大老爺們,不能罵人是不是有些苛刻了?”

  “別天天以大老爺們自居,我沒教你們識字讀書?既然識字讀書了,那就是讀書的軍人,有文化的軍人,要有血性,但是也要有理性!執行命令!”

  “諾。”

  軍隊是基礎,若是不能加強軍隊建設,日後總會出大亂子,劉琮開始抓軍隊作風建設,加強軍隊的管理。

  “典韋,王越,你們是親衛營,要做好榜樣!”

  “主公放心,我等盡力做到!”

  時間長的跟隨劉琮已經五年了,短的也四五個月了,以老帶新,也是時候改變一些情況了,既然在軍營裏麵有教他們識字,教他們讀書,教他們技能,同時也要學會涵養,不一定非要天天出口成髒就是軍人,甚至有些人還以此為榮耀。

  “子瑜,工程兵那邊什麽情況?”

  “目前劉護團長正帶著他們在章陵修馬路,馬路的要求是按照侯爺的標準,左右寬四丈,標準雖然不如中盧到襄陽的,但是目前也夠用了。”

  劉琮點點頭,劉琮這半年關心的最多的是兩樣,一是個冶鐵技術,一個是玻璃製造技術,一直在不停的改良,但是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糜竺派人以剿匪的名義將萍草鄉拿下之後,派了一營軍士在此入駐,並且迅速的設立的萍縣,在那邊發現了大量的煤炭。

  劉琮推廣灌鋼法對鋼鐵開始改良,灌鋼法最重要的便是煤,不過目前生產出來的刀劍都還不夠理想,在缺少鐵礦的情況下,劉表讓蔡家以及糜家去北方收購鐵礦,但是運輸非常困難。

  鐵礦是管製品,要通過重重檢查運輸到荊州是非常困難的,好在今年在上庸郡發現了兩座鐵礦以及在湘南縣(湘潭)發現了鐵礦,算是暫時緩解了荊州對鐵礦的需求。

  雖然刀劍槍斧沒有達到理想狀態,但是由於灌鋼法的使用,劉表大規模的煉製農具,鐵犁,鐵鏟,鐵鋤開始慢慢推廣。

  灌鋼法最強大的就是能用更少的勞動力進行大規模批量製造鋼鐵武器或者工具,前提是需要很多的煤,不過萍縣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霍篤,在軍營幾個月了,身體沒有問題吧?各方麵情況如何?”

  “報告,身體很好,很強壯,沒有問題!”

  “聽說你喜歡讀書,最近在看什麽書?”

  “報告,在看主公給的《氾(fan)勝之書》!”

  劉琮點點頭,霍家出身本不錯,霍篤兩兄弟都讀過書,識字,但是兩人有區別,霍篤會喜歡看一些其他典籍,這本是西漢時期的農書,也是後世本譽為古代五大農書之一。

  “以前也喜歡看這類書?”

  “家裏隻有兵書,這類書籍家裏沒有!”

  霍篤看了看,軍營會有一個目錄,裏麵有一些劉琮收集的書,如果要看可以申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請的,劉琮正在做雕版,同時李整那邊在加大竹紙的生產力度。

  “部隊有種植,有耕種,你可以學以致用,不要脫離實際!晚點我派人將此書送與你,是我親自抄錄的。”

  “謝都尉。”

  劉琮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抄錄書籍,一是練字,二是為了靜心,不過經常抄錯字,所以每每抄完都會檢查一遍。

  劉琮其實對霍篤很關注,因為曆史上記載他是早喪,但是沒有說什麽原因,而且劉琮發現霍篤是一個不錯的人才,當然不希望其早喪。

  “兄長,我剛才看到公子找你了!什麽事?”

  “問我在讀什麽書,還說要送我書籍!”

  “真的假的?聽說公子自己有編撰兵書,但是沒有誰看過,是不是這本?”

  霍篤有些無語的看了看自己的這個弟弟,自己的這個弟弟就喜歡讀兵書,好操練,每日操練非常積極。

  “是農書!”

  “霍篤在嗎?”

  “我就是!”

  “這是都尉讓我轉交給你的,都尉不輕易贈人書,莫要辜負了都尉的期望!”

  霍篤也是點頭,打開一看,是兩本書籍,一本是他剛才看的《氾勝之書》,另外一本是《四民月令》,而且是用竹紙抄錄裝訂好的。

  《四民月令》是東漢崔寔(shi)編撰的一本農書,劉琮也是在劉表那邊抄錄過來的,這本一般人看不到,之前保存在東觀。霍篤也有些感動了。

  “二弟,你認為都尉為人怎麽樣?”

  “很好,同甘共苦,雖然他有一些特權,但是我們都理解,他事情很多,沒辦法完全跟我們一樣,但是隻要他在軍營基本就是一樣的,像他這樣的出身能做到這樣很難!

  而且從未聽說過他有欺男霸女的現象,幾乎許多事情都是為了百姓著想,這點我很佩服,我知道兄長問我的意思!”

  霍峻看了看旁邊沒有人,附耳問了一句。

  “兄長,光武帝可是孝武皇帝的後人?”

  霍篤聽了也是沉默,東漢的繼承本來就混亂,經曆許多娃娃皇帝,自漢和帝死後,東漢就開始混亂的局勢。

  “我明白了。”

  劉琮則每日操練,晚上則讀書,查閱資料,為書籍做注,劉琮很推崇一本書,但是此書漢朝無人為其作注,劉琮記得有一人為此書作注過,但是後來發現這個人居然還是盧植弟子,肯定還未成書。

  至於劉洪被劉琮的腦洞大開之後,似乎發現了一個新的天地,每天都在忙碌不停,更是不可能找他,鄭玄則每日與宋忠混到一起了。

  劉琮記得宋忠本來對鄭玄不服氣的,但是緣分就是這麽妙不可言,古文確實是晦澀難懂,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則聽必悖矣。呂氏春秋裏麵的內容即便放到後世都不過時。

  這句話就是說憑借著聽聞就下結論的人,往往有所局限,得出的結論必然是不正確的。用現在的話就是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倕,至巧也。人不愛倕之指,而愛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愛昆山之玉、江,漢之珠,而愛己之一蒼璧小璣,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呂氏春秋》兩千年前就告訴我們,人們不愛惜昆山的美玉,江漢的明珠,卻喜歡一個次等的玉石,因為次等的玉石屬於自己,而美玉明珠不屬於我。就好比後世有人問你,你有一個億捐款不?捐!十萬呢?不捐!因為我真有十萬。

  當然劉琮作注不能用大白話,但是也頗為頭疼,用詞要準確,要後人比較容易理解,春秋戰國時期太多經典,但是用詞之精練也是實屬罕見,因此晦澀難懂。

  《呂氏春秋》集百家之長,而且對黃老道家也有更積極的見解和看法,劉琮決定還是去找鄭玄,誰讓這老頭精通古文,而且學識淵博。

  “康成公,小子劉琮前來拜訪!”

  “喲,稀客啊,老夫來了之後,你可是經常躲著我!”

  “世伯,這哪裏的話,小子怎麽可能躲著您,主要確實是公務繁忙,這幾天還挨訓了,這不帶了美酒前來!”

  葡萄酒,古人都喜歡酒,其實醉不醉無所謂,特別是文人騷客,主要是應景,至於武將們對葡萄酒並不感興趣。

  “這小子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康成兄可要小心了!”

  “宋叔,瞧您說的,今日讀書有些不暢,特意來請教,既然是請教自然是要備一些禮物!”

  “說吧,什麽事,你可不是因為讀書不暢就送禮的人!”

  鄭玄和宋忠兩人一唱一和,劉琮也隻能是實話實說了。

  “近日讀《呂氏春秋》,其中許多地方晦澀難懂,希望二位能為此《呂氏春秋》做注,方便後人學習!”

  “為何是《呂氏春秋》?”

  “我大漢一朝,居然無人為此書作注,都是先秦經典,為何獨獨此書不作注,莫非是裏麵的儒家經典不值一提?”

  “你是景升的兒子,難道不清楚原因?”

  “難道因為班孟堅一家之言就不做注了?這可不是二位的作風!難道因為僅僅一句批判的話就讓儒家不滿?心生怨恨?書籍本來傳播文化的知識,難道諸位以為私心就不願為此書作注?”

  劉琮當然清楚,班固將《呂氏春秋》列為雜家,因此儒家便不在重視此書,而且《漢書》是得到朝廷承認的書籍。

  其次是《呂氏春秋》裏麵有一句評論孔子的,孔墨之弟子徒屬充滿天下,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天下,然而無所行。教者術猶不能行,又況乎所教?是何也?仁義之術外也。夫以外勝內,匹夫徒步不能行,又況乎人主?

  劉琮讀了幾遍此書,當然清楚這句話,況且說的沒有道理嘛?《呂氏春秋》包含了易學、陰陽、五行、幹支、養生、軍事學、政治學、音律、星象、農業生產、氣象、自然、曆史、地理、工藝、機械等多個方麵。這麽好的書籍無人為其傳播,實在可惜。